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追问记者被打事件:教师溺亡真相是什么?打记者是为掩盖什么?

据封面新闻报道,5月30日,一名湖北“极目新闻”记者在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采访“水电站放水导致两名教师溺亡”事件时,遭到多名不明身份人员围殴长达一分多钟,记者眼镜、手机被砸毁,打人者临走前还不忘抹去记者车门把手上的指纹。目前,涉事的打人者已经到案,三人身份尚未得到官方确认。5月30日晚,织金县委书记到医院探望了受伤记者,承诺将严惩打人者。

近日,“水电站放水导致两名教师溺亡”事件颇受社会关注。究竟两名教师是如网络传言所说,是为了装饰校园迎检去捡鹅卵石时遭此意外,还是有其他原因?水电站放水前是否提前通知下游沿岸群众注意避让?人命关天,当地必须给社会一个权威可信的交代,媒体也有责任、有权利到现场深入采访,开展正常的舆论监督。可是,记者的正常采访活动却遭遇暴力干涉,这让人不禁想问,是谁可以如此目无法纪殴打记者、损坏物品?如此害怕记者采访,又是为了掩盖什么?

事实上,两名教师溺亡的事件发生在一个半月之前的4月13日,织金县政府却直到5月28日才发布通报,称已经成立调查组开展调查。调查组是在事件发生后马上成立的,还是5月28日网络舆论发酵后才“姗姗来迟”?调查工作有何进展,尚且不得而知。当事件真相还有诸多谜团待解的时候,殴打记者又让这一事件多了一个令人愤怒的谜团,同时也让社会渴求真相的愿望更加迫切。

新闻媒体是公民实现知情权的重要渠道。从这个意义上说,记者的采访权不是属于记者个人的权利,而是一种社会公共权利。侵犯干涉记者的采访权,伤害的也不仅仅是记者个人,而是整个社会的知情权。一些新闻事件敏感复杂,要获知真相,就需要记者深入现场,不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是记者的职责所在,也是社会对新闻媒体的期待所在。保护记者的采访权,就是保护公众的知情权,正常行使采访权却被暴力殴打、毁坏物品,已经突破了法治社会的底线,是对法律的粗暴践踏,也是对公众知情权的公然挑衅。

真相,绝不该被藏在“隐秘的角落”。打人者是谁?为何打人?准备如何处罚?两名教师溺亡的真实细节是什么?记者在当地的正常采访活动能否得到保障?我们期待当地将“严惩打人者”的表态尽快落到实处,原原本本地还原事件真相,让所有责任方承担该有的责任,给逝者告慰,给全社会一个交代。

特约评论员 吴迪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