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程控股朱方文:战略领投机器人产业,助推行业迈向新纪元

2024年,全球机器人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期,国内外科技巨头依托各自的技术与产业优势加速布局,进入百家争鸣的态势。

以具身智能领域为例,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海外科技公司,在数据与模型创新方面引领行业发展,为全球具身智能技术带来了新突破。国内方面,中国企业长期深耕硬件方案,同时以产品落地为导向,不断创新迭代算法,在“具身智能-双足运动”能力上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以宇树科技为代表的企业,成功推动四足机器人在复杂野外环境下的全地形适应能力,并实现双足机器人的拟人化稳定行走。

在这个技术百花齐放、产业机遇空前的时代,如何抓住发展窗口,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

战略布局机器人产业:百亿基金锚定产业制高点

作为产融协同的实践者,首程控股(0697.HK)联合北京国管成立了总规模100亿元的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基金(以下简称“机器人基金”),深入布局人形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工业自动化等关键赛道,投资了包括宇树科技、银河通用、星海图等在内的多家独角兽企业和创新型机器人企业,推动前沿技术的突破与产业化落地,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核心部件-本体研发-场景应用”全产业链生态。

“智能机器人将重塑人机交互范式,其市场规模有望超越汽车产业。”首程资本董事总经理朱方文表示,智能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手机、新能源汽车之后的新一代人机交互终端。未来,机器人行业的市场规模或将超过汽车行业,意味着其有约十倍的增长潜力,将诞生更多机器人行业的“蔚小理”。首程控股将持续加大在机器人产业的布局,赋能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并推动整个行业迈向新高度。

价值投资方法论:聚焦核心标的,打造行业新势力

朱方文强调,我们的投资团队依托深度行业研究,全面扫描机器人产业版图,制定清晰精准的投资策略。重点关注行业龙头、潜在链主及颠覆性创新项目,构建多元均衡的投资组合,确保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

他指出“我们致力于基于对行业的深刻认知,做出高质量的决策。每一笔投资都是基于团队充分的行业研究和尽职调查,绝不浪费任何机会。”

对于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具身智能领域,朱方文进一步解释,依托自学习机制,具身智能机器人能够不断进化,精准理解并执行复杂任务,突破传统机器人“能力不足”和“泛化性差”等瓶颈。机器人基金围绕具身智能大模型展开投资,帮助企业构建低成本、高质量的数据获取体系,为技术迭代提供支持。

我们专注致力于推动双足、四足等高技术壁垒机器人本体企业的成长,形成行业头部聚集效应,打造行业新势力。目前,基金已投资宇树科技、松延动力、星海图、银河通用等企业。

以宇树科技为例,这家成立于2016年的民用机器人企业,在全球四足机器人市场占据近70%的份额,稳居行业领导者地位。其人形机器人产品H1、G1备受市场关注,H1更是在春晚舞台上以“秧歌舞”惊艳亮相,展现了机器人在仿人运动能力上的突破。获得基金投资后,宇树科技业绩增长迅猛,2025年初,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2024年公司业绩相对于2023年接近翻了一番。

深耕应用场景:加速技术商业化进程,助推机器人普及率跨越式提升

随着人口结构转型与生产力跃迁升级进程不断加速、具身智能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全球智能化需求提升等多重因素叠加,预计2025年机器人产业增速还将进一步提升。

对于场景应用机器人领域,团队深度布局医疗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公共服务机器人等关键赛道,精准匹配各类应用场景的市场需求。通过投资行业领先企业,推动机器人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创新与落地。

其中,在医疗机器人领域,朱方文认为,中国医疗机器人渗透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市场潜力巨大。机器人基金投资的罗森博特,以创伤复位机器人切入高难度骨科手术市场,实现国际原研创新。“手术机器人在提升患者就医体验、降低医疗费用和减轻社会医疗负担方面具有长期价值。”朱方文表示。基金投资的未磁科技和图湃医疗,则分别在商用量子磁场传感技术及高端眼科医疗方面实现了突破。

