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谈人工智能:市场机制下AI发展或加剧不平衡丨凤凰专访

正在阿联酋迪拜举行的世界政府峰会,人工智能成为各界探讨的最主要话题之一。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罗宾逊在接受凤凰卫视专访时,就特别谈到人工智能成果分配的问题,他认为,虽然人工智能将给世界的发展带来巨大机遇,但在市场机制下,由人工智能带来的繁荣并不能惠及所有民众,反而有可能加剧社会的不平等。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 罗宾逊:

我认为我们目前面临着一个可怕的问题,那就是人工智能完全是由这些大型私营企业开发的,他们只关心利润,他们对社会后果不感兴趣。在过去的三四十年里,美国重新拥抱里根经济学和华盛顿共识,这是市场原教旨主义的兴起,认为市场会解决一切问题,它的结果是创造了很多繁荣,但却分配得极不均匀。

凤凰卫视记者 倪晓雯: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也会造成更大的不平等,从您的角度,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 罗宾逊:

当然如此。我经常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工作,那里没有电,人们用不上电脑,人工智能如何提高他们的生产力?这将是世界不平等的一个巨大根源,因为所有的好处都将累积到富裕国家,而我目前在非洲工作的任何地方都无法利用人工智能。

罗宾逊等三位教授以“制度如何影响经济繁荣”的相关研究获得202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他在接受采访时也重申,不论技术如何发展,最关键的是需要建立包容性的经济体制,为人们创造广泛的激励和机会。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 罗宾逊:

我们的研究表明,繁荣与我们所说的包容性经济体制有关,我指的是那些能为人们创造广泛的激励和机会的制度,这些激励和机会能创造繁荣、储蓄、投资、创新、建立公司、创业等,所以包容性经济体制是关键。

来源:凤凰卫视倪晓雯、侯有运 迪拜报道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