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市场“内卷”逐渐疯狂,价格战带来的弊端愈发明显,虽然2024年还没有过去,已经有不少车企对未来汽车行业的竞争表达出了担忧。
近日,长安汽车副总裁、深蓝汽车CEO邓承浩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直言:“价格战和补贴政策会有一定的透支作用,所以明年的市场我判断价格战不会停止,很可能会更加激烈。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企业如果失掉了基本健康度会很危险。汽车企业要15%的毛利才能够基本活下去,如果一家车企毛利低于这个水平就意味着卖一台亏一台,它很可能就活不下去。”
邓承浩的担忧不无道理。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汽车行业累计实现营收73593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实现轻微增长3个百分点;然而,利润方面则略显承压,同比下滑1.2%至3360亿元。
光鲜的营收背后,是盈利的挑战。而这一切都与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这一竞争背景下永无止境的“价格战”有关。今年1~9月,全国乘用车降价规模已达195款,超过2023年全年的150款,以及2022年的95款。
降价之后,利润自然会受到压缩。2017~2022年,国内汽车行业单车利润维持在2万元以上,2023年下滑至1.7万元。今年前9个月,国内汽车行业单车利润已降至1.6万元,其中9月仅为1.1万元。
从2024年上半年的中国品牌单车利润排行榜上看,即便是中国品牌当中单车利润最高的长城汽车,其单车利润也仅为1.28万元。
还有一部分中国品牌销量不错,但单车利润却依然处于低位。比如榜单上排名第三的理想汽车,单车利润也仅有9000元。
这与很多合资品牌确实没办法比。就拿特斯拉来说,其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特斯拉整体毛利率高达19.8%;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51.82亿美元,同比增长8%;净利润约为21.67亿美元,同比增长17%。两相对比,差距可见一斑。
单车利润的巨大压力,也早已传递到了很多主流的自主品牌身上,余承东曾经就说过在“亏本卖车”。
问界新M7 Pro售价24.98万元起,余承东表示卖一辆最低配会亏3万元;智界 R7 的起售价为 25.98 万元,余承东也说过卖一辆车大概亏 3 万左右的话。
新入局的小米汽车,也无法避免亏损卖车的现状,据说,小米汽车第二季度亏损18亿,算下来卖一辆小米su7得亏6万多。而对于极星汽车而言,今年一季度每卖一辆车则会亏掉27万元。
种种现状表明,邓承浩所言不虚,卖一台亏一台,车厂未来的压力肉眼可见。
当然,“价格战”并非全无好处,在不过度比拼价格的情况下,它是有一定的调控作用的。正如邓承浩所说:价格战的背后也是良币去驱逐劣币的一个过程。未来的几年一些品牌会被淘汰掉,淘汰了之后,才有机会让价值回归,才会回到相对合理的市场秩序里面。只不过,价格竞争在新品牌大量出局之前不会终结。
客观来说,这种状态是矛盾的。激烈的价格战导致利润越来越低,企业盈利达不到平均水平,企业健康度倍受影响。同时,价格战又是一场持久战,短时期不会结束,给车企的生存带来了很大的威胁。面对现状,或许寻求更好的解决办法,平衡质量和成本,才是更为重要的事情。
邓承浩也认为,如果明年上半年市场走弱,刚刚完成产能扩张的企业和掌握定价权的大企业就会打价格战,一通“七伤拳”打下来,就会让市场更加艰难,所以要早做打算和早做准备。
基于这个背景,深蓝把全公司组织架构重新做了一遍,让更多能力线的团队到产品团队里去,实现产品专职化,甚至还拆掉了公司的一个层级,基本上员工三步到顶,更加协同、更加扁平,整个组织会更敏捷。
事实上,面对即将到来的2025中国汽车市场,每一家车厂都会面临着泰山压顶级的利润压力,如何在成本、定价、产品与利润之间寻求平衡,都将是每一个品牌走向成熟的“必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