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百舸争流的新征程,齐鲁大地傲立潮头,擘画出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的新蓝图。山东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画卷中,多种颜色交织,交相辉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面纵深推进,蓝色经济高歌猛进,绿色低碳蔚然成势,红色基因薪火相传。黄绿蓝红四种颜色,浑然雄厚,映照山东“走在前,挑大梁”的积极作为和广阔未来。
即日起,凤凰网山东推出“四种颜色看山东未来”系列报道,深度聚焦山东新时代新发展,新担当新作为,敬请关注。
(青岛海滨景色。图片来源:新华社发 刘栋 摄)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如何经略海洋、向海图强考验着海洋大省山东“挑大梁”的智慧。
处在黄渤海之畔,山东有近一半的城市位于沿海,拥有3500多公里的海岸线、近16万平方公里蓝色国土,海域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海洋科技和产业的有利条件。
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青岛考察时指出:“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科研是推动我们强国战略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一定要抓好。”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山东始终把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以强烈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经略海洋、向海图强,致力于实现人海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在山东这片广袤的海洋上,一幅气势磅礴、充满希望的千里海景图正徐徐展开。
数据更有说服力——2023年山东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7万亿元,居全国第二位,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8.5%,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7.2%,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7620.4亿元,连续四年居全国首位。
其中,海洋渔业、海洋矿业、海洋电力业、海洋水产品加工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6个产业增加值均居全国第一。
2024年上半年,山东海洋生产总值达到8344亿元,同比增长6.1%,高于同期GDP增长0.3个百分点,显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耕海1号”海洋牧场综合体平台 图片来源:水母网)
海洋科研“策源地”
山东发展最大优势在海洋,最大潜力也在海洋。近年来,众多的数据表明山东海洋经济呈现“高歌猛进”的发展态势,这背后离不开抓好海洋科研带来的源头活水。
犹如一条“宝石项链” 镶嵌在山东海域中——从烟台莱山区渔人码头向海眺望,一座矗立于海面的大型钢结构建筑“耕海一号”映入眼帘。
“耕海1号”具有一定的首创性,是我国首座综合性、示范性、集成性的智能化大型现代生态海洋牧场综合体平台,其将渔业养殖、海上旅游、科技研发等功能结合,对提升渔业养殖效率,实现海洋渔业转型升级,打造“蓝色粮仓”意义深远。
凭借其在科研、技术等方面优势,今年9月,山东海洋“‘耕海1号’智能化海洋牧场综合体建设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荣获2024年度山东省海洋科技创新奖一等奖。
近年来,山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坚持陆海统筹,奋力向海图强,推动“政产学研”等要素汇聚海洋,海洋科技创新的“策源地”渐行渐近,海洋这抹“蓝色生产力”正成为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底色。
关于这一点,典型成果便是直接说明——例如,自主创新研发的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LY102)已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抗肿瘤新药海藻倍他葡聚糖(BG136)已完成临床一期试验,有望成为新一种海洋创新药物。
(深蓝一号,世界最大、中国首个深远海全潜式智能网箱 图片来源:青岛海洋发展网)
“十三五”以来,山东共有十余个海洋领域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技奖,约占全国获奖总数四成;海洋深水钻探、海洋生物育种、深海养殖装备等领域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居全国领先地位。
特别是山东以产业为依托,搭起科研成果转化桥梁,破解产学研脱节、成果转化夹生等“两张皮”问题,这在推动船舶与海工装备等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尤其明显,前文提及的“耕海一号”正是涌现的代表。
经略海洋,装备先行。目前,山东已形成青岛、烟台、威海等产业聚集区,大型散货船、豪华客滚船建造优势持续巩固,海洋油气开发装备、深远海渔业养殖装备、海洋新能源装备、海上航天发射装备制造走在了全国前列。
“深海一号”“海葵一号”“蓝鲸1号”“深蓝2号”“东方航天港号”……一款款“大国重器”述说着山东借助海洋科研,推动海洋经济走得更远、更宽广。
山东还致力于搭建海洋科研平台,集聚科研人才为技术突破储能蓄力。
如今,海洋领域唯一国家实验室崂山实验室入轨运行,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威海)、国家深海基地等50个“国字号”海洋科研平台集聚山东,海洋领域全职驻鲁院士超20人,占全国海洋领域院士总人数的1/3。
(日照港 图片来源:日照港官网)
打造“一流港口群”
海洋广阔包容、联通世界,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扩大对外开放中具有重要作用,开放合作是经略海洋的底色。
