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宁东临生态养殖公司投资几亿养鳗鱼致河水污染?多方回应

来源:都市现场

近日

有网友

江西广播电视台融媒问政平台

《赣问》反映称

江西九江市武宁县

东林乡毛田村的一条小河

原本清澈的河水不时变得十分浑浊

村民 刘统贵:

我们这河里鱼都没有了,以前河里很多鱼的,现在河里的石头,全部是绿色的,下面就是受到了污染,才搞成这样,现在我们的水就不敢用。像上游这样的水现在都可以喝,一点事都没有,下游的水谁敢喝?

由于去年下半年以来雨水偏少,河床已经干涸,但记者在现场看到,河道中,一些鹅卵石上覆盖着藻类的物质,水里还有零星的死鱼。

村民们怀疑,

水质的变化,与河道上游一家名叫武宁县东临生态养殖有限公司的鳗鱼养殖企业排放尾水有关。

他们告 诉记者,武宁县东临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养殖鳗鱼的水源是截断河水通过水泵引流,同时也有废水向下游排出。

村民 王小武:

武宁县东临生态养殖有限公司把河里面的水抽到养殖鳗鱼的渔场里面,渔场又打了药,然后又放出来,这就是它放的水。上面的药水一下来就变成了这样玩意,你去看河道上游是有青苔,但是不会有这么多,养鱼场上游的水很干净。河道下游是一个镇,也是这种水,好多打电话到县城都没用。

为了核实村民的说法,都市现场记者前往武宁县东临生态养殖有限公司鳗鱼养殖基地看到,一根从养殖基地伸出的水管正在向外排放尾水,水体浑浊。

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位于鳗鱼养殖基地上游的河道,河水则清澈见底。

村民 王小武:

这里还有虾,每个石头拿起来都有,下面你搬开石头有没有?全部都死掉了,你看这上面的水多清。

公开资料显示,武宁县东临生态养殖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03月28日,是福建天马科技集团的子公司,经营项目包括:水产养殖,食品生产,食品销售,水产苗种进出口,水产苗种生产等等。

▲天马科技集团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东临生态养殖基地(资料图)

针对鳗鱼养殖基地尾水排放导致河水污染的问题,村民曾多次向武宁县相关职能部门反映情况。

村民 王小武:

上面他们搞的那个鱼全部把下面污染了,那我们老百姓都没办法活了,整个下面几千人,我们只有找到乡里面,有的人打电话告诉县里面都没用的。

村民 王立新:

你起码一点,你把这个水搞干净,给人家可以吃、可以用。你看现在的水,你看这些鱼,这个鱼都会死掉,你说这个水会毒到什么程度呢?相当毒,人家(用这水)洗澡、洗衣服穿在身上都会痒,吃的喝的水总能解决问题。

涉事鳗鱼养殖企业

废水排放是否达标?

对此

江西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记者

来到了

武宁县东临生态养殖有限公司

公司工作人员表示

公司并没有截流河水养鳗鱼

尾水排放也符合标准

↓↓↓↓

武宁县东临生态养殖有限公司 工作人员:

有处理外排, 我们(养鱼)是自己回头的水的,但现在也很少外排,我们也没截掉(水) ,它是干,今年干旱,看它是有水下去的,没有截流。

随后

记者和村民来到九江市武宁县东林乡

九江市武宁县东林乡常务副乡长

给出了回应

↓↓↓↓

九江市武宁县东林乡常务副乡长 姜叶:

几个亿的项目 环评他们肯定是有的了。 它这套设备只是处理总磷的,但总氮的设备现在相应还没有要求 ,这个我们叫环保来看。前两个月环保也来了,已经取样去了, 这个处理肯定是要处理好的。

接着记者前往

九江市武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乡镇中队长徐苏华表示

根据江西省《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标准》

目前鳗鱼养殖基地

尾水的排放没有超标

↓↓↓↓

九江市武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乡镇中队长 徐苏华:

说实话,我们只能是对鳗鱼场进行监管, 它的水质是达标的。环评这块,登记里有的,手续都是有的, 登记管理就可以,我们明天去看一下。这个你们直接跟乡政府反映情况,它可能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我们县政府已经对它们进行约谈了。

既然排放符合标准,为何鳗鱼养殖基地下游河水仍然出现了大量的藻类物质呢?

带着疑问,记者来到了当地养殖业的主管部门——九江市武宁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般来说,河水水体中存在大量的绿色悬浮物,主要原因是水体总氮含量超标,促使藻类的过度繁殖,消耗水体中的大量溶解氧,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而根据江西省《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标准》,在2026年2月1日之前,鳗鱼养殖基地的总氮处理设备能投入使用,就符合我省的相关规定。

九江市武宁县农业农村局 工作人员:

因为养殖基地建设以前没有这个标准的,它在福建这边,氮没什么要求的,那 现在新要求出来了,它一直在整改,让它马上整改。 应该是含氮量高,磷好像治好了。包括环保也是一样,现在只能叫它整改,你不能对它进行处罚。 我们江西省的标准要到2026年2月份才生效,2025年是整改。

这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他们将联合武宁县生态环境局督促武宁县东临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安装调试总氮排放处理设备,降低企业尾水排放的含氮量。

加强环保监管

防范产业转移带来污染转移

鳗鱼养殖经济效益非常高,不过尾水污染物的排放,会增加下游水环境保护压力。

早在2023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曾向福建省反馈的督察情况时就指出,当地一些鳗鱼养殖企业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超标排放,淡水网箱养殖对闽江水口水库水质造成影响。

遗憾的是,福建的鳗鱼养殖企业在江西设立养殖基地后,又产生了新的污染。如何落实环保法规、守牢流域水环境安全底线,实现鳗鱼养殖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考验着相关部门的治理能力。

据了解,外省水产企业在江西设立的养殖基地不只九江武宁这一个,我们希望各地的职能部门都能加强环保执法,规范鳗鱼等淡水养殖业的污染防治工作,探索建立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鳗鱼养殖绿色发展机制,用更有力、更有效的监管,防范产业转移带来污染转移,不要让曾经在其他地方发生的养殖污染在江西重现。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