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百舸争流的新征程,齐鲁大地傲立潮头,擘画出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的新蓝图。山东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画卷中,多种颜色交织,交相辉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面纵深推进,蓝色经济高歌猛进,绿色低碳蔚然成势,红色基因薪火相传。黄绿蓝红四种颜色,浑然雄厚,映照山东“走在前,挑大梁”的积极作为和广阔未来。
即日起,凤凰网山东推出“四种颜色看山东未来”系列报道,深度聚焦山东新时代新发展,新担当新作为,敬请关注。
(济南起步区空中俯瞰 图源:济南报业全媒体)
2008年11月,原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联合国气候大会中首次提出了“绿色新政”概念。
彼时,金融危机全球肆虐,各国纷纷寻求更加健康的发展方式。以这次金融危机为契机,制造大国中国加快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加速迈向绿色可持续发展。
在素有“中国经济缩影”之称的山东,掀起了一场调结构、转方式的热潮。特别是十年后,《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批复,标志着山东成为国内首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综合试验区。
进入新时代,政策不断加码。2022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赋予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大使命。
两场变革之下,“粗黑重”一去不返,“山东绿”蔚然成势,绿色俨然成为新时代山东高质量发展的最鲜明底色。
一路走来,成绩瞩目。正如10月24日公布的山东经济三季报,GDP同比增长5.6%的同时,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更足了,山东以“含绿量”提升了发展的“含金量”。
对山东而言,绿色已不止于一种颜色,它是环境生态的改善,是产业结构的升级,是发展活力的迸发,更是工业大省突破进阶的标志。在“绿动力”充沛的当下,山东信心满满,不断朝着“走在前、挑大梁”的目标奋勇迈进。
(德州市长河公园 图源:德州日报)
逐绿而行的“山东行动”
把时间推至2000年前后。此时,外界谈论山东时,给出的结论往往是,发展优势鲜明,但劣势同样突出。
从产业结构来看,山东传统产业和重化工业占比过高,“两个70%”便是对这一现象最直观的量化,即传统产业占工业比重约70%,重化工业占传统产业比重约70%。
这种产业结构带来的结果便是,能耗大、污染重。正因为如此,山东带上了“粗黑重”的标签。
寻求绿色、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迫在眉睫。2013年,山东就紧跟时代地提出,转方式,调结构,增创发展新优势。面对能耗、污染过重的现实,山东决心通过加速转型,走出一条发展新路。
2018年,“新旧动能转换”大变革将山东转型推向纵深。当年,《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获批,明确到2022年,山东基本形成新动能主导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在这一方案指引下,山东围绕化解过剩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培育壮大新技术新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等做出积极努力。
为实现上述目标,山东大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医疗健康、高端化工、现代高效农业、文化创意、精品旅游、现代金融服务等“十强”产业,助力新旧动能转换。
(枣庄市山亭区凫城镇光伏发电基地 图源:新华社)
山东寄希望于,通过动能转换,破局“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发展现实。
细细梳理不难发现,山东“逐绿”开端早、节奏强、力度大,一步步迈向深入。从一开始的调结构到之后的新旧动能转换,山东产业升级用心良苦。
2022年,山东逐绿又迎来新机遇。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支持山东在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基础上,加快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这是党中央提出“双碳”战略以来,全国第一个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战略布局,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以国发文件赋予山东的重大战略使命,为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开辟了广阔空间。
为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山东不遗余力。山东省委书记林武、省长周乃翔奔赴16市深入调研绿色低碳发展,并多次在重要会议及公开场合强调,要加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山东拿出了实实在在的行动。为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山东紧扣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积极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超前布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
(烟台城市风光)
令人尊敬的“山东成绩”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不用刻意揣摩,就能体会到传统产业结构偏重的山东转型的艰辛,用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来形容山东的转型,并不为过。
从这种角度而言,山东的自我转型、深度转型更加令人尊重。而在不懈努力下,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成绩也不断让人眼前一亮。
10月24日,山东公布经济三季报。今年前三季度,山东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6%、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
不仅增速占据优势,山东多个数据体现出浓浓的“绿意低碳”亮点。
山东新兴产业发展向好。前三季度,高新技术制造业投资占制造业投资的比重为56.9%,同比提升1.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5%,高于全部规上工业2.3个百分点。虚拟现实设备、服务器、集成电路等智能化产品产量实现20%以上增长。
(位于威海乳山市海域的山东半岛南海上风电项目 图源:大众日报)
此外,绿色低碳扎实推进。前三季度,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长20.3%,其中,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量增长30.9%、18.6%。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前三季度,“四新”经济投资增长8.4%,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到58.4%,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
这些数据说明,山东的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绿色低碳转型步伐稳健,发展质效在稳步提升。产业“含绿量”正提升发展“含金量”。
山东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大力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公开数据显示,山东万元GDP能耗近三年累计下降15.8%,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突破1亿千瓦时。
就在今年6月30日,山东新能源装机规模历史性突破1亿千瓦大关。
这一组数据,不仅展示了山东在新能源赛道的瞩目成绩,同时也向外界亮出了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更是山东践行“定好位,挑大梁”的又一生动实践。
凭借1亿千瓦的突破,山东成为全国东部沿海地区首个新能源装机过亿的省份,再次交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亮丽答卷。
此前,山东一直被外界冠以“煤电大省”的称谓。如今,山东已经形成了“风、光、火、核、储、氢”等多能互补的能源格局。这种强烈对比,正是山东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真实写照。
成绩远不止如此。山东还成功创建了全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示范区,国家级平台数量居全国第一;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指数117.1,居全国第二;产业数字化指数80.3,居全国首位。
山东新型工业化成绩瞩目,尤其是“数智化”为工业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从智能立体仓库到大模型应用推广,从深耕秸秆再利用到智能焊接云系统……如今数字化、智能化遍布在山东省工业发展的各个角落,为工业发展安装上了一个“最强大脑”,真正实现了绿色发展。
(日照城市风光 图源:日照日报)
坚定看好的“山东未来”
山东的转型、发展和突破,给了外界更多信心,也让外界对山东未来承担更大使命抱有更强期待。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山东要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定好位、挑大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继续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
今年6月召开的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则向全省发出了“走在前、挑大梁”的强大动员令。
何为“走在前”,即先锋、标兵、典范,山东要做的是为全国其他省份蹚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从前人从未开创的事业中寻找突破口,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注入动力。
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成绩恰恰展现了山东的时代担当,也充分印证了山东有“走在前、挑大梁”的信心、干劲和实力。
尤为关注的是,山东对绿色的追逐,并没有停步,相反以更大力度、更强决心奋力推进。
据悉,今年,山东将实施新质生产力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强化科技创新,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领域实施100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强化产业升级,抢抓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重大机遇,加快构建6个传统产业、9个优势产业、9个新兴产业、7个未来产业组成的现代化工业体系。
对于绿色低碳发展,山东信心满满。山东省委书记林武表示,将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使命担当,坚持因地制宜、强化创新引领、做强产业支撑,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一直向务实、改革、创新著称的山东,一定将交出更加靓丽的发展答卷。
(凤凰网山东 张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