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户银行取款需派出所同意?各方回应

本文转自【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记者 林倩冰

近年来,储户取款相关话题不时会登上热搜。

近日,有网友反映其去吉林银行一支行取款时被告知需要辖区派出所同意,此事迅速成为网络热点。据媒体报道,吉林银行对此回应称,此举并非银行单方面决定,而是基于当前电信诈骗案件频发,为防范电信诈骗、保护居民财产安全而采取的一种临时性措施。

6月14日,澎湃新闻就此事致电吉林银行客服,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其暂未接到相关通知,如果客户取款中碰到了类似的问题,客服可以帮忙上报。

该支行所属辖区派出所工作人员在回复极目新闻记者时表示,居民有取款需求,确实需要向银行说明用途、明细等,银行会将相关信息提交到派出所,工作人员核实后方可办理。“主要是核实卡里的钱有没有问题,防范电信诈骗,看取款用途也是防止居民被电诈。”该工作人员表示,不仅吉林银行,目前多家银行均有相关要求。

此后,涉事派出所回应红星新闻记者时又表示:没有此规定,正常取款即可。派出所工作人员回复称,如有大额取款需求是提前向银行报备,派出所只会核实来源不明的款项。

银行反电信诈骗措施加强

一位南方省份的国有大行网点负责人向澎湃新闻介绍,今年以来,电信诈骗发生频率较高,客户取款时,银行柜员会根据资金来源、用途等判断客户是否被诈骗,倘若柜员认为客户存在被诈骗的嫌疑,将联系上级领导,劝阻客户取款。若劝阻无果,银行将请派出所来进行协助劝阻。该负责人表示,目前,以取婚礼礼金为由进行诈骗或被诈骗的情况较多。

一位县级农商行行长向澎湃新闻表示,目前反诈形势较为严峻,近期各银行的反诈管控措施或都有所加强。该行长介绍,若客户的某次取款金额与日常取款金额差别较大,柜员将对客户的资金来源与用途进行了解。

兴业银行客服、盛京银行客服均向澎湃新闻表示,暂未收到取款前需向公安机关报备的通知,但取款5万元以上需提前向网点报备,便于网点准备现金。

取款规则或因地而异

“不同地域公安机关对银行防范电信诈骗的要求或有所不同。”上述网点负责人表示,有关部门要求全国各银行开展防范电信诈骗行动后,地方监管部门或根据各地情况做出相应部署。比如,前两年其所在的地区电信诈骗较为严重,地方公安机关便要求当地金融机构定期汇报反诈进度。不过,金融机构并不需要在客户取款前向公安机关报备。

上述县级农商行行长表示,银行防范电信诈骗的方法与银行类型无关,但并非全国统一,而是与各地具体要求有关。目前,其所在地区没有相关要求。

2020年,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全国“断卡”行动部署会召开。会议强调,要严厉打击整治非法开办贩卖电话卡、银行卡违法犯罪,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态势。2023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43.7万起,会同相关部门拦截诈骗电话27.5亿次。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