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高盛宣布将2025年年底的金价预期从每盎司2890美元大幅上调至3100美元,并重申“买入黄金”的交易建议。
该行强调,央行需求的持续增长、潜在的政策不确定性及美联储降息预期,将成为支撑金价上行的关键动力。
央行“购金潮”推升结构性需求
高盛在报告中指出,全球央行对黄金的“结构性需求激增”是上调金价预期的核心逻辑。该行将央行月度购金量假设从此前的41吨上调至50吨,并预测这一趋势将在年底前推动金价上涨9%。报告称:“若央行购金量进一步升至每月70吨,金价或攀升至3200美元;即使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金价仍有望达到3060美元。”
高盛特别提到,对美国财政可持续性和债务风险的担忧可能促使更多央行(尤其是持有大量美债的国家)加速黄金储备配置。若此类担忧升级,到2025年12月金价或额外上涨5%,触及3250美元。
多重风险下的“黄金对冲”逻辑
尽管近期市场不确定性有所下降可能导致金价短期回调,但高盛认为,黄金多头仍是应对潜在风险的有力对冲工具。报告列举了三大潜在驱动因素:
贸易紧张局势: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近期提出的关税威胁加剧市场波动,黄金作为避险资产吸引力上升;
美联储政策风险:若通胀反弹或经济衰退压力增大,降息预期可能再度升温;
金融系统性风险:地缘冲突或银行业危机可能触发资金涌入黄金。
高盛警告,若上述风险持续发酵,金价甚至可能突破3300美元的高位。
大涨大跌背后的分歧
黄金市场近期呈现剧烈波动。上周五(2月14日),金价单日暴跌1.6%,创两个月最大跌幅,部分投资者选择获利了结。CFTC数据显示,截至2月11日当周,基金经理已将黄金净多头仓位削减至四周低点。然而,本周一(2月17日)市场情绪迅速反转,金价反弹至2900美元附近。
分析人士指出,这种波动反映出市场对黄金走势的分歧。尽管技术指标显示金价已进入超买区间,但地缘政治与政策不确定性仍令部分资金选择“逢低买入”。
高盛提醒投资者,金价短期内可能因仓位调整出现战术性回调,但长期看涨趋势未改。该行强调,黄金的避险属性在通胀上行和财政赤字扩大的环境下将更加凸显,而央行购金从“战术性配置”转向“战略性储备”的趋势,或成为未来数年支撑金价的核心因素。
截至发稿,现货黄金交投于2896美元/盎司,年内累计涨幅已超10%。市场正密切关注美联储货币政策路径及全球央行下一阶段购金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