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次党代会以来,理学院围绕学校的整体规划和各年度工作要点,结合学院实际,坚持以“夯实理学基础、助力工科发展、实现追赶超越”为发展目标,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稳步开展。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显著
科学谋划党建工作,以党建统领全局工作。顺利完成学院党委换届工作,严格落实议事决策制度,修订和制定党务相关制度文件40余项,精心制定党委工作要点和计划,不断健全、完善党建制度体系。
推进党支部建设,不断提升工作质量。定期完成党支部换届,配齐配强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强化支部建设。近五年,共发展学生党员412名,教工党员2名,推进党建“双创”建设,2个教工支部、3个学生党支部获批学校党建“双创”“样板支部”或“双带头人”工作室。
抓牢意识形态阵地,加强师生思想政治教育。修订意识形态和宣传工作等制度文件,严格落实新闻稿件“三审三校”制度,利用多种宣传平台,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工作阵地;组织相关人员赴省内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开展师德师风专题培训、警示教育、学习典型案例等,组织全体教职工签署师德承诺书,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二、本科生教育开创新局面
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实现国家级一流专业数理化全覆盖;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3门、省级创新创业课程1门、省级在线教学典型案例课程1门、校级在线课程8门、课程思政校级精品课程5门。立项建设教材11部,出版教材5部,获省级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校级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
获批省级教改项目2项、校级42项,公开发表教学研究论文40余篇,汇编《理学院教学研究论文集》3期,总结凝炼成果,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校级5项;获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新增数学与统计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荣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1项,其他各级各类教学竞赛奖42项,体现了学院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彰显了学院扎实推进“有组织”教学改革与研究以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组织并培训全校理工科学生参加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统计建模竞赛、大学生数学竞赛等,学生累计荣获全国一等奖25项、二等奖129项、三等奖119项,省级奖2700余项,获奖数连续多年保持陕西省高校前列,并连续多届荣获“陕西赛区优秀组织工作奖”。组织理学院学生在“互联网+大赛”“挑战杯”“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化工设计大赛”等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国家级奖69项,省部级奖145项。
三、学科建设和人才引育培养工作实现突破
2021年学院获批数学一级博士点,实现学校理学博士点“零”的突破,学院现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2个、全日制专业硕士授权点1个,化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布局结构和梯队建设不断完善。
学院坚持“外引内培”并重的原则,近五年来,引进博士师资23人,学院国家级人才实现了“零”的突破,入选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青年人才1人,陕西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陕西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1人,陕西省普通高校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2人,陕西省高校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3人,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1个,陕西省科技创新基地1个,陕西省青年创新团队3个。
四、科学研究取得新成果
学院高度重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报、培育及评审工作。先后出台了《理学院关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工作的管理办法》《2024年理学院国家级项目激励奖励办法》等4个文件,组织遴选打磨培育项目150余个,组织国家基金评审专家会50余场。
近五年来,共获批国家级基金40余项、省部级基金70项、教育厅基金22项,累计到款4594.715万元,其中纵向科研经费3422.355万元,横向经费1172.36万元;获批陕西省科技创新基地-高纯石墨及石墨烯检测分析平台,荣获陕西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陕西省青年科技奖1项、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项;共发表高水平论文723篇,其中SCI检索422篇,授权专利98项,转化29项。
五、研究生培养教育持续加强
学院拥有一支业务扎实、结构合理的研究生导师队伍,目前拥有博士生导师13人,硕士生导师62人,研究生在校人数近400人。近五年来,学院获批省级研究生教育教改项目1项,校级研究生教育教改项目20余项,荣获校级研究生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获批校级研究生精品示范课5项,邀请国内外专家进行学术交流180余人次。
组织200余支参赛队参加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荣获全国一等奖15项、二等奖62项、三等奖89项,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陕西省研究生创新成果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研究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SCI二区以上论文80余篇,获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余篇,有6名研究生在国际学术论坛作报告。
六、学生工作成果丰硕
学院一直推动党建育人实效,通过前期积累和沉淀,学院于2022年在学生党支部实施了党建+思政的“三航”系列活动即领航、启航、护航。以此强化党建引领,创新打造党建育人新阵地,着力构建协同育人新模式,持续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育人育才效能,奋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学生学风建设依托学科优势,创建学风建设项目小理伴学系列活动,分为线上+线下开展学风系列活动,目前已经累积帮助300余名学生解决学业痛点问题。
就业工作方面,构建“理”想“职”南学生求职公众号专栏,就业“四步走”,考研“一二三”成长计划等就业服务体系。实现了学院高质量就业,特别是近几年学生考研录取率平均达到38%以上,学生就业率平均88%以上。
学院始终秉持理论和业务相结合,共有4名辅导员承担学生必修课《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军事理论》,校督导和学生评价均在95分以上,位于学校前列。辅导员队伍先后获得“陕西省优秀辅导员”、提名“陕西省辅导员年度人物”、“陕西省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提名“陕西省最美辅导员”,荣获陕西省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等奖、陕西省共青团干部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陕西省育心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60余项。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先后获得西安理工大学先进集体3次,教书育人先进集体1次,三全育人先进集体1次。
七、实验室建设稳步推进
学院目前建设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实现了数理化基础实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全覆盖,获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项,校级实验室建设项目13项,校级实验开发基金项目5项。高度重视实验室安全管理与培训,完成危险化学品试剂柜的安全升级改造和危化品暂存库及危废暂存间的建设和改造,完成学院门禁系统和摄像头安装;不断完善学院实验室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危、化、废、爆专项检查,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实验教学安全运行。
稿件来源:西安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