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水环境联盟主办的“绿动未来 生态智汇”顺德专场交流会,成为了一次聚焦绿色经济、生态智慧的盛会。本次交流会,不仅汇集了行业精英、专家学者,更邀请到了水环境联盟常务副秘书长孙加龙先生,他以其深厚的行业背景和前瞻性的视角,为与会者带来了关于绿色经济转型的深度洞察。
孙加龙简介:博士,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现任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副总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兼任博士生导师。中组部博士服务团成员,曾任中央环保督查专家、财政部和工信部评审专家,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水污染治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林草生态修复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评审专家。曾在广东省市政行业协会、广东省安全协会、广东省水电行业协会、广州市市政工程协会、深圳市建筑业协会、深圳市水利工程行业协会等多个协会任专家。曾受聘于广东省发改委,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科技厅等担任其评审专家。曾任科协委员、水利学会理事、海绵城市建设专家、水资源论证专家、环境影响评价专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专家、广州市科技专家、深圳市重大科技项目评审专家、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产业智库专家。参与了教育部“科创融教”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课题,带领的“水生态修复技术”团队被教育部评为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作为广州市科技专家,参与广州市“揭榜挂帅”项目、“创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多个行业评审工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主编专著两本,在国家核心期刊已发表论文60余篇,发明专利3件,参与起草的团体标准5个。
【记者】:孙总,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这次活动的主题是“绿动未来,生态智汇”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您能详细解释一下主题背后的含义吗?
【孙加龙】:本次主题积极响应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水环境联盟一直以来都致力于推动绿色、低碳和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其背后的含义是,我们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绿色转型意味着从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向低碳、环保、高效的绿色经济体系转变。这不仅涉及工业生产、能源利用、城市建设等多个领域,还要求我们创新技术、调整政策、改变生活方式,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共生。“绿动未来,生态智汇”,深度聚焦于绿色发展的前瞻性和生态智慧的融合,这不仅是对可持续发展路径的呼唤,更是对未来生态社会形态的具象描绘。此主题明确指出,绿色不仅是环境的底色,更是驱动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生态智汇”则强调了智慧与创新在生态建设中的核心地位,意味着我们需要借助最前沿的科技和智慧,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来优化生态治理,实现生态环境的智慧管理与保护。 通过本次交流会,我们旨在构建一个开放、共享的平台,汇聚来自企业、学术界和平台组织的多方力量,共同探讨和分享在水环境治理、生态修复、绿色能源利用等领域的最新技术和创新模式。我们期待,通过智慧的碰撞与经验的交流,能够激发出更多的创新思路和解决方案,不仅推动水环境治理技术的革新,更促进生态智慧在全社会的普及和应用,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贡献力量。 这一主题不仅体现了对绿色发展的深刻理解,也彰显了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承诺,以及对智慧科技在生态领域应用的高度重视。我们相信,通过智慧与绿色的深度融合,能够引领我们走向一个更加绿色、健康、可持续的未来。
【记者】:入盟签约仪式上,有哪些企业将加入联盟?这对联盟意味着什么?
【孙加龙】:中建环能(深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广东鑫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同华禹水(上海)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将加入我们的联盟。这意味着联盟的力量将更加强大,资源更加丰富,能够更好地支持水环境治理项目的实施。新成员的加入对水环境联盟而言,是多维度的利好消息。一是资源与技术的融合,入盟企业各自在环保科技、水处理技术、项目管理等方面拥有独特优势。这些资源的汇聚,将极大丰富联盟的技术库和项目执行能力,为水环境治理项目提供更全面、更高效的解决方案。二是跨界合作与创新加速,不同背景的企业加入,将促进跨界合作,激发创新火花。通过共享经验、技术交流与项目协作,加速创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水环境治理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实践。三是市场影响力与品牌效应,更多企业的加入,不仅增强了联盟的市场影响力,还提升了其在行业内的品牌效应。这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和资源,形成良性循环,为水环境治理事业的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四是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新成员的加入,体现了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和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这将激励更多企业关注环保事业,共同为改善水环境、促进绿色经济做出贡献。五是政策与市场对接,随着联盟规模的扩大,其与政策制定者、市场参与者之间的沟通将更加紧密。这有助于推动促进市场对环保项目的支持,为项目的实施提供更有力的保障。我们期待与新成员一起,共同推动水环境治理事业的发展。
【记者】:请您简要介绍下水环境治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宗旨和目标。
【孙加龙】:我们的联盟宗旨是以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为指导,整合集聚国家、社会和地方科技创新资源,建立产学研融、信息和知识产权等资源共享机制,推动水环境治理产业研究、实验、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和标准化建设,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环境治理产业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产品,建设成为水环境治理产业技术联合创新平台、水环境治理一揽子解决方案整体服务平台和水环境治理高端智库,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环境治理产业核心技术和产品,为生态环境治理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记者】:您认为企业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中应扮演什么角色?
