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回家”项目发起人余浩:和时间赛跑,让阵亡将士遗骸归葬,体现人性关怀的守望相助

带“他们”回家,不仅是牺牲者的心愿,也是唤醒我们活着的人,该如何面对个体生命的尊严和价值

行动让美好发生,11月26日,凤凰网行动者联盟2024公益盛典在京举办。来自公益界、媒体界、创意界、学术界、文艺界、企业界的代表共襄盛举,见证多个年度公益荣誉的揭晓。湖南省龙越和平公益发展中心秘书长余浩获评“特别贡献奖”。

余浩在接受凤凰网公益采访时,介绍了2015年全职投入“英魂回家”项目并成为公益发起人的背景。“中国做公益的人很多,但从事战争遗骸收殓的人不多。让每一个走上战场的士兵回家,是所有母亲的愿望。让阵亡将士遗骸归葬,是跨越历史迷雾,体现人性关怀的守望相助。”

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他和团队也遇到了很多难点。比如资金压力、大众不理解,还有时间的压力。“我们不仅仅要赶在那些亲历者离开人世前找到并核实这些地方,还要和自然环境对抗,被埋葬了几十年的遗骸,保存得也会越来越差,提取样本的几率也越来越低”。

从汶川地震的受助者,到帮阵亡将士遗骸归葬,余浩希望能做到“传承”,“通过项目的活动及其他方式转换,让年轻一代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的抗战历史,传承抗战文化,发扬抗战精神,帮助更多抗战英魂回家”。

行动者联盟2024公益盛典评选由凤凰网主办,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中国航天基金会、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爱德基金会、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提供联合支持,深圳国际公益学院、长江商学院、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北京大学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红十字国际学院提供学术支持。

以下为采访实录:

凤凰网:从汶川地震的幸存者到雅安地震的志愿者,再到全职公益人,这一路走来您有哪些深刻的转变和成长?您如何看待这些经历对您现在工作的影响?

余浩:对于我而言,有三个转折点。第一是汶川地震,2008年不仅有汶川地震,还有北京奥运会,因此那一年度“志愿者”三个字印刻在大多数人心中,我也是在那个时候接触并了解什么是志愿者,了解他的角色、定位、分工,同时以灾害中心的受助人角色参与其中,算是一直“自救”,当然在那个时候,只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宜,简单的活动,更多的是执行,不用思考太多。

第二便是雅安地震,我是两次特大地震的经历者。伴随年龄的成长,以及经过汶川地震的洗礼,我对于雅安地震的灾害有了不同于其他人的认知,由于是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席,我决定带一批同学在第一时间奔赴受灾第一线。因为经历,所以知道这几天是最需要人的时候。这次的志愿者行为不再是简单的领取分发物资,从第一天奔赴一线了解受灾情况,我就想到网络传播,给即将进来救灾或者关心灾区的人有一个了解的渠道。回到县城,找到四川省志愿者协会,在总部报道,根据每天的需求参与志愿者行为,整合资源永远比单干要更为有效,毕竟个人能力有限。

最后从志愿者到公益实习生的身份变化,彻底改变我的人生规划。我怀揣感恩的心,在家人的支持下,大学毕业至今从事全职公益工作。

几次的经历对我来说,收获特别大,首先是有了更多机会和平台了解真实的公益环境,第二是现在作为全职公益人或者机构负责人,能够更加妥善地处理合作志愿者团队的事宜,毕竟曾经也是志愿者出身,更加明确一线志愿者的需求,更好地整合资源,让所在机构的项目转化最大化。

凤凰网:是什么激励您在2015年全职投入“英魂回家”项目,成为公益发起人?您希望通过这个项目传达什么样的信息或价值?

余浩:和抗战有关的公益项目对于整个生态公益圈来说是一个很小众的群体,目前在从事和这个有关的项目和机构屈指可数。对我个人而言,对抗战历史的认知也仅仅局限于当年课本上的描述。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让我了解到远征军这个群体。我以前经历地震,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的也是解放军,因此和军人有着不解之缘。

从最开始的领路人让我参与到2015年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遗骸寻找与归葬项目开始,慢慢喜欢上这个项目,并坚持到现在(第九个年头)。

其实这个项目还是很有挑战性。中国做公益的人很多,但从事战争遗骸收殓的人不多。从他们的角度去看战争,去体会个体生命的多样性。

让每一个走上战场的士兵回家,是所有母亲的愿望。无论活着还是死去,回家是每一个士兵永远的乡愁。带他们回家,不仅是牺牲者的心愿,也是唤醒我们活着的人,该如何面对个体生命的尊严和价值。

阵亡将士遗骸归葬,是跨越历史迷雾,体现人性关怀的守望相助。

凤凰网:在执行“英魂回家”和“寻找战争失踪者”项目过程中,您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如何克服?

余浩:遇到的挑战也就是困难有几个方面:

政府参与力度问题。目前国家成立退役军人事务部,但是业务范围是与烈士相关,我们这个项目是1931年-1945年,整个抗战期间的受助对象,由于历史的原因,很多缺少太多档案资料,没有办法申请到烈士,因此不在该部门的业务领域,这造成了我们项目执行过程中的被动。很多项目在调研结束后,准备立项执行时,无法找到相对应的政府部门进行汇报。目前是根据每个省份的情况来确定,按照当地政府部门职能划分以及相关政策对接报备,合作分工执行项目。

第二块是项目资金压力,这几年互联网筹款竞争力越来越大,对于我们这个小众的项目,很难关联到太多相关人,更多人看到我们的品牌传播后会有个第一印象,这个是国家该做的事情、政府该做的事情,为何一家民间机构在执行,是不是骗子?

实体纪念设施项目相对比较庞大,一个是项目周期相对较长,还有资金体量较大,单靠互联网小额度筹款很难达到预期。

最后也是挑战最大的问题,抗战胜利即将80周年,当年走上战场的老兵已不足1500人,各个地方的亲历者急剧下滑,随着时间推移,我们很难再获取到准确的安葬地、抗战遗址疑似地,那些在荒山野岭、农田、垃圾堆等地被早早掩埋的抗战阵亡将士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

这是一个和时间赛跑的公益项目,我们不仅仅要赶在那些亲历者离开人世前找到并核实这些地方,我们还要和自然环境对抗,被埋葬了几十年的遗骸,保存得也会越来越差,提取样本的几率也越来越低。

要知道,我们收殓的这些阵亡将士都是没有任何信息的,只能通过DNA鉴定才能够帮助他们找到亲人,这是最后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回家的希望。

凤凰网:未来对这个项目你有哪些规划和期待?

余浩:扩大项目影响力,让更多人知道,参与到项目中,努力推动政府相关部门参与,最终推动国家行为。

通过科技的发展,不断创新项目,通过多途径多渠道的方式,让项目落地,让技术更加成熟,让还在努力寻找战争中失散亲人的人们有一个寄托的渠道和平台。

于项目而言,传承是核心,通过项目的活动及其他方式转换,让年轻一代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的抗战历史,传承抗战文化,发扬抗战精神,帮助更多抗战英魂回家。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