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学子访崀山峒歌传人,“推普”助推传承

“竹公溪衅水茫茫,溪上人家赛竹王,铜鼓蛮歌争上日,竹林深处拜三郎”听着悠长委婉、旋律优美的峒歌,实践团成员感受到了省级非遗峒歌传承人陈孝友对于非遗的无限热爱。7月21日,长沙理工大学文新学院学子在舜皇里非遗研学基地开展非遗推普调研,陈老师亲切地招待了实践团成员,并为大家带来一场生动精彩的非遗课堂。

走近瑶族文化,感受多彩非遗

“长鼓舞是瑶族的一种文化类别,长鼓舞历史悠久,相传瑶族祖先盘瓠在游牧打猎的过程中被羚羊撞下山崖而死,后被挂在梧桐树上。他的子孙用梧桐木和羚羊皮制成长鼓来祭奠盘瓠。”在老师的讲解下,实践团成员感受到长鼓舞中与瑶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历史故事以及宗教信仰的密切联系。瑶族傩面是用竹根雕刻而成的一种面具,已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有傩公、傩母、五峒梅山、三峒蛮王、判官、小鬼、梅山九郎等三十六个不同名称的面具。课堂上,陈老师给实践团成员展示亲手制作的瑶族傩面,实践团成员体验佩戴傩面具并学习傩舞舞步。抱起竹琴,陈老师笑容热情和蔼,即兴给实践团成员唱了一段峒歌。“峒歌调子变化多,高腔、平腔、小调都有,因为曲调里面经常有溜溜这个词,所以我们这边还管峒歌叫‘溜溜歌’”。

源自热爱,传承崀山文化

“我从小热爱非遗文化,喜欢翻唱峒歌,曾自掏腰包,整理前辈峒歌作品。”陈孝友老师是湖南新宁“八峒瑶山”人,从小受到瑶族非遗文化熏陶浸染。从最初的在农业部门工作,到兴趣特长被挖掘,调到非遗传承部门,成为黄金瑶族乡文化站站长,始终不变的是对于非遗文化的热爱。“我们非遗课堂开展的课程种类很多,如《崀山峒歌》、戏剧、脸谱、国学、礼仪等”,目前每年都有邵阳市各地中小学生以及外来学生来到舜皇里非遗基地研学,陈孝友为数以千计的学生讲解崀山峒歌和瑶族竹根傩面的历史发展和文化底蕴。

(图为 实践团成员体验非遗课堂)

(图为 实践团成员体验非遗课堂)

以语为媒,推普助传四方

峒语没有文字,崀山峒歌要以普通话为媒介记录传播。崀山峒歌是瑶族文化的一部分,需要引起重视,也要用更多形式记录、保护,加大传播力度。“你们昨晚观看的《爱在崀山》戏剧前的一段调子也是峒歌,是我徒弟用普通话唱出来的,之前是峒话。”通过普通话传唱,更多的人听懂了峒歌,体会到瑶族文化的无限魅力。问及如何处理推广普通话与保护非遗文化冲突的问题时,陈老师坦言:“只有学好普通话,才能更好的宣传和传承非遗。”

关于如何更好传承瑶族非遗,陈孝友结合自身经历给出了回答。“还是要创新作品,创作出受欢迎广流传的峒歌歌曲,另外一个就是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更加注重传承人的培养。”最后,陈孝友希望无论如何,他都将继续坚守崀山峒歌等非遗文化的传承,弹出竹琴绝韵,唱出美好生活,守好瑶族文化,尽全力推动瑶族文化大放异彩。((黄雯静,贺丽芳,卓少颖)

(图为 实践团成员在舜皇里非遗研学基地合影)

(图为 实践团成员在舜皇里非遗研学基地合影)

来源:长沙理工大学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