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让台湾年轻人快放弃对抗大陆了?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TikTok在美国屡遭围猎打压,不断被“罗织罪名”,而在台湾岛内,一些人也在炒作这款短视频应用程序存在的所谓“风险”,西方媒体更是跟着配合大肆渲染。

自赖清德上台以来,民进党当局不图改善两岸关系,反而择恶固执、大放厥词,不断拉高两岸之间“敌意螺旋”。1月17日,英国《金融时报》的一篇采访报道声称,TikTok在台湾岛内备受争议,有人担心这款软件正在宣传所谓“亲大陆”的内容,“使岛内民众对大陆的敌意软化”。

报道还特别提到喜爱使用TikTok的年轻人群体,比如在向来偏绿的嘉义市,有学校甚至在作文题中不恰当地提及俄乌冲突,并以此引申,意图挑拨两岸关系。然而,几乎所有学生在考卷上都回答认为,台湾必须尽一切努力避免因激怒大陆而遭到攻击。

“TikTok是否在推动台湾年轻人更靠近大陆?”就连年轻学生都明白不能用“对抗”处理两岸关系,可岛内一些极具意识形态的“教育工作者”却对此大感失望,甚至担忧起来,并将TikTok在台湾年轻人中间的流行归为是所谓“大陆方面的蓄意策略”。

许多台湾人手机中下载的TikTok 《南华早报》

许多台湾人手机中下载的TikTok 《南华早报》

这篇从台北发回的采访报道,首先提到了在台湾南部嘉义市一所女中所发生的事情。在去年春天的一道作文考试题中,老师要求学生回答,台湾在面对大陆时应当如何“生存”——不惜一切代价防止战争发生,还是通过实力来威慑?这道有关两岸关系的试题中,竟还错误地提到了俄乌冲突。

然而,当拿到学生们的考卷后,老师们“惊呆了”。几乎所有学生都认为,台湾必须尽一切努力避免因激怒大陆而遭到攻击。“几乎无一例外,他们写道,台湾小而弱,必须避免成为对于大陆而言的‘威胁’。不管他们如何,我们都要忍。”该校一名语文老师(Chu Yi-chun)这样说。

报道由此展开指出,这些年轻人表现出了一种“顺从”的情绪,与过去形成了鲜明对比。根据偏绿的“台湾民意基金会”去年公布的数据,岛内20至24岁之间的人不再是有着最强烈所谓“台湾认同”的年龄组,有迹象表明,在年轻人中间,这种趋势可能出现逆转。

对于这一变化的原因,一些岛内的“社会科学家”和政客认定,其中一大原因是TikTok,这是一款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超过10亿月活用户的社交媒体软件。

如今,除了在美国遭遇麻烦之外,TikTok也被台湾岛内的一些势力盯上,视为“眼中钉”。有人声称,“TikTok的存在可能会降低台湾人对于大陆的担忧以及反抗意愿”。

还有岛内的“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煞有其事地担心,越来越多的儿童使用TikTok,接触到的内容看似无害,却可能导致他们对中国大陆产生更加正面的看法,而对台湾的看法则相反。这些人甚至怀疑,这是“大陆方面的蓄意策略”。

“他们(年轻人)没有准备好与中国大陆对抗,他们不觉得必须保护这片土地。”那名语文老师(Chu Yi-chun)竟这样拱火道。

去年,以舞蹈“科目三”在TikTok和抖音上走红,并在台湾岛内引发一阵热潮。 《金融时报》

去年,以舞蹈“科目三”在TikTok和抖音上走红,并在台湾岛内引发一阵热潮。 《金融时报》

《金融时报》称,根据相关调查报告,尽管台湾岛内只有不到22%的人口使用TikTok或抖音,甚至低于欧美多地的比例,但其中年轻人已经成为主力。有44%的台湾小学生使用TikTok,初中生(通常为13至15岁)的使用率接近60%,高中生的比例也差不多。

许多孩子在TikTok只是录制跳舞视频,将此作为表达自我和建立社交生活的重要途径,但有人担心,即使年轻人也看美日韩等各地的内容,但还是最容易吸收来自大陆的内容。他们发现,台湾年轻人在讲话和写作中,已经融入了许多中华文化和来自海峡对岸的术语、网络用语和表情包。

“TikTok上有很多卖农产品的人,他们展示了自己诚实、勤劳的生活方式。”一名台湾岛内的所谓“研究人员”更是离谱,甚至借此宣称——台湾年轻人看到这些时可能会想,大陆民众是纯朴善良的,所以不需要对大陆怀有敌意。然而,《金融时报》采访到的青少年却否认受到了“政治影响”。

面对台湾经济困境和社会撕裂,岛内也有人把这些问题也归咎于TikTok,称这款软件利用分歧加剧了人们的不满情绪。有民进党“活动人士”更是亦步亦趋,提出民进党当局应该效仿美国,以所谓“安全威胁”为由封禁TikTok。

此前,民进党方面也曾追随美国,以所谓“遏制选举错假信息”为借口,建议全面禁止TikTok。对此,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曾表示,民进党当局和岛内一些政客为谋求政治私利,利用各种手段为给台湾民众制造“信息茧房”寻找借口。说到底他们是害怕两岸同胞走近走好,害怕台湾民众了解大陆的真实情况,害怕苦心经营的谎言被戳穿。民进党当局想用堵耳朵、蒙眼睛的方式把台湾民众封闭起来,切断台湾同胞获取所需发展信息的渠道,损害的是台湾民众获得更多更好发展机遇的权益和利益福祉。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