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后还有顶流!四川正研发打造三条古蜀神话文旅线路

随着电影《哪吒2》票房破百亿,热度持续不减,关于哪吒神话IP的归属地问题也成为热议话题。

去年,因为一款《黑神话:悟空》游戏,带火了当地古建游览热,山西省文旅厅借此发布了3条主题线路,串起了游戏中的山西元素实景地。

2月13日,红星新闻记者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了解到,目前省社科院专家团队也正在探讨、研发“跟着哪吒游四川——打造三条古蜀神话文旅线路”。

面对“IP之战”,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昊在接受采访时强调,《哪吒2》的爆火,是中国神话IP的成功,与哪吒传说相关的各地,应该联起手来共同维护好哪吒这个IP,让这个属于全中国的哪吒IP走得更远,影响更大。

省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军赞成了该建议,“神话传说中的哪吒、《封神榜》中的哪吒、影视作品中的哪吒以及旅游中的哪吒,是四个不同的层面,不应该混淆。四川应将哪吒视为一个广泛的文化符号,在借势哪吒发展旅游业时,应明确不同层面的哪吒概念,避免陷入无谓的争论和考证。”

与其“争夺IP”不如“共创IP”

专家建议:可以隔空喊话各地“哪吒”

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昊分享了团队研究成果——“跟着哪吒游四川——打造三条古蜀神话文旅线路”。

1、古蜀王朝神话线路,以古蜀五帝(蚕丛、柏灌、鱼凫、杜宇、鳖灵)的传说为核心,串联起三星堆、金沙遗址、鱼凫古城、宝墩遗址和望丛祠等重要文化遗址。

2、治水英雄神话线路,以大禹、李冰父子、鳖灵等治水英雄的传说为核心,串联起都江堰、金堂峡等重要治水遗址。

3、民间信仰传说线路,以嫘祖、彭祖、文昌帝君等民间信仰和传说为核心,串联起盐亭嫘祖故里、彭山、梓潼七曲山大庙等重要文化遗址。

李昊介绍,这三条神话文旅线路旨在通过文化旅游的形式,推动四川神话资源的开发利用。未来,四川还可进一步完善这些文旅线路,增加更多的文化体验项目,如古蜀神话舞台剧、数字化主题乐园等,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对于四川如何避免陷入哪吒故里的争夺,发展文旅产业?李昊提醒,应避免过度依赖单一IP,即哪吒虽然是一个热门IP,但不应过度依赖其热度,应结合四川丰富的文化资源,打造多元化的文旅产品。她强调,在推广哪吒文化时,还需要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和传播,避免表面化的宣传。

此外,李昊还指出,作为一个拥有广泛影响力的神话人物,哪吒是属于全中国的文化符号。

所以,与其“争夺IP”不如“共创IP”,构建文化共同体。“四川可以与其他地区形成联动,共同推广哪吒文化,可以考虑‘隔空喊话’的方式,与其他地区的哪吒文化进行互动,形成全国性的哪吒文化推广。”

专家还建议,可以聘请《哪吒2》中的哪吒作为四川的虚拟文旅大使,通过短视频等形式,以哪吒形象、打油诗等方式推广四川方言、非遗文化、旅游景点等,增加文化趣味性,促进四川文化传播。

“随着哪吒在全球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四川应抓住机会,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海外传播,可以通过与电影制作团队合作,深入挖掘《哪吒2》电影中的中式美学和文化元素,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普及和宣传。”李昊说。

土拨鼠、火锅、三星堆面具人

四川如何承接好爆火IP流量?

随着《哪吒2》破百亿的号角响起,中国电影市场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刻。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神话IP的争夺不应止步于“故里”标签,还将成为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

如何培育四川下一个爆火的IP?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邢飞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现象级的电影《哪吒》系列可遇而不可求,但在挖掘热门IP方面仍有方法可论,四川可以从文学原型理论出发,结合当下情境,挖掘和重塑具有四川特色的文化IP。

邢飞指出,文学作品的成功往往在于激活了某种文学原型。例如《哪吒2》就激活了“重生”的原型。四川可以借鉴这种原型理论,挖掘本地文化中符合当下情境的原型,以此为基础打造新的文化IP。

“李子柒的爆火击中了中国人对田园乡村的向往。只要找对了原型,找对符合当下人们心境的情绪点,我们既可以有浴火重生的‘哪吒’,也能诞生回归桃花源里,怡然自得的‘李子柒’。”邢飞强调,四川拥有丰富的古蜀文化资源,如大禹传说、嫘祖传说、颛顼传说、后羿射日传说等,可以由专业团队梳理这些文化原型,建立数据库,为艺术家和创作者提供基础资料,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挖掘和利用四川的文化资源,将其转化为具有商业价值的文化IP。

相对于培育下一个爆火的四川IP,省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军则认为,随着《哪吒2》的爆火,除了哪吒本身,目前承托好、利用好电影里具有地方特色元素的符号,更为重要。

他指出,《哪吒2》加入了许多地方元素,如土拨鼠、火锅、三星堆面具人等,这些元素虽然与传统神话无关,但却为地方文旅的传播带来了流量和关注,提供了创新思路,四川应及时利用这些流量,推动相关旅游景点的发展。

红星新闻记者 昌娟

编辑 陈怡西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