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波:“授渔”式公益救援,让更多人学会自救互救

比个人参与公益救援更重要的,是让更多人了解如何有效参与救援。

行动,让美好发生。11月26日,凤凰网行动者联盟2024公益盛典在京举办。来自公益界、媒体界、创意界、学术界、文艺界、企业界的代表共襄盛举,见证多个年度公益荣誉的揭晓。当晚,成都授渔公益基金会理事长王海波获评“年度十大公益人物”。

王海波在后台接受凤凰网公益专访时表示,公益不仅要授人予鱼,更要授人以渔,“从最初个人参与救灾,到成立成都授渔公益发展中心,专门研究如何有序地进行救援工作。我们希望不仅以组织推动自己的行动,更要在公益救援的过程中培养和教育更多的人,让他们了解如何有效参与救援,民众掌握自救互救的知识和技能非常重要。”

行动者联盟2024公益盛典评选由凤凰网主办,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爱德基金会、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提供联合支持,深圳国际公益学院、长江商学院、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北京大学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红十字国际学院提供学术支持。

王海波:“授渔”式公益救援,让更多人学会自救互救

【以下是采访实录】

凤凰网:你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从外资企业辞职全身心投入公益事业,这一决定对你的人生轨迹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你能分享一下当时做出这一选择的心路历程吗?

王海波: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时,我还在企业工作。地震的惨状通过电视画面铺天盖地地传来,我边看边流泪。公司派遣我前往灾区,参与对汶川地震的援助工作,主要是捐赠并安装净水设备。抵达灾区后,现场的惨烈程度远超想象,我们迅速投入到紧张的净水服务工作中。在汶川地震救援期间,我们总共投入了约100套净水设备,每套设备能够解决两三千人的饮水问题。我与志愿者们一起,在各个救援点进行设备的安装和维护。

经过大约三个月的紧张救援工作,我的内心深受触动。成千上万的志愿者纷纷来到灾区,参与救援工作。救灾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我看到那些受灾群众绝望、无助,同时又渴望得到帮助的眼神,我意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价值。此前,我从未亲身经历过如此大规模的灾害现场,我认识到未来可能还会发生类似的灾害,需要有人去承担这项工作。虽然当时我并未完全想清楚具体该如何去做,但在一股冲动的驱使下,我决定辞去公司职务,全身心投入到公益事业中。

凤凰网:公益相比慈善的区别是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你们的机构就叫授渔。你现在是怎么理解“授渔”这两个字,以及结合公益实践,你怎么看待如何在公益当中真正的授人以渔?

王海波:选择“授渔”作为组织名称的原因与汶川地震救援现场的经历相关。当时,尽管许多国人,包括志愿者,积极参与救援,但由于缺乏系统的组织和策划,现场显得相当混乱。因此,我决定不仅仅个人参与公益,而是要成立一个组织,专门研究如何有序地进行救援工作。这个组织的目标不仅是推动我们自己的行动,更是要培养更多的人,让他们了解如何有效参与救援。

在后来的玉树地震以及其他四川地震救援中,我们不仅积极参与,还致力于培养其他志愿者,帮助他们从个体成长为有组织的团队,共同开展救援工作。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和目标,我们将组织命名为“授渔”,希望通过这个过程培养和教育更多的人,使他们掌握参与救援的正确方法。

凤凰网:你在公益领域有着16年的丰富经验,长期致力于应急志愿服务工作。近两年一直有声音说公众对应急灾害救援的关注少了,怎么看这个问题?怎么评价中国的应急灾害救援社会组织现状?

王海波:去年,我们经历了多起重大灾害,包括积石山地震和涿州水灾。以某基金会的数据为例,涿州水灾期间筹款约1.4亿,而积石山地震筹款也接近1.4亿,显示出公众对这些灾害的高度关注。然而,今年两广和湖南的水灾似乎没有得到同样程度的关注。这可能与灾害的性质有关。两广和湖南的局部水灾来得快去得也快,与中国常见的局部水患相似,因此可能没有引起同样规模的关注。我们需要客观地看待这种关注度的变化,认识到不同灾害的特点和社会反应的差异。

另一方面,近年来,本地社会力量和政府在应对水灾方面表现出了显著的成熟度,特别是在河南水灾之后。我作为社会力量协调者之一,与应急部门紧密合作,发现例如湖南等地在水灾前就已经迅速转移了大量居民,并在洪峰到来前部署了消防和社会救援队伍,共计34支,以进行紧急转移。这种有效的本地应急响应减少了对外地救援队伍的依赖,也降低了灾害初期的混乱和需求。公众对这种有序的部署给予了关注,这可能是他们对近期水灾关注度较低的原因之一。我认为,这种积极的、理性的灾害应对方式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如何进一步提升常态化灾害的救援效率,减少外地救援队伍的长途奔波,更多依靠本地力量解决问题,应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

凤凰网:最后,想让你对公众做一些简单的倡导,大家面对这些水灾,怎么能够最好最及时以及最准确地给予到真正需要的帮助?

王海波:近年来,我们在灾害应对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在积石山地震中,这一点尤为明显。地震发生在半夜,许多救援力量在凌晨到达现场时,发现地方政府,尤其是乡镇村政府,已经完成了初步救援。这是因为倒塌的主要是民房,当地居民迅速组织了自救互救,很多人在救援队伍到达前就已经被救出。

这一现象强调了“最后一公里”救援的重要性,即受灾民众的自救互救能力。以汶川地震为例,8000多名幸存者中,85%至90%是由民众自己救出的,而非完全依赖于后来到达的专业救援队伍,这说明了民众掌握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

因此,我们也在应急领域大力推广最后一公里的概念。我们鼓励民众学习基本的自救互救知识,掌握避险措施,并在多个村庄推广CPR院前急救以及应急应急知识和技能。这些措施是第一时间挽救生命的关键,对于提高灾害应对能力至关重要。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