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开始喝“假咖啡”了,国内9块9还挺得住?

2022年,陆正耀重回咖啡赛道,创立库迪咖啡,开启他的“复仇计划”时,或许也没想到在3年后,他的低价飞行策略,会遇到一个新挑战。

这是因为这年出现了最魔幻的金融产品——咖啡豆。

美国纽约洲际交易所的阿拉比卡咖啡价格,把K线图玩成了过山车——每磅价格飙到430美分,创下47年新高,近一年涨幅达118.57%。涨幅多离谱?伦敦市场现货黄金2024年全年涨幅为27.22%,黄金看了沉默,比特币看了流泪。

此时此刻,咖啡产业链上的每个角色都在上演“鱿鱼游戏”:生豆商犹豫要不要加货,仓库里堆的不是豆子,是金条;连锁咖啡品牌表面价格战打得欢,还是得思索降低成本的方法;打工人欲哭无泪, “咖啡自由” 成了泡影。现在最大的悬念是,卷生卷死的9.9咖啡还能持续多久?

01咖啡豆涨价,有咖啡商利润降60%

“利润降了60%”,从事咖啡行业10多年的老杨开门见山。他开了一家咖啡店,既卖咖啡,也给其他咖啡店批发咖啡物料,业务都受冲击。他从烘焙商手中买咖啡熟豆,30块钱一斤的豆子涨到了45块,对方称“原材料涨价了,没办法”。进价涨了,但老杨不敢涨卖价,“一涨价C端客户就会跑了”,这导致“原本中间有15块的利润,全没了”。

咖啡店他就更指望不上了。因为瑞幸、库迪的9.9价格战,咖啡店的咖啡也压缩到了10多块,现在咖啡豆上涨,一杯咖啡的成本又上涨了5毛到1块钱。

这不是老杨一个人的崩溃。

春节刚过,浙江上下咖啡烘焙有限公司向客户发布产品调价通知函,称“仅咖啡原材料一项,在过去的一年时间内,价格上涨了超过150%。对于咖啡熟豆价格,做出上调决定,拼配豆在现有基础上每磅上调10元起。”

中游的烘焙商也难,不少烘焙商为了留住下游客户,都签了锁价协议。上游豆商违约加价,但对下游品牌客户还得按合同履约,这一来一回,烘焙商成了夹在中间左右为难的 “夹心饼干”。

这次咖啡豆价格暴涨,是一场“全球气候发疯+资本赌场狂欢”的混合双打。

全球咖啡豆产地两大“扛把子”都遇到了“雪崩”——巴西2024年先旱成撒哈拉,再暴雨下成水帘洞,阿拉比卡豆直接减产12.4%;越南更绝,三年旱灾+台风两连击,1月份罗布斯塔豆出口量暴跌40%。与此同时,资本闻到血腥味,把咖啡豆当赌场筹码,投机性持仓暴增,致使价格波动堪比加密货币。

这让咖啡店老板叫苦连连。瑞幸库迪的9.9元大战把市场价焊死在低位,老杨表示,现在咖啡店只能靠配售其他商品赚钱,咖啡豆一涨价,利润只能进一步压缩。大家都不挣钱,他们现在卖给其他咖啡店老板的物料,更卖不上价格。

咖啡豆涨价潮加速行业分化,中小商家缺乏议价能力,利润空间正在被进一步吞噬。

02 9.9咖啡的生存大考

外界最关注的还是瑞幸、库迪掀起的9.9咖啡战是否还能持续。

之前库迪咖啡首席策略官李颖波曾拆解过库迪单杯咖啡豆的成本,大概在2-2.5元之间,加上牛奶或其他风味创新,以及外包装,一杯成本为5.5元左右,不过这一数字还未算人力和房租成本。

这与老杨的经验相符。老杨对极速财讯表示,咖啡不论是9.9元的,还是十几块的,门店用的咖啡豆大都是50块到80块一斤的,价格差距不大,折算下来一杯咖啡的咖啡豆在2-3块钱。他估算,咖啡豆涨价,一杯咖啡的成本会上涨5毛到1块钱。

在他看来,不同于他们这些小咖啡店,这些拥有供应链和集采优势的大品牌,目前受冲击还不会很大。

为了应对上游涨价,瑞幸在2024年年底向巴西下了一个大订单——在2025年至2029年这5年内,瑞幸将向巴西采购24万吨咖啡豆,价值100亿元,这是瑞幸迄今为止最大额度的咖啡豆采购计划。

同时,瑞幸还宣布下调了原料供货价,从2025年1月1日开始生效,涵盖咖啡豆、椰浆、牛奶等80多个产品,其中咖啡豆的价格降幅达到了16.8%。

库迪也表现出了同样的“淡定”,李颖波对媒体表示,“咖啡豆上涨这个成本对整杯咖啡的成本并不具有关键性的影响。大宗期货的锁定也帮助我们降低了咖啡豆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我们还是会坚持9.9元策略,不会有任何涨价的动作。”

库迪工作人员则对极速财讯表示,“在进入咖啡市场的时候库迪就已经做了五年的整体规划,全场9.9元促销活动做好了三年准备,也可能会持续更久”,不过对咖啡豆涨价对品牌带来的影响未直接回应。

星巴克中国、Tims天好中国等咖啡品牌回应媒体时也均表示,未受咖啡豆涨价风波影响。

看起来它们对价格都要头铁到底。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提前锁定订单还不能解决一切,供应商与品牌客户会有合同价格约定,但当期货价格暴涨,意味着未来的生豆交付会出现亏损,不排除供应商减供、拖延交付、直接违约等。咖啡豆暴涨背后的变动风险依旧在。

03 国外品牌“明涨”,国内玩家真能一直撑住吗?

相比于国内咖啡品牌“按兵不动”,国外咖啡品牌已经集体开启“涨价狂飙”。

日本味之素AGF宣布3月起172种产品涨价15%-30%,根据韩媒,星巴克在韩国过去5个月涨了3次价,最近的一次把22种饮料的价格上调了200-300韩元。 此外,JDE、PEETS等巴西咖啡烘焙商,以及意大利咖啡制造商卡巴萨也相继在2025年初提高了咖啡豆及其产品的售价。

最让外界印象深刻的是,韩国甚至推出了“无豆咖啡”,用大麦、木槿等其他原料替代咖啡豆。

相比之下,国内咖啡品牌对涨价的态度显得更暧昧犹疑。

文渊智库创始人王超解释,涨价很难,一个是现在消费者都精打细算花钱,一个是国内咖啡品