【孙加龙】:企业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需要研发和应用绿色技术,还应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及参与环保项目等方式,推动整个社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绿色创新的引领者:企业应投资研发绿色技术,推动清洁能源、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领域的技术创新,成为绿色科技的先锋。
可持续发展的践行者: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采用环保材料,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能够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绿色文化的倡导者:企业可以将绿色理念融入企业文化,提升员工环保意识,同时通过产品和服务向消费者传递绿色生活方式,引领社会绿色消费趋势。
政策响应的示范者:积极响应政府关于绿色发展的政策和标准,参与制定行业绿色规范,成为行业绿色转型的标杆。
社会责任的承担者:企业应主动承担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参与和支持环保公益项目,如污染治理等,提升企业社会形象。
绿色金融的参与者:利用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金融工具,为绿色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促进绿色经济的快速发展。
通过这些角色,企业不仅能够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还能推动整个社会向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模式转型。
【记者】:近期备受瞩目的第五届绿创赛马上就要开赛了,您认为绿创赛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有什么作用?报名参与绿创赛的企业对企业本身有什么益处?
绿色产业创新创业大赛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发挥着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创新与技术推动:绿创赛鼓励创新,促进绿色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这些技术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对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意识提升与文化传播:大赛通过媒体宣传和公众参与,提升社会对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重视,促进绿色文化的发展,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政策与市场对接:绿创赛为绿色企业与政府、投资者搭建了沟通平台,有助于绿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同时吸引投资,促进绿色产业的市场化和规模化。
人才与资源整合:大赛汇聚了行业内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为绿色创新人才提供展示和交流的舞台,促进人才与资源的有效配置。
对于报名参与绿创赛的企业而言,参与本身就有诸多益处:
品牌与市场曝光:参与大赛能够提升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增加市场曝光度,有利于开拓市场和客户资源。
资金与资源获取:大赛往往伴随着资金支持和资源链接,获胜或表现优秀的企业有机会获得投资,加速项目落地。
技术与模式创新:参与过程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探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网络与合作拓展:通过大赛,企业能与行业内外的合作伙伴建立联系,形成合作网络,共同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政策与指导支持:大赛通常会提供政策解读、行业趋势分析等指导,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绿色转型的政策环境。
所以绿创赛不仅是绿色经济领域的一次盛会,更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力量,对参与企业而言,更是提升自身竞争力、加速绿色转型的宝贵机会。也欢迎更多的优质项目参与到我们的赛事中来。
【记者】:最后,您对联盟未来的发展有何期待?
【孙加龙】:我希望联盟能够持续壮大,吸引更多企业、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加入,形成更加紧密的协作网络。我们期待通过联盟平台,推动更多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解决水环境治理难题提供有效方案,共同守护地球的碧水蓝天。诚邀有志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企业同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水环境治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第一时间获取联盟的前沿资讯与动态。我们热忱欢迎更多优质企业加入,共襄盛举,携手探索水环境治理的无限可能,共同推动行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通过这次专访,我们不仅深入了解了水环境治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愿景与使命,也感受到了孙加龙副秘书长对绿色未来的坚定信念。我们期待水环境联盟在未来能够汇聚更多力量,共同绘制出更加美好的生态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