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一定有自己最喜欢或者最常去的咖啡馆,除了符合自己喜好的咖啡,可能因为装潢、可能因为音乐、可能因为那位亲切的咖啡师,也可能只是刚好因为在每天的通勤路上。
现在大大小小的咖啡馆密密麻麻遍布在城市里,很多人每天至少要喝两杯咖啡以上。我觉得在家或者工作的地方附近,有一家环境不复杂但好喝的咖啡馆,是最棒的事。
谁说咖啡厉害的地方都是一二线大城市,大理的咖啡馆也是卧虎藏龙的。我觉得喝咖啡最重要的无非就是氛围和风味,春节去大理待了很久,发现那里的咖啡店不仅审美高,饮咖氛围也特好,最重要的是咖啡本身的品质也在线,云南本地自烘自售的豆子可真不是盖的。
我当时去的每家店几乎都不踩雷,印象最深的话,大理古城护国路的收获咖啡算是一家吧,这家店最早是推咖啡车卖的,现在也开出了自烘焙的这种精品咖啡馆,老板是有自己的咖啡种植庄园的,而且立志要把云南咖啡豆“推广到火星”,还记得当时点了杯冰博克拿铁,冰博克的芝士口感中和了浓郁的咖啡苦,非常醇厚但不腻。
在我们武汉,喝咖啡和过早一样都是令人愉悦的事。武汉的咖啡馆,好喝是基础,然后每个人应该都有自己热爱咖啡的理由吧,我觉得一个好的咖啡馆应该是明亮的,但不是华丽的;空间里应该有一定气息,但又不仅仅是苦涩;主人应该是知己,但又不过分殷勤;每天来的客人应该是互相认识,但又不必时时说话。当然前面这段话是我网上看到的哈哈。
要我推荐的话,武汉咖啡的鼻祖店西北湖咖啡豆值得说道说道,虽然他们家门头就像个打印店,感觉很不走心,但是毫不夸张地说,武汉老伢们喝精品咖啡的习惯都是在这家店被“调教”出来的。
现在能看到用老式虹吸壶萃取咖啡的店已经不多了,西北湖他们家的豆子都是自己烘的,品种不多,价格是相当亲民。他们家的曼特宁,用虹吸的做法把咖啡的口味变得更加醇厚,趁热浅喝第一口,和后面每一口都会有不同感受,甚至放凉后再品两口,风味也是不同的。
我家背后一条街都是咖啡店,就是那种无忧无虑,晒着太阳,啥事也不用想的时候,喝着咖啡的感觉很惬意。有名的咖啡店也很多:carpark,familiar 咖啡,G1 咖啡,福满咖啡 ,这些咖啡店晚上也会卖酒,日咖夜酒是要在玉林被贯彻到位的。
我的最爱自然是 G1 咖啡和 carpark 了,这两家店的氛围自然没得说了,经常聚满了帅哥美女们,不光成都本地的多,外地的也多,点上一杯拿铁或者卡布奇诺,在搭上一些点心,和朋友聊聊天,真的可以坐上一天。
既然是咖啡店,首要条件当然是咖啡要好喝,价格不能太贵,一天喝几杯也不带心疼的那种。然后要有一个松弛的环境,空间不需要有多大,装修不需要有多精致,但座椅要足够舒适,不然如坐针毡也没什么心情喝咖啡了,最后配上热情好客的咖啡师,应该就是我理想中的咖啡店的样子了。
在成都的咖啡版图里,UID 必须拥有一席之地,无论是装修还是出品,都很有自己的风格。他家的特调基本不会踩雷,喜欢偏酸口味的可以试试「枣冬」,以椰浆、枣、山楂为配方,充斥着极其适口的酸甜,口感细腻浑厚,真的一口惊艳。
现在开新店的速度很快,在不知道其出品好不好时,当然是对装修好看的店更感兴趣一些。但现在很多店都是徒有其表,你的装修可以很网红,但你的产品是至少要在线啊,不然怎么对得起进来消费的人。
理想中的咖啡店一定要有大面积的落地窗,令人舒适的环境以及出品必须在线,天气好的时候坐在窗前晒着太阳,看街上人来人往,真的好不惬意。
