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吉林 贺宝庆/文
10月14日,由吉林省委网信办、吉林省商务厅、光明网主办,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凤凰网吉林频道等单位承办的“高质量发展吉林行”网络主题活动到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光卫星)参访,感受吉林新质生产力激发的澎湃动能。
“高质量发展吉林行”网络主题活动,在长光卫星参观采访。凤凰网吉林 王振东/摄
走进长光卫星公司,一楼展厅展示的就是吉林一号“一箭四星”卫星模型。在2015年,“吉林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不仅开启了中国商业航天事业的元年,也是一代创业者向星空逐梦的开篇。
吉林一号“一箭四星”组星模型。凤凰网吉林 王振东/摄
“借助与星载一体化技术,‘吉林一号’最新发射的卫星重量仅有22公斤。”长光卫星公司综合办公室宣传负责人张宜坤介绍,更轻巧的卫星性能不仅有了极大的提高,成本也实现了数量级的降低,这使得商业卫星应用领域更加广泛。
长光卫星公司综合办公室宣传负责人张宜坤介绍情况。凤凰网吉林 王振东/摄
就在今年,长光卫星通过一箭同时发射了41星,刷新了中国商业航天单次发射的新纪录。有网友因此评价说,长光卫星公司成功地把卫星发射做成了批发生意。
澳门日报副总采访主任许文权在现场不停地用相机记录。他说,在吉林省的土壤上生长出长光卫星这样引领性的企业,这表明当地有着雄厚的科研实力、活跃的创新创业环境和许多仰望星空的追梦者。他将通过报道让更多的澳门读者了解吉林的故事。
澳门日报副总采访主任许文权谈参观感受。凤凰网吉林 刘博义/摄
预计到今年底,“吉林一号”将实现138颗卫星组网,到2025年实现300颗卫星组网计划,届时将实现全球无死角拍摄。
“吉林一号”历代卫星展示模型。凤凰网吉林 王振东/摄
组网卫星数量的增加,数据传输成为长光卫星关注的新焦点。长光卫星已成功实现星地激光高速图像传输全业务链的工程化,从而使得未来的星地数据传输将更加快捷。
长光卫星首次自主完成星地双向高速激光传输图像。图片来源:吉林一号官微
深耕星载一体化技术、扩大卫星组网数量、研发星地激光通信……这一切都是为了促使商业卫星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应用,最终实现服务于全球70亿人的目标。
“高质量发展吉林行”网络主题活动,在长光卫星参观采访。凤凰网吉林 王振东/摄
吉林省永吉县九月丰农场,吉林市第一家卫星遥感智慧农业示范家庭农场。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和物联网技术,通过手机APP就能实现水稻种植全过程的监控。
“除了农业之外,卫星遥感数据还能为城市规划、城市管理提供监测数据,为管理决策提供参考。”长光卫星公司综合办公室主任张晓磊介绍,依托“吉林一号”星座,目前长光卫星已为农林、水利、环保、交通等14个领域提供了150多项遥感服务,客户遍布全球10余个国家和地区。
张晓磊介绍,目前长光卫星公司已经实现了集卫星研发制造、运营管理和遥感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服务。围绕“吉林一号”,吉林省也规划了航天信息产业园,一大批与航天信息相关的企业聚集于此,为新时代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长光卫星公司综合办公室主任张晓磊接受采访。凤凰网吉林 王振东/摄
香港明报集团内地政务事物总监郑皓丰在听到长光卫星人不断追梦的故事之后,大为感动。他说,正是有着坚定的信念和产业报国情怀,才能促使长光卫星公司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香港明报集团内地政务事物总监郑皓丰谈参观感受。凤凰网吉林 王振东/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