【科研】南大闻海虎团队8天推翻美国室温超导新研究?立讯精密赋能苹果AR头显;人工智能能否成为专利发明人?计算机科学家提起上诉

1.【专利解密】立讯精密赋能苹果AR头显

2.南京大学闻海虎团队推翻美国室温超导新研究?

3.人工智能能否成为专利发明人?计算机科学家提起上诉

1.【专利解密】立讯精密赋能苹果AR头显

【爱集微点评】立讯精密的AR专利,通过对获取的待测AR眼镜的畸变成像图中的各特征检测区域进行轮廓提取,并根据区域距离检测AR眼镜是否产生畸变。由于体积较小,提高了检测效率,而且此检测方案具有通用性,能够适用于对各种类型的AR眼镜的畸变检测。

集微网消息,据报道,苹果对增强现实抱有很高的期望,而近日苹果选定立讯精密帮助其开发增强现实设备。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获取、处理信息的方式从以往的单一化向多元化过度。AR眼镜作为人机信息传递和交互的媒介在过去几年里迅速发展。AR眼镜作为一款视觉辅助产品,其成像质量往往直接关系到用户的体验效果。其中,“ 畸变”是评估光学系统优良的重要指标。随着AR眼镜的不断升级,为了提供更好的沉浸感,AR眼镜的视场角也逐渐增大,进而导致像面发生严重变形,影响观察效果。在某些基于AR眼镜的测量应用中,畸变的影响更加重要。当前针对畸变检测的方案大多采用定制化的开发,且检测设备体积较大。因此,采用一种简单通用的方案对AR眼镜的畸变做出自动化且有效的检测,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立讯精密于2022年10月27日申请了一项名为“畸变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的发明专利(申请号:202211329067.0),申请人为立讯精密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图1畸变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1为本专利提出的一种畸变检测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畸变检测装置来执行,畸变检测装置可配置于电子设备中。

步骤S110,首先获取待测增强现实AR眼镜的畸变成像图,其中,畸变成像图可以通过图像采集设备采集投影有畸变检测图片的待测AR眼镜得到。在采集畸变成像图的过程中,可以由相关技术人员手持图像采集设备,对待测AR眼镜的畸变成像图进行采集。然而,该方式可能存在人为采集过程中的相机抖动现象,从而导致采集得到的畸变成像图的准确度较低。为提高对畸变成像图的采集准确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后续对待测AR眼镜的畸变检测的准确度,可以采用如下装置对畸变成像图进行采集。

图2 畸变成像图获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提出的畸变成像图获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畸变成像图获取装置包括镜头1、相机2、相机固定支架3、待测AR眼镜4、眼镜固定支架5。其中,镜头1正对待测AR眼镜4的视场中心,相机2通过上平台6的空位与相机固定支架3连接,下平台7用于将相机固定支架3固定在光学平台上。将待测AR眼镜4的两侧分别紧贴含有加固块8的橡胶垫10、9,其中加固块8的T型滑轨插入眼镜固定支架5的T形滑槽中,通过加固块8上的固定螺栓将其与眼镜固定支架5压紧。之后调整眼镜固定支架5,使得待测AR眼镜4的待测一侧的波导片中心与视轴中线11重合。在固定好待测AR眼镜4之后,即可通过相机2的镜头1对投影有畸变检测图片的待测AR眼镜4进行图像采集,得到待测AR眼镜4的畸变成像图。

图3 畸变检测图片

步骤S120,然后对畸变成像图中的各特征检测区域进行轮廓提取,得到各特征检测区域对应的轮廓检测区域。其中,特征检测区域与畸变检测图片上的特征检测点具有对应关系,如图3所示的一种畸变检测图片。图中的灰色方格区域即为特征检测区域,图3中的畸变检测图片中存在9个特征检测区域。

步骤S130、最后根据各轮廓检测区域之间的区域距离,检测待测AR眼镜是否产生畸变。比如可以确定各轮廓检测区域对应的区域中心坐标,根据各区域中心坐标,确定各轮廓检测区域之间的区域距离,从而根据区域距离,检测待测AR眼镜是否产生畸变。

