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社会发展研讨会暨《广州社会发展报告(2024)》发布会召开,建议优化流动人口布局,促进产城融合职住平衡

2024年7月15日,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举办广州社会发展研讨会暨《广州社会发展报告(2024)》发布会。

《广州社会发展报告(2024)》以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价值导向,直面广州社会的现实生活和未来发展,基于客观实际的统计数据和调研方法,完整呈现广州社会发展的镜像,深刻解析广州社会发展的机理,对于社会大众认识广州、研究广州、融入广州,具有理论启迪和现实导引的双重价值。

发布会上,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所黄玉所长指出,2023年,广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社会各领域发展的整体性和协同性,在发展中稳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促进就业市场的优化和实施人才战略,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大力推进健康广州建设,持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有力维护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发展。但同时,广州也面临着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教育服务城市发展能力有待加强、医疗资源布局有待优化、社会保障数字鸿沟有待关注、社会治理多元主体参与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因此需要强化就业优先战略、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推动医疗资源均衡分布、提高社保政务服务精度、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如图片无法显示,请耐心等待

在研讨环节,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孙中伟、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城市治理研究所副所长赵竹茵、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周文良、广州市南沙开发区政研室研究员练庆凤、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博士后邹容、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唐嘉仪等专家进行了不同研究课题的成果分享,涉及产业工人工作与生活状况调查、广州社保费征收管理创新实践、广州流动人口及公共服务研究、南沙吸引力聚焦对策研究、广州共同富裕策略优化、港人创业者的认同构建等全方位多领域的研究课题。

这些内容在蓝皮书中均有详细研究分析。

其中,针对人口,蓝皮书指出,2010-2020年十年间,广州市流动人口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流动人口在各区分布两极分化,呈现“一多一少”的特点。广州市内流动人口主要集中在中心镇街,市外流动人口主要聚居在大镇大村,导致公共服务与人口错配现象。

为此,蓝皮书建议广州优化流动人口布局,促进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加大力度推进广州核心城区、次核心城区的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向外围城区和镇街辐射力度,扩大外围城区和镇街优质教育医疗资源覆盖面,以外围城区和镇街公共服务的提质,减缓市内跨区流动人口的优质公共服务导向导致的流动,推动市外人口在外围城区及镇街落户、长久居住,以缓解大范围的市内潮汐交通。同时大力建设产业社区,推动流动人口向园区周边疏解。在各区的主要产业园区附近,推进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满足多层次住房需求,促进外围城区经济社会平衡协调高质量发展,促进居住中心区或次核心区的流动人口向职住平衡的产业社区疏解。

针对就业,蓝皮书指出,广州持续深入实施高质量就业促进行动,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过33.01万人,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比2022年增长7.45%,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向好。

作者:秦丽萍 胡玥

审核:王润珠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