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技大学郭毅可:以前培养“找工作的人”,未来需要“开公司的人”

“大学不仅是学习的地方,而且是未来的实验室。”9月8日举行的2024全球创业投资大会主论坛上,鼓励学生多使用ChatGPT的香港科技大学首席副校长郭毅可再次话语犀利。他说,如果是以培养“开公司的人”而非“找工作的人”为目标,那么大学的机构设置、课堂安排、教学体系都需要变革。

他还透露,在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香港科技大学上海产教融合中心将落户徐汇滨江,沪港两地将在科技创新策源、产学研合作、人才协同发展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围绕大学的创新已成全球趋势

创新是事关国家竞争力的“必答题”。郭毅可表示,从历史上看,创新可以围绕一个人,比如爱迪生一生发明了1093件专利;可以围绕一项关键技术,比如仙童公司的半导体部门派生出1000多家公司,包括如今名声大噪的英伟达;也可以围绕一所大学,比如创造了互联网奇迹的斯坦福大学,迄今已经孵化了2700多家企业。

当下,大学在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愈加凸显。在研究斯坦福大学时郭毅可发现,在2700多家斯坦福孵化企业中,由斯坦福教授创立的公司只有243家,260位教授创办了这些公司,剩下的则由3000多位斯坦福学生担任创始人。由此他认为,大学在创新体系中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培养学生创业,而不是教授自己创业。

如今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挑战是如何培养胜任未来发展的学生,以前大学以培养“找工作的人”为目标,未来或许有一部分大学需要以培养“开公司的人”为目标,两者的培养方式完全不同。为此,香港科技大学在课程设置、知识传播、机构设置等方面做了非常“超前”的探索。

郭毅可透露,截至2023年,香港科技大学在校师生共创办了1747家企业,其中走出了10家“独角兽”公司,“独角兽”孵化成功率仅次于清华大学,其中知名度最高的是无人机赛道的头部企业“大疆”。30年来,香港科技大学金牌教授李泽湘的实验室中一共走出过50多家公司,他培养的学生一半以上都投身于创业,这些公司创造的社会价值超过2000亿港元。

大学教育如何适应未来发展

如何培养“开公司的人”?郭毅可介绍了香港科技大学在广州南沙校区的探索。

首先要回答的是“学校教什么”。郭毅可认为,创业者需要掌握三方面知识——技术、市场和文化,为此他们设计了基础与专业课程教育、设计与市场技能以及人文与艺术熏陶三类课程。在他看来,创业者光了解技术远远不够。“以AI为例,我们并不把它看成计算学科的一个分支,而是未来社会的一个基本功能。”因此,想要做出适应市场的AI产品,就需要创始人在技术之外懂得艺术、人文、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

其次,学校打破传统学科壁垒,将传统“垂直式”的院系结构改为“矩阵型”的四大枢纽,分别为技术赋能的功能枢纽,关注AI、大数据的信息枢纽,关注复杂系统的系统枢纽,以及关注金融科技和创新创业的社会枢纽。每个枢纽均包含以新兴领域为研究方向的多个学域。例如,信息枢纽中包含AI、计算媒体与艺术、数据科学与分析和物联网四个学域。学域之间没有严格的学科边界,也不局限于某一特定枢纽,将随现实发展迭代更新。

再次,学校鼓励以问题为导向的自主学习。郭毅可介绍,香港科技大学的硕士学分不是“学”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学生必须确定自己要做的项目,比如开一家什么样的公司,然后根据项目去选择需要学习的课程。“所谓学习不单单是为了‘学会’,而是将技能运用到更新颖、更独具匠心的创造中,这才是适应未来的学习路径。”郭毅可说。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