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出货量下降、IoT疲软、研发费用高企,小米去年过得不容易

小米集团于北京时间 2023年 3月 24日晚发布了 2022 年第四季度财报,这份财报里暴露了小米去年过的还挺不容易。

一、手机业务出货量的大降。

小米2022年第四季度的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约1200万台,其中中国市场和印度市场分别下滑约470万台和340万台。这主要是受到全球芯片短缺、供应链中断、竞争加剧等因素的影响。而且小米的手机均价也同比下降了2%。

这一数据显示,小米在手机业务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小米的手机业务是其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是其品牌形象和用户基础的支撑。在过去的几年里,小米凭借其高性价比、创新设计、强大的营销能力和快速的迭代速度,在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了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

然而,在2022年,小米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首先,全球芯片短缺导致了小米的手机生产受到严重的限制。由于新冠疫情、美国制裁、需求增长等多重因素,全球芯片供应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导致了芯片价格上涨、供应周期延长、订单难以满足等问题。小米作为一个没有自主芯片设计和生产能力的公司,对于外部供应商非常依赖,因此在芯片短缺的情况下,难以保证其手机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其次,供应链中断也给小米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由于新冠疫情的持续影响,全球各地出现了多次封锁、交通管制、工厂停工等情况,导致了小米的手机零部件供应受到严重的干扰。

特别是在印度,作为小米最大的海外市场之一,印度在2022年经历了第二波和第三波疫情的爆发,导致了当地政府实施了严格的封锁措施,使得小米在印度的生产和销售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最后,竞争加剧也让小米陷入了困境。在中国市场,小米面临着来自华为、OPPO、vivo等国内厂商的强劲挑战,这些厂商都在不断提升自己的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品牌形象和市场份额。

特别是华为,在美国制裁下,虽然失去了海外市场,但是在国内市场仍然保持着强大的竞争力和忠诚度。在印度市场,小米则面临着来自三星、realme、OnePlus等国际厂商和本土厂商的激烈竞争,这些厂商都在不断推出更具吸引力和差异化的产品,以争夺印度消费者的青睐。

二、IoT的疲软。

小米2022年第四季度的IoT业务收入同比下跌14.4%,曾经两位数增长的业务现在却是两位数的下跌。报告中虽然有空调、冰箱等大家电产品和平板业务均出现了40%的增长,但是这也挡不住其余IoT硬件需求的大幅下滑。

根据小米的财报,其IoT业务主要包括智能电视、笔记本电脑、智能音箱、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摄像头、智能灯泡等产品。这些产品在过去几年都曾经是小米的增长引擎,但在2022年第四季度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智能电视和笔记本电脑的收入分别下降了9.8%和8.7%,智能音箱和智能手环的收入分别下降了18.2%和23.4%,智能手表和智能摄像头的收入分别下降了32.6%和36.7%,智能灯泡的收入更是暴跌了51.3%。

小米的IoT业务面临着多重挑战。

首先,消费者对于IoT产品的需求已经趋于饱和,很多人已经拥有了足够多的智能设备,没有必要再购买新的产品。

其次,小米的IoT产品缺乏创新和差异化,很多产品都是模仿或者跟随市场上已有的产品,没有给消费者带来新的体验和价值。

第三,小米的IoT业务也面临着来自同行的激烈竞争,比如华为、OPPO、vivo等手机厂商也都在布局IoT领域,推出了自己的智能电视、智能音箱、智能手表等产品,而且这些产品竞争力也不弱。

三、小米研发费用高企。

根据2022年第四季度财报,小米公司的三项费用合计118.5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研发费用是最大的支出项,达到了47亿元,占营收的7.1%,同比增长22%。

这主要是由于小米公司在智能汽车等创新业务上的持续投入所致。小米汽车研发团队目前已经有2300人,约占总员工的7%~8%,并且仍然维持2024年上半年量产的目标不变。

小米公司第四季度员工总人数环比减少2642人,其中研发部门减少了740人,主要集中在手机/IoT部门。这表明小米公司在优化组织结构,提高效率,同时也为汽车业务腾出更多的资源。

整体来看,为了小米汽车这一目标,这研发费用就几乎不可能压下来。

老斜说

虽然小米本次成绩不好看,但是我认为这次小米的颓势已经到谷底,可能会在今年或者明年触底反弹!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