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吉林 贺宝庆/文
“我们要在科技、想象力、文学等层面创造出能够代表中国,与世界对话的电影。”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电影理论家饶曙光29日在长春表示,在全球化的语境中,除了娱乐化高票房电影之外,更要创作一批展现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力量的水平的电影。
由长影集团、长春理工大学共同主办的第十九届中国长春电影节“论剧求本”电影主题研讨会当天举行。此次讨论主题是“以电影汇聚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力量”。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电影理论家饶曙光,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融媒体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皇甫宜川,《电影艺术》杂志主编、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研究员谭政,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副会长、编剧、监制、制片人汪海林,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副研究员孙佳山,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副院长、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哲学社会学院教授李龙,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副院长史册等嘉宾聚焦探索中国电影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汇聚中国式的文化力量,新时代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内容展开讨论。
长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庄严表示,2020年1月长影集团创建的“论剧求本”研讨活动旨在提升剧本创作能力和竞争力,扩展电影创作的思路和技术,不断整合国内优秀电影创作资源,该研讨活动已经成为中国长春电影节的重要品牌之一。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电影市场累计票房超43.31亿(折合美元6.02亿美元),超北美票房成绩,暂列全球单一市场票房冠军。在电影银幕数量上,早在2016年我国就跃居全球第一。
谭政说,这表明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力量展示上,中国电影的产业化、内容创作上发展都非常有说服力。
新时代中国电影汇聚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文化力量,既要保持民族文化的魂脉,展现中国文化丰富的思想内涵;又要满足全球观众对中国电影的审美期待。
皇甫宜川以电影《流浪地球》举例说,该片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对中国现代化科技成果的呈现,也体现了人与科技的关系,蕴含中国传统文化里边哲学观、文学观。
“这也是当代电影创作的趋势,一方面关注科技的发展、未来的可能性,同时融合优秀传统文化,这样才能跟观众共情。”皇甫宜川说。
“我们逐渐在摆脱传统刻板的印象,像《流浪地球2》《长安三万里》这样的影片就在传递中国理念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类文明的思考。”李龙说,电影创作者讲中国故事的同时,也在追寻对人类文明的思索。
“用电影来汇聚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力量,更重要体现的是文明的理念这样的一种思考”李龙说。
近期上线的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在国内外引起对中国文化IP的热议。
“大家最近都在谈论,对它的称赞其中一条是具有电影级的画质。游戏中的逼真表现,电影工业水平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孙佳山说,梳理近年来中国电影工业发展脉络就会发现,在虚拟拍摄、预拍摄、生物表情特效等领域,中国电影工业已经具备世界顶尖级水平。
而谈及让更多的中国文化IP出海时,汪海林说,,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语境下一定要找到当下的表达。“中国人的故事还是需要中国人自己来讲。用中国立场进行中国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