在工业机器人领域,中国已连续11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国产替代趋势加速,国产龙头企业迎来发展机遇。以基金已投企业炎凌嘉业为例,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的机器人及工艺技术,为工业制造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在公共服务类机器人如配送、商清、巡检等机器人领域,首程控股投资了沃兰特航空等公司。以沃兰特为例,公司是2024年融资次数最多的低空经济企业,其专注于载人eVTOL的研发与制造,完整覆盖低空观光、培训、短途运输、货运、应急救援、城市出行等六大类 eVTOL 应用全场景,实现了应用场景大满贯。

对于产业链配套领域,首程控股围绕新一代机器人的产能扩张需求,重点关注企业在技术创新、工艺改进和规模化生产方面的突破,助力提升产品性能与可靠性,构建自主可控的供应链体系。朱方文表示,高技术壁垒的零部件企业将在未来机器人量产中发挥关键作用,市场潜力巨大。以基金已投企业万勋科技为例,凭借全球领先的通用软体机器人技术,实现了强大的商业化落地能力,为机器人产业链的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深度赋能:资本+场景+生态,全方位助力企业锻造核心竞争力

在机器人产业投资方面,朱方文介绍,首程资本始终秉持“低频、大额、不赋能不投资”的理念,专注于行业龙头及颠覆性创新项目,通过深度赋能,为被投企业提供跨越式发展支持,并与企业共同成长。

这一理念在过去的投资案例中得到了充分验证。理想汽车2020年上市之前,首程控股对其进行了三轮投资,助力其度过量产交付前的关键发展期。除了资金支持,面对企业的高速成长与扩张需求,首程控股还促成了理想汽车与顺义区的深度对接,助力其新总部顺利落户,同时积极推动其与北汽集团等行业龙头的合作,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同样,对于2024上市的地平线,首程控股也是其重要股东之一,并积极推动了其与多家车企的合作。

当前,针对机器人企业,首程控股构建了“一企一策”的个性化投后赋能方案,帮助被投企业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及品牌建设等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针对产业及初创期企业特点,首程控股独创“多维赋能模型”:

- 资本输血:为成长期企业提供亿元级战略投资;

- 场景造血:开放首都机场、首钢园区等场景资源,加速技术验证及产品迭代;

- 生态补血:促成 20 余项政企合作,首程控股和机器人基金已促成其多家被投企业获得产业客户订单及相关政策支持。

以粤十机器人为例,我们根据其发展需求,积极对接冷链行业客户资源,并协助其将全球研发总部落户北京顺义,推动其与地方政府形成紧密合作关系。在无人机柔韧作业臂领域,首程控股帮助万勋科技对接北京市园林局、安贞医院等行业需求方,助力其产品应用落地,提高市场竞争力。

此外,团队在机器人生态构建方面持续深耕,积极拓展全球产业资源。通过海外游学、直播研讨、峰会路演等多元化方式,连接全球顶尖学术机构与投资机构,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助力机器人行业加速突破。2024年,首程控股成功举办多场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主题的投融资路演,为企业与资本搭建高效对接平台,同时推动区域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双向奔赴:价值投资反哺主业升级,与被投企业协同共进

朱方文表示,机器人企业不仅受益于首程控股与机器人基金的深度赋能,同时也为公司核心业务的智能化转型注入了新动力,形成了双向赋能、协同共进的良性生态。

首程控股正将技术红利导入核心业务。在停车业务领域,首程控股运营的北京首都机场、大兴机场、广州白云机场、上海虹桥机场等交通枢纽停车场,正在测试万勋科技的自动充电机器人。未来,结合自动泊车技术,车主只需停好车,机器人即可自动完成充电,实现全流程智能化。在产业空间运营领域,松延动力的仿生脸机器人已进驻首钢园六工汇购物广场,为顾客带来全新体验,助力商场引流。

朱方文强调:“我们不仅要做资本供给者,更要成为产业变革参与者。”随着北京市“机器人+“行动计划的实施,首程资本将继续坚持“投科技、引链主、强赋能”的投资理念,紧密联结市场化机构、产学研用、区域公司,构建项目挖掘生态网、项目研判专家库、项目赋能朋友圈,打造机器人基金全链条投资闭环。

首程控股将持续扩大在机器人产业的投资布局,依托独特的生态系统,孵化具备全球竞争力的机器人产业集群,携手行业领军者迈向智能化新纪元。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