简而言之,立讯精密的AR专利,通过对获取的待测AR眼镜的畸变成像图中的各特征检测区域进行轮廓提取,并根据区域距离检测AR眼镜是否产生畸变。由于体积较小,提高了检测效率,而且此检测方案具有通用性,能够适用于对各种类型的AR眼镜的畸变检测。

立讯精密成立于2004年,始终坚持以技术导向为核心,集产品研发和应用服务于一体,并逐步实现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跨越。除了国内之外,立讯精密在北美、东南亚均设立了研发中心。除了此次AR头显之外,立讯精密和苹果的合作已久,现在已经成为苹果最重要的中国供应商之一。

关于爱集微知识产权

“爱集微知识产权”由曾在华为、富士康、中芯国际等世界500强企业工作多年的知识产权专家、律师、专利代理人、商标代理人以及资深专利审查员组成,熟悉中欧美知识产权法律理论和实务。依托爱集微在ICT领域的长期积累,围绕半导体及其智能应用领域,在高价值专利培育、投融资知识产权尽职调查、上市知识产权辅导、竞争对手情报策略、专利风险预警和防控、专利价值评估和资产盘点、贯标和专利大赛辅导等业务上具有突出实力。在全球知识产权申请、挖掘布局、专利分析、诉讼、许可谈判、交易、运营、一站式托管服务、专利标准化、专利池建设等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我们的愿景是成为“ICT领域卓越的知识产权战略合作伙伴”。(校对/赵月)

2.南大闻海虎团队8天推翻美国室温超导新研究?

集微网消息,日前,南京大学超导物理和材料研究中心闻海虎团队表示,已推翻美国罗切斯特大学Ranga Dias团队的室温超导研究。3月7日,Dias在美国物理学会会议上宣称其研发的一种镥氮氢材料在近1万个大气压(1 GPa)下实现室温超导。

3月15日,闻海虎团队在预印本网站arXiv提交了一篇包括9个作者、长达16页的研究论文,题目是“氮掺杂氢化镥(LuH2±xNy)近环境条件下不存在超导性”,否定Dias的研究结论。论文结论称,“我们的实验清楚地表明,从环境压力到6.3 GPa,温度低至10K(约-263摄氏度),镥氮氢材料LuH2±xNy中不存在超导性。”

中国科学报指出,当时距离Dias的研究发布只有8天,如果实锤,Dias将会再次被打脸。

该报道指出,闻海虎发现,Dias给的制备样品方案几乎不可行。于是他们结合自己的条件,完全以新的方式进行合成并得到了镥氮氢材料。X射线衍射仪技术检查显示,该材料结构与Dias的样品几乎一致,且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分析也发现了氮元素。闻海虎团队随即在6万个大气压以下的不同压力中,对该材料电阻进行了测量,发现低至10K都没有超导发生。同时,他们也进行了仔细的磁化测量,发现没有超导所需的抗磁信号。闻海虎说,这些发现足以否定Dias的常温低压下的超导结论。

此外,闻海虎指出,Dias可能给了一个错误的条件,或许是温度少了一个“0”,“除非用激光加热,否则很难做出来”,然而Dias并没有提到激光。闻海虎团队采用了高温高压炉来烧,很快就得到了镥氮氢材料。

3.人工智能能否成为专利发明人?计算机科学家提起上诉

集微网消息,一位计算机科学家发起了一场全球专利运动,涵盖他的人工智能系统构思的发明,上周要求美国最高法院审理他的案件。

据路透社报道,Stephen Thaler请求美国最高法院审查上诉法院的裁决,即专利只能颁发给人类发明者,他的人工智能系统不能成为其产生的发明的合法创造者。

Thaler在请愿书中指出,人工智能正被用于从医学到能源等领域的创新,拒绝人工智能产生的专利“限制了我们专利制度的能力,并挫败了国会以最佳方式刺激创新和技术进步的意图。”

Thaler表示,他的DABUS系统可以自行生成饮料架和灯塔的独特原型。美国专利商标局和弗吉尼亚州联邦法院驳回了这些发明的专利申请,理由是DABUS不是一个人。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去年维持了这些判决,并表示美国专利法明确要求发明家必须是人类。

Thaler在请愿书中称,在《专利法》的文本中,国会没有将“发明家”一词或其定义中的“个人”一词仅限制于自然人。专利法等法律“使用宽泛的语言,旨在适应技术变革”。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