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上午,“全域联动,共育未来”杭州市“托幼一体化”研讨会在临平举行。杭州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蒋锋,浙江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三级调研员何春玲,杭州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处长屠晓丹,杭州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二级调研员吴俊,上海市普陀区早教指导中心副主任、高级教师王红,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王芳,杭州市卫健委、临平区教育局、临平区卫健委相关负责人等出席会议。杭州市各区县(市)教育局分管负责人、临平区卫健部门代表、“托幼一体化”实践基地园园长、社区代表参加会议。
共话“托幼一体化”未来图景
会上,临平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赵琪峰对参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致辞。他指出,临平区通过实施“幼有善育 奠基未来——高质量打造‘幼有善育’临平模式”,全面启动“托幼一体化”扩面提质工程,积极推进开展学前教育向低龄化延伸实践。下一步,临平区将紧扣群众需求,竭力拓展“托幼一体化”托位资源,高品质打造“1+3+X”“托有善育”临平模式。
临平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带来了《临平区幼儿园“托有善育”临平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专题报告。临平区突出顶层设计,构建“托幼一体化”运行机制;突出区域协同,优化“托幼一体化”资源配置;突出专业支撑,推动“托幼一体化”内涵发展。临平教育将聚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入托需求的目标要求,通过“扩资源,推普惠”“强监管,提质量”“创特色,树品牌”,逐步引导“托有所育”向更高标准“托有善育”转型升级。
杭州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蒋锋为本次大会致辞。他表示,今年杭州市的“托幼一体化”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这得益于卫健、教育、社区等多方力量的携手合作与支持。接下来,我们要提高认识,稳妥推进“托幼一体化”工作,满足老百姓享受家门口优质教育的期盼;要加大教育经费保障力度,与企业、社区、事业单位等社会力量加强合作,努力拓展托位资源供给;要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足额配备托班教师、保育员等,多措并举提升托班教师专业素养。
多方协同推进“托幼一体化”
“幼有善育”,何以不负所“托”?优质托育的打造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在“托幼一体化”现场论坛活动中,浙江省特级教师王芳、临平区教育发展研究学院教研员、临平区卫健部门代表、社区代表、临平区“托幼一体化”实践基地园园长代表、临平区幼儿园园长代表分别从教育、卫健、社区、幼儿园等角度出发,共同探讨如何携手同行,协力打造区域内“托幼一体化”发展的良好生态空间,构筑优质托育保障体系。
上海市普陀区早教指导中心副主任、高级教师王红开展《托育服务靠谱(普),幼有善育稳妥(陀)》主题讲座,分享了“幼有善育”上海经验,为杭州幼教人向前推进“托幼一体化”工作带来了新思考、指明了新方向。
深入探索“托幼一体化”改革
浙江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三级调研员何春玲充分肯定了2023年杭州市“托幼一体化”的成绩,并高度赞扬了临平区教育事业及“托幼一体化”的蓬勃发展势头。她表示,做好“托幼一体化”工作,要拓展托位资源供给,健全投入机制,保证“托幼一体化”工作长期稳健运行;要加强人才储备与培养,联合科研部门、高校培养好托幼人才,高质量提升托育品质。
杭州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二级调研员吴俊作总结讲话。她指出,通过本次研讨会,卫健部门、教育部门、社区等各方代表互相碰撞思想、交流经验、凝聚智慧,达到了预期效果,进一步深化了思想,对推动教育变革和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杭州市各区县要继续锚定目标、强化措施,联合卫健部门、教育部门、社区、托育机构等共同推动“托幼一体化”的发展,努力满足老百姓的托育需求。
“托幼一体化”工作不仅关系着2-3岁幼儿的健康成长,也关系着千家万户的福祉。托起希望,照亮未来。临平教育将继续以保障“托有所育”、实现“托有善育”为目标,找准着力点,紧盯关键点,锁定发力点,不断促进幼儿园“托幼一体化”工作持续综合提升。同时,围绕区学前教育“品质、品牌”建设两大主题,探寻临平区学前教育共富之路,着力打造一批有文化、有情怀、有临平辨识度的高品质幼儿园,助力“学在临平”美好教育品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