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青藏铁路源自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天路》,歌曲展现出一幅美丽的画卷,一条钢铁巨龙穿梭于绵延雪山、湖泊草原,沿线人民载歌载舞欢聚一堂。壮美辽阔,热情洋溢是我对青藏铁路的最初印象。再次认识青藏铁路,是在入学晚会观看交大师生奋战青藏铁路建设一线的纪录片,风雪漫天,高寒缺氧刷新了我的认知,艰苦卓绝成了青藏铁路的代名词。最终与青藏铁路结缘,是我成为一名铁路工作者,并有幸来到青藏铁路挂职帮扶,让我对青藏铁路有了更深刻的认知,这里不仅有美丽的雪山草原,也有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更是有着“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宝贵青藏铁路精神。
青藏高原,被称为“地球第三极”,多年冻土层、高寒缺氧和脆弱的生态,曾让人断言“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中国人偏不信邪,1956年党中央发出修建青藏铁路的号召,从勘测设计到建成通车,历经几代人艰苦卓绝的努力,让“青藏铁路要修,要修到拉萨去”的愿望终成现实。2006年青藏铁路正式建成通车,这条被誉作“天路”的线路全长1956公里,近一半线路在海拔4000米以上,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时至今日,仍然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这条“天路”是沿线各族群众眼里的经济线、团结线、生态线和幸福线,极大地推动了青海、西藏两省能源、农牧、旅游产业的大发展。
在青藏铁路建设时期,数十万筑路大军会战高原,他们凭借着不畏生死、勇往直前的精神气概,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谱写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篇章。关角隧道是青藏铁路第一期建设最困难的工程,关角藏语意为“登天的梯”,该隧道海拔3700米,地质结构极其复杂,自然条件极为恶劣。在修建过程中,塌方灾害频发,先后有55名战士永远长眠在关角山上,但英勇的铁道兵战士仍然以不惧牺牲的大无畏的精神打通了关角隧道。风火山隧道是世界海拔最高、冻土区最长的高原永久冻土隧道,为了攻克冻土施工难题,中铁西北科学院在海拔4750米的风火山腰建立了世界上唯一的高海拔冻土监测站,几代科研人员在四十多年的时间里不断采集数据,为风火山隧道贯通提供了关键支持,也为青藏铁路顺利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伟大的先辈铁路建设者们,正是在这种“艰难险阻全不怕,壮志未酬誓不休”的勇毅精神下,创造了世界铁路史上的奇迹,在被誉为“生命禁区”的雪域高原筑起了“天路”,更是孕育出了宝贵的青藏铁路精神,而青藏铁路精神的传扬,不断地激励着后来的一代代青藏铁路人,用青春和汗水接力,保障满载人民美好愿景的列车在雪域高原上安全前行,而我有幸成为了其中一员。
初次踏上这片土地,我就被深深的震撼,课本中大漠孤烟的画面就呈现在眼前,天空清澈湛蓝,雪山巍峨神圣。在领略到美丽高原风光的同时,我的身体却也经历了环境的考验。低压和缺氧让初上高原的我胸闷心悸,干燥的气候时常让我鼻血长流,强烈的光线刺痛我的眼睛,在车间“过来人”的热情帮助和指导下,我快速适应了这里的环境。但我这里海拔才仅仅3200米。
其后的半年时间,我的脚步遍布车间管内沿线,让我看到了自然环境的严酷的另一面:黄沙漫天、风雪呼啸以及严寒低温。频繁的恶劣天气给铁路巡检工作带来极大地困扰,冬日里的一次夜间应急出动,即使我已“全副武装”,但手脚和脸部还是冻至刺骨疼痛,而已坚守了数年的同事告诉我,这还不算什么,以往夜间出动,揣在衣服口袋里的水都会完全冰冻!一次春检春整步行巡视线路时,突遇大风,吹得我呼吸困难,让已适应高原气候的我产生了高反,但我们的职工仍然完成了当日8公里的步行巡视。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往日里壮美的戈壁风光,在我眼中也仿佛失去了颜色,逐渐变得荒凉,终日所对的不变雪山,仿佛也变得单调枯燥。刚来半年的我就有了这种感觉,那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在青藏铁路沿线的“天路守护人”更不必说,而支撑着他们坚守下去的原因,大概是戈壁上的声声火车笛鸣。
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上,青藏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郭吉安讲述了青藏铁路人扎根雪域高原,在持续推动高原铁路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感人故事。青藏铁路职工李彪林,曾坚守海拔5072米的唐古拉17年,长期处于极端恶劣的工作环境使他患上了严重的肺气肿,他的妻子多次劝他下山,可李彪林却说:“越是艰苦的地方越得有人守啊!”质朴的语言充分展现着2万多名青藏铁路人牢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心,抒发着来到雪域高原就爱上这片土地、选择这份职业就只顾风雨兼程的壮志情怀。对此郭吉安说,“像李彪林这样的青藏铁路人还有很多,我作为他们中的一分子深感骄傲!”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大柴旦供电车间的坚守,李彪林的坚守,青藏公司全体2万多名铁路人的坚守,正是青藏铁路精神的生动写照。
一种精神会根据时代的需求被赋予新的内涵。新中国成立初期,青藏铁路精神更多体现的是青藏铁路人战天斗地、艰苦奋斗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随着时代发展,青藏铁路精神还体现了科学管理的精神内涵。
党的二十大发出了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进军号令,明确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安排和目标任务。为此青藏公司以“安全强基础、改革激活力、实干创辉煌”为工作主线,聚焦“六个现代化体系”建设,持续推进“五位一体”“六个一流”目标创建。深刻贯彻落实“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为青海、西藏两省高质量发展,贡献铁路力量。
半年的现场工作实践,我深刻领悟体会到了“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这将是我一生宝贵的财富,我会用实际行动去扎实践行,积极发挥帮扶作用,为建设一流高原铁路贡献一份力量。(西宁供电段 王亚男 周贺)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