对于沿海地区而言,自带开放属性的港口是基础性、枢纽性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山东“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东时指出,要发挥海洋资源丰富的得天独厚优势,经略海洋、向海图强,打造世界级海洋港口群,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
牢记嘱托,山东早从2018年就开始尝试整合沿海港口资源,对标全球知名大港,着眼一流,破解因多个港口带来的资源分散、同质发展、竞争力严重不强等问题,打造一流港口群。
效果如何?5年多来,山东港口货物吞吐量连跨5个亿吨台阶,货物吞吐量2023年达到19.7亿吨,居全国首位,努力实现从“一群港”到“港口群”的蝶变,铺就山东强省的“海洋路”。
(青岛港 图片来源:闪电新闻)
目前,山东全省生产性泊位达661个,其中20万吨级及以上大型泊位29个;累计开通集装箱航线354条,航线数量和密度居北方港口首位;布局内陆港50个、开通海铁联运班列100条,海铁联运箱量全国第一。
经过多年努力,山东将体量、盈利能力、管理水平不一的多个港口、港区进行整合升级,形成了“以青岛港为龙头,日照港、烟台港为两翼,渤海湾港为延展,各板块集团为支撑,众多内陆港为依托”的一体化协同发展格局。
如今,再提山东港口,专业化、世界级是常说常新的故事,部分领域已由“追赶”实现“赶超”再到“领跑”,引领着世界港口高质量的风向。
例如日照港就发展成为国家支持建设的大宗干散货智慧绿色示范港口,还建成全球首个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单机效率提升50%,每年可削减碳排放9000多吨。
港口作为连接中外的枢纽,是对外开放的一个示范“窗口”。
山东,从开埠通商到自力更生,从对外开放到连接“一带一路”,正不断深化改革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向海图强的“窗口”越来越多,开放的大门也越开越大。
这几年,山东连续举办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等国际交流活动,全国唯一的联合国“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落户青岛,“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同步启用。
即将在10月24日至25日举办的“2024海洋合作发展论坛”,将会为山东提速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汇众智,助力可持续发展。
(日照阳光海岸绿道 图片来源:直播日照)
“人海和谐”促文明
全长约28公里的日照阳光海岸绿道从2020年被贯通以来,逐渐成为周边市民和游客健身休闲的好去处。
然而,在之前这里还是另外一幅景象——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和丧失生态功能的养殖池令人望而却步。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日照市遵循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修复整治海岸线的同时,建设阳光海岸绿道、发展文旅产业,让这条绿道展现秀丽风景的同时,也串起人们的幸福生活。
类似的场景在山东多地发生。例如,青岛西海岸自2016年全面系统启动实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如今建成78公里海岸线的慢行系统和沿海视觉通廊,“世界级最美海湾”芳容初现。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早在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就提到:要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海洋开发总布局之中,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并举。
作为海岸线长约占全国六分之一的省份,山东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守土有责”,也身负重托。
把殷殷嘱托转化为思想和行动自觉,数据道出了山东所做出的种种努力。
“十四五”以来,山东争取中央资金27亿元、地方投入14.8亿元,开展海洋生态治理,开展海洋生态治理整治修复岸线42.9公里,滨海湿地11000公顷,动态整治入海排污口2万余个,推动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修复增加15%以上,高营养层级生物资源量增加30%以上。
(荣成市探索建设“资源修复+生态养殖+高质高效”的海洋生态牧场综合体 图片来源:闪电新闻)
受此助力,2023年山东全省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达到95.6%,历史性进入全国前三位;4个海湾入选全国美丽海湾,数量全国第一。
海洋生态环境好了,与海洋相关的各个产业也因此受益——例如,烟台的海上观光路线叫响“海岸生活”品牌。
影响更为深远的是,改善海洋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山东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已在发展海洋蓝碳等领域“走在前”,提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展现大省“挑大梁”担当。
例如,占据全省1/3海岸线的威海,近年来,大力发展以海带、牡蛎为重点的贝藻类养殖,持续增强海洋渔业碳汇能力,成为我国重要的渔业碳汇库,2023年,全市贝藻类养殖产量约209万吨,相当于储碳15.27万吨。
此外,威海借助海洋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蓝碳经济,创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洋碳汇研究平台和交流中心,开展海洋碳汇交易试点,开展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提升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全方位发挥海洋生态系统的资源价值、经济价值及社会价值。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海洋“考卷”,时答时新。过往的经验已经表明山东正把海洋这个潜力转化为发展动力,但就海洋强省这个目标来看,更多的努力在后头。
时下,如何结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做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即将召开的山东省建设海洋强省工作会议备受期待。
(凤凰网山东 刘培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