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路”到“小路”:微循环障碍的中西医对话

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教授曾这样比喻——如果把人体的血管比作高速公路,现有的支架、外科手术等治疗手段,就是疏通“大路”的主要方式。

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教授曾这样比喻——如果把人体的血管比作高速公路,现有的支架、外科手术等治疗手段,就是疏通“大路”的主要方式。然而,那些由微小血管构成的“小路”可能依旧面临着血流不畅的困境。因此,有些时候单靠支架、手术,心肌细胞的缺血情况仍得不到有效缓解。

正是基于这样的深刻洞察,葛均波院士创新性地提出了“泛血管”的概念。这一概念将视野扩展至更为广泛的血管系统疾病范畴,强调了以动脉粥样硬化为核心病理特征的一系列疾病,它们不仅威胁着心脏、大脑、肾脏及四肢等关键器官的健康,更涵盖了小血管、微血管、静脉系统,乃至与肿瘤、糖尿病、免疫相关的血管病变。简言之,脑卒中、心肌梗死、糖尿病等看似各异的疾病,其根源均可追溯至血管病变。

葛均波院士认为,面对现有医疗手段在疏通微小血管方面的局限,中医药展现出独特的优势,诸如蜈蚣、全蝎、土鳖等虫类中药被证实具有卓越的疏通“小路”能力,它们能够滋养血管内皮细胞,助力其维持正常功能,进而促进整个微循环系统的畅通。葛均波院士的观点与中医络病理论不谋而合。

吴以岭教授及其团队依据络病理论研发的通络中药如通心络胶囊等,已在心内科临床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从西医视角来看,络病学所探讨的络脉与微血管,实则与“泛血管”概念中的微小血管网络紧密相连,两者共同指向了受到国际广泛关注的复杂而棘手的医学难题——微循环功能障碍。在此领域,西医的介入与搭桥技术往往难以施展拳脚,但是中医的活血化瘀却大有用武之地,显示出独特的治疗价值。

2020年初,“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项目从理论、机制、临床三方面系统论证了通络中药在改善微循环方面的卓越成效,进一步证明了中西医融合互补的潜力。

泛血管医学的兴起,标志着医学界对血管性疾病的认知迈向了新的高度。它倡导从系统生物学的角度重新审视血管疾病的本质与规律,提倡多学科交叉、跨学科整合的研究模式与发展理念。

在这一框架下,医学界应当改变“以疾病为中心”和“以临床事件为中心”的传统防治模式,泛血管疾病防治策略应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和“以促进健康为中心”的全方位、全周期管理理念。这样的转变不仅有助于深化中西医之间的对话与合作,更将为人类健康事业开辟出更加广阔的前景。而泛血管理论与络病理论的殊途同归,更是揭示了医学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即以人为本,从整体出发,通过综合施策,实现对心脑血管疾病的精准治疗与有效防控。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