前段时间去打卡了 PLAN CO,选址很有重庆特色,开在半山腰上,可能对于外地朋友来说,位置不是很讨喜,因为需要爬坡上坎,不过能体验一把重庆的魔幻地形也还是不错的。空间布置合理,每个区域都很好拍,中庭的树和大面积的玻璃窗是点晴之笔。到了傍晚时分,还可以看日落。他家出品差了那么一点意思,没有特别让人惊艳的地方,不是优等生,但也不是最后一名。
现在隔三差五就有新店开业,也不可能一一去打卡,不太喜欢那种花枝招展的,比如使用了大量霓虹元素,简约中带有一些设计感的会比较戳中我的点,还有店名也会影响我要不要去。网上刷到喜欢的店会先在网上看看别人的评价,然后再决定去不去,可以为自己节约很多时间。
我心中理想的咖啡馆一定要有自己的态度,无论是对咖啡的理解,还是装修上的表达,都要有自己风格,当然咖啡好喝是基础。跟随趋势潮流并没有错,但在努力成长为“网红店”的路上,别忘了咖啡它本身蕴含的文化,我们都需要了解咖啡是为什么走进我们的生活中的。
大多数时光我们都在铜墙铁壁里对着发光的电脑一坐就是八个小时,所以一到周末我就会选择一些很有烟火气的地方好好享受来之不易的放空。最近最喜欢的一家咖啡馆是用鸡棚改造的咖啡厅 The Burrow,面积不大,很复古,标志性的就是房顶的蒸汽朋克小飞船,和他吹吹风,点一杯中烘埃塞手冲一起发呆是件很享受的事。
心目中理想的咖啡馆第一感觉就是舒适,有家的感觉却没有家的随意。喜欢深色调最好桌上有鲜花,墙角有书柜,店里有 Wi-Fi,(这些大部分咖啡店都有)。音乐声小且柔和。最主要的,还是咖啡味要好。
最近常去的是襄阳公园附近的 PARAS,这家店装修的超级简单,操作区都是全面开放的,而且细节上也没有非常讲究,甚至也没有个像样的座位,似乎真的只是一个临时咖啡馆的模样,除了机台机器,一切都看起来很随便的样子。PARAS 的咖啡出品很稳定,Menu 上详细介绍着豆子的品种、烘焙程度以及口味,对选择困难的人也非常友好,各方面都很优秀,推荐!
理想的咖啡馆:环境干净、卫生、有人情味、还要有自己的特色的体现、味道不能差、东西精致,灯光柔和、有想来下次的感觉。嗯、音乐响起来。
因为公司就在国创园区里,所以几乎每天午饭后都会去 Burp coffee 点杯拿铁喝喝,据说主理人之一是 UNiUNi 的咖啡师,so 咖啡的品质不用质疑,无论是在服务还是出品上 Burp 始终保持着高水平。
“性价比”以及“找到符合自己口味的豆子”这两点,是我常去这里的主要原因。从环境上来看,两层楼,一层有小圆桌,适合跟朋友聊天,二层有长沙发,适合自己看书发呆,让人舒适且安心。
我觉得一家好的咖啡馆不需要奢华夸张有情调的装潢,即便是小小的门面平凡简约的装潢,住着一位有咖啡灵魂的老板或咖啡师,有一份冰手冲,足以让我彻底放松让心思平静。
Blue bottle 是我在上海最喜欢的咖啡店,尤其是裕通店这里,内部挑高的纯白色空间很大气,让人舒服放松。还有户外位置,最近天气暖和坐在外面晒太阳会很舒服!一直都喜欢点 Blue bottle 的冰美式,后来被店员伙伴安利了冷萃。非洲的豆子竟然出乎意料的清爽,入口浓郁的水果酸,狠狠爱了。
策划 / mars 编辑部
编辑 / mars 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