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一:支付即服务(PaaS)
在未来的2028年,全球银行中将有50%会采用支付即服务的方式来处理支付。这是由于技术变得越来越复杂,支付渠道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银行需要适应这个变化。
在金融服务的发展中,新的支付网络、技术、商业模式以及客户的期望,都推动着支付服务从过去的辅助服务变成了一种重要的差异化策略。因此,银行需要转型,将传统的支付基础设施改造成为具有新的部署方式、现代化和灵活的平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支付即服务(PaaS)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替代方案。PaaS供应商可以整合新的支付渠道、管理消息格式、跟进网络规则并开发面向客户的应用程序,从而帮助银行更好地维护内部资源。尽管传统的支付方式不会完全消失,但PaaS将在全球支付基础设施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预测二:实时对公支付(Real-time B2B)
预测到2027年,随着实时网络的集成,企业间的B2B支付成本将会降低5%。
这不仅是因为实时支付速度快,还因为实时支付的成本更低,这也是客户采用新支付系统的重要原因。全天候的实时支付使得企业能够更加准确地控制支付时间,以优化现金流管理。此外,实时支付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可以支持额外的分析,帮助企业提高交易吞吐量,减少错误。
但是要实现这些成本优势,支付网络还需要实现更多功能,包括银行、供应商和卖家的整个价值链都需要参与其中。同时,应收和应付系统、支付与后台系统也需要重新整合,企业业务流程也需要重新设计。
预测三:C2B先买后付(C2B BNPL)
预测到2026年时,分期付款方式将占据在线购买交易的7%。
这得益于移动钱包的不断普及和先买后付应用程序的不断推广。这些应用程序在过去两三年中已经呈现指数级增长。移动应用程序是BNPL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也可以提高商户的曝光度。此外,将BNPL选项加入电子钱包中,还能让消费者在未与BNPL供应商合作的商户处使用延期支付功能。
虽然BNPL的发展面临着种种阻力和挑战,例如限制BNPL整体渗透率、客户违约、新监管要求可能出台、利率上升等问题。但对消费者而言,BNPL仍然可能成为传统贷款的有效替代方案,并保持其增长趋势。
预测四:人工智能反诈 (AI For Fraud)
预测到2028年,随着更为复杂的人工智能即深度学习算法的应用,身份欺诈活动将有望降低约10%。对客户和金融机构而言,身份欺诈一直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每年会导致数百万美元的损失。欺诈者从信用卡身份欺诈、政府文件身份欺诈和其他身份欺诈类别中获取大量数据信息。
新冠疫情使得更多业务通过网络开展,远程工作环境也为欺诈者提供了更多机会,身份验证是远程接收或传输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金融技术供应商最终将开始使用更复杂的技术和算法,例如AI/ML,来检测和识别身份欺诈。生物识别解决方案是其中重要的驱动力之一。
预测五:请求支付 (Request to Pay)
预测到2024年,基于请求支付、电子发票和实时支付业务的兴起,30%的对公银行将提供对账即服务的业务,这也将会成为新型收入来源。
对账即服务的兴起为银行业提供了新的收入来源。通过提供更加高效的对账服务,银行可以获得更多的收入。此外,对于企业客户,他们也能够通过使用对账即服务来降低自己的成本和提高效率,这将有助于增加银行的客户黏性和客户满意度。
因此,对于银行业而言,对账即服务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业务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