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推进教育现代化,5月22日至24日守正创新与学校文化建设暨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文化研究分会校园行活动在杭州举行。本次活动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通过专家报告、经验分享、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共同探索学校文化建设的新路径、新方法,为推动学校文化建设高水平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黄政认为,学校文化是高质量教育的动力,是新时代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和发展的引擎。这次活动主题定位在“守正创新与学校文化建设”上既反映了学校发展的一般规律,又体现了时代精神和实践需要。活动由杭州师范大学与多所中小学合作承办,这不仅是校园行活动中的一次全新且富有成效的尝试,也是分会积极推动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学校文化的强大在于,它会悄无声息的塑造、决定我们的工作态度和看待问题的方式。”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文化研究分会常务副秘书长李斌说,“我们相信什么、主张什么、欣赏什么、反对什么,我们以一种怎样的姿态和方式在学校工作和生活,这些都是学校文化的体现,也会影响和塑造学校文化”。
AI时代还要固守学校传统教育文化吗?如何守正创新?如何把学校文化真正渗透到师生身上?浙江省教育学会副会长童富勇表示,学校文化不是挂在墙上,写在制度上,而是体现在人身上。提出一个教育理念不难,如何把先进教育理念落到实处很难。新时代如何在坚守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又能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最终推动学校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
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陈亮介绍了拱墅区学校文化建设成果。近些年,该区倡导“有温度的教育”,以培养“正直善良、身心健康、学有所长、勇于担当、全球视野”的“运河好少年”为目标,打造出许多独具特色的文化发展路径。这背后是浙江省和杭州市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深切关注和始终致力于教育改革与进步的坚定投入。
大数据时代,专家们探讨了学校文化、技术及道德的关系。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院长、杭州师范大学中国教育现代化研究院执行负责人严从根指出,技术不仅使人具有道德性,技术物也具有道德性,所以我们学校技术物也可以进行相应的道德化。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魏峰教授认为,学校文化建设可以借助数据的力量,数据有助于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校文化,建构平等的学校课堂文化,进行民主公正的学校管理文化以及建立贯通与衔接的学校共享文化。
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文化研究分会副理事长、金茂教育集团总校长、金茂教育研究院院长程红兵院长做了题为《构建开放智慧的学校文化》的主旨报告。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文化研究分会常务理事、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中小学校发展办公室执行主任、郑州市创新实验学校校长王昌胜主任带来题为《用机制唤醒每一个人——让老师把学校当作“我的学校”》的主旨报告。
此次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吸引了来自北京、沈阳、黄山、重庆、汕头等全国各地200余位专家学者、中小学校负责人与会。除了主旨报告,该活动从学校文化建设涉及的管理、教师、学生、课程及家校社等层面设立了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成长、五育并举培育时代新人、素养立意下的课程建设与实践、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等五个分论坛。
24号上午,参加学校文化建设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文化研究分会校园行活动的与会专家、校长和教师代表们一起走进杭州市大成岳家湾实验学校。这是一所民办转制的三年制公办初中。依托地域文化,积极打造“望岳教育”。精致的校园内岳飞诗画墙、《满江红》墙塑、棋韵广场等文化景点处处展现出传统文化育人的浓厚氛围。学校鲍争志校长为大家带来主题汇报《以“望岳文化”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详细叙述了学校文化建设的改革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文化研究分会秘书长张东娇聚焦学校文化发展前沿作了以《建设秀外慧中的学校文化》为题的主旨报告,以高质量学校管理成就更加美好的教育生活,带领与会者进行了一场当代学校管理深度观察之旅。
活动由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文化研究分会主办,杭州师范大学中国教育现代化研究院、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承办,杭州市大成岳家湾实验学校、杭州大关小学教育集团、杭州市卖鱼桥小学教育集团协办。
(通讯员:许文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