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诗人、散文家袁枚在《苔》中说,苔花虽如米粒般微小,依然像牡丹一样热烈绽放。在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就有一位这样的“苔”老师刘书友。
一片爱心换真情
1998年,刘书友被“双选”到龙南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面对一群“熊孩子”,刘书友暗下决心,要让他们重拾信心,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为让学生重树自信心,建立起“人人皆可成才”的意识,刘书友精心准备“开学第一课”,为学生打开“世界从这里开始,放下过去包袱”的崭新篇章。
刘书友把大量的时间都留给了学生,早上跑操,走在班级队伍最前面的是他;晚上自习,坐在教室最后面的是他。他细心地观察学生们的一举一动,了解他们的日常点滴。
曾有一个学生装病请假不上课,他没有戳破学生的谎言,而是给学生送去自己亲手做的“病号饭”。刘书友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当学生看到老师把饭送到宿舍门口时,不自觉地流泪了。从此以后,这个学生再也没有旷过课,如今已经成长为单位的业务骨干。
“每个孩子都是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不要看着别人怒放了,自己的那棵还没有动静就着急,相信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细心地呵护自己的花,慢慢看着长大,陪着他沐浴阳光风雨。相信孩子,静等花开。”教书育人,每个学期期末老师要给学生写评语,这条评语,刘书友写了很多遍,这源于他对职业教育的热爱与责任。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学期下来,刘书友把一个“三类班级”转化成了“一类班级”。一个刚大学毕业的门外汉,在第一学期就评上了“优秀班主任”,第二学期获得了“优秀教师”。
春风化雨,桃李芬芳。刘书友的第一届学生2001年毕业,记不清他们从哪年开始,逢年过节聚会,都会邀请刘书友参加。他说:“每年的9月10日,祝福短信、电话不断,感觉自己很幸福。”
2004年9月,刘书友来到赣州农业学校,担任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研组组长。专业的规划、课程的开设、学生的就业、专业群的建设,带班、写论文、出书、搞课题等,校园里是刘书友忙碌的身影。2009年,刘书友在广东惠州驻厂三个月,主持的《电子技能与实训》模块化教学实践研究、《电工基础》综合化与模块化教学研究两项课题顺利结题,他还先后被选派到国内外知名院校培训学习。
工作中,刘书友始终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用先进、科学的职业教育方式方法教育学生,指导学生成长成才,达到“示范学生看,教会学生干,指导学生学,引导学生做”的效果。
刘书友说,自己从事职教26年,从中专到高职,见证了职业教育的提档升级;从当年的简易实验室到后来的现代学徒制,见证了产教融合的蓬勃兴起;从打造国内示范样板到对接融湾,见证了中外职业教育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
绽放在扶贫路上的绚丽之花
2017年底,刘书友主动向组织申请到农村去扶贫,誓把职教论文写在农村大地上。2018年2月,刘书友来到“十三五”省级贫困村全南县龙下乡川垇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一驻就是41个月。
那几年,他积极推动赣州农业学校对龙下乡学生特招,给予“三免一补”政策,43名学生受益,实现了“培养一名学生,带动一个家庭,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目标。2018年,他联系到深圳的慈善基金会,给全南县2148名小学生每人捐赠一双运动鞋。2019年邀请厦门大学博士生导师来村开展暑期“三下乡”,54名中小学生受益,种下梦想的种子。他紧抓产业致富,经常邀请教授级别老师来村开展农技培训、推广工作,筹资购买农资化肥免费赠送给村民,示范村民看、指导村民干,创造了干花生亩产600余斤的历史新高。因出色表现,刘书友获得“江西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创新实干担当作为
刘书友工作期间,先后担任学校学工、后勤、工会等部门负责人,所负责的学生学籍、学生助资管理方法得到赣州教育部门作为经验推广。他牢固树立“服务为本,开拓创新,勤俭节约”的后勤服务理念,后勤工作得到学院师生好评。在工会方面,大胆探索,为教师排忧解难,使工会成为广大会员最知心、最贴心的家人,积极推动落地了三校福利统一标准,精准建立会员档案,收集工会会员、离退休人员的慰问申报,政策公开透明,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同时,贴心服务好学校周转房业主。近年来,刘书友先后获得“江西省赣鄱先锋”“赣州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文/万丽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