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国家政策扶持下,电子行业不断发展,中国手机、计算机、电视等主要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国。在电子信息产业的拉动下,中国电子胶粘剂市场迅速发展。研发水平、生产水平、产业规模均不断提升,电子胶粘剂行业高端化、环保化发展趋势显现。
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电子胶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电子胶水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91.7亿元,同比增长12.1%;而到2019年,中国电子胶市场规模已超过100亿元。
上海智冠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CEO王伟先生介绍,胶粘剂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的精细化工产品。胶粘剂指能在两个物体表面间形成薄膜并把他们牢固粘接在一起的材料,一般由粘接料(基体树脂)、固化剂、增韧剂、稀释剂和改性剂等组分配制而成,广泛应用于包装、电子电器、建筑材料、汽车与交通运输、机械制造、新能源、医疗卫生、航空航天等领域。胶粘剂有多种分类方式:按用途,可分为结构胶粘剂、非结构胶粘剂、特种胶粘剂。有些胶粘剂是专门为某一应用研发并获得了市场的认可,也可按照领域进行分类,如汽车胶、建筑胶、电子胶、医用胶、密封胶、灌封胶、导热胶、导电胶等。按固化方式,可分为水基型胶黏剂、热熔型胶黏剂、溶剂型胶黏剂、反应型胶黏剂等几大类。按化学成分,可分为有机硅胶粘剂、聚氨酯胶粘剂、环氧树脂胶粘剂、丙烯酸类胶粘剂、合成橡胶类胶粘剂等。按组分的不同,可分为单组分和双组分。单组分胶粘剂依靠空气中的水分固化,其特点是使用方便,但固化速度相对较慢。双组分胶粘剂使用时需将两组分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后再涂胶,依靠胶体中携带的水分进行固化,固化速度快于单组分胶黏剂。
在此背景下,中国胶粘剂行业呈现出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的态势,胶粘剂产销量持续快速增长。在电子领域,国内企业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元器件的灌封和密封;芯片封装、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和PCB板等高端胶粘应用则主要由富乐、汉高、3M、陶氏等外资企业主导。贸易战以来,华为等企业在高端胶粘剂使用上受到国外制约,逐步培育国内企业做供应商,部分企业抓住时机,加快切入高端电子领域步伐。
中国经济不断增长,信息化进程不断推进,全球电子元器件、家电等行业东移的背景下,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电子产品生产国之一,进一步带动了我国电子胶粘剂市场需求。移动电子用胶粘剂是以粘料为主剂,配合各种固化剂、增塑剂和填料等助剂配制,将同质或异质的材料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物质,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等领域。移动电子用胶粘剂制造业作为我国胶粘剂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及移动电子制造业配套产业之一,国内企业研发生产能力均有较大水平的提升,国产产品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还出口至海外市场。
统计算2021年我国移动电子用胶粘剂需求总量为5.31万吨,国内市场规模为29.38亿元,其中智能手机领域需求规模为18.16亿元,平板电脑领域需求为7.51亿元,功能机、可穿戴设备等领域需求规模为3.71亿元。2020年,我国移动电子用胶粘剂市场均价就已经达到5.5万元/吨。随着技术的发展,加之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思潮盛行,高性能环保型胶粘剂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与中低端胶粘剂相比,高性能环保胶粘剂的利润更高,应用范围更广。
采访中王伟先生揭示了电子胶粘剂在现代制造中的作用。他表示,胶水最基本的作用了,它的使用场景主要有两个。一是在产品组装过程中通过精确点胶将不同材料或部件连接,这需要固化速度快、粘接可靠的胶水;二是传递外力的同时承受荷载力,其主要作用是将两个零件紧密地固定在一起,并将外力从一个零件传递到另一个零件,这需要粘接强度高、固化速度快且抗冲击性好的胶水。
在电子产品多功能化的要求下,作为辅材的胶水也在其拉动下越来越趋于多元化。如底部填充胶在加固BGA以提高芯片抵抗机械外力的同时还可以充分保护底部的电路部分,起到三防的作用;再如导电胶在实现导电的同时还能兼顾物理连接,替代因产品使用环境严苛无法满足要求的部分焊接、银烧结等传统导电方式。
王伟先生根据这些年合作进行粗略统计,一个普通的智能手机大概就有160个以上用胶点,现如今多摄手机已成为发展趋势,如果每个手机多增加一个主摄像头,仅仅这一点就会让全球多增加至少15吨的用胶量!如若将新能源汽车、TWS耳机、智能家居等产品全部加上,其用胶量可见一斑。5G、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等新兴技术的快速落地,势必带动材料及制造工艺的革新,而胶粘剂作为一种传统的连接方式,跟随现代工业的发展脚步将越来越趋于多元化、多功能化。在给电子胶粘剂行业注入了无限活力的同时也提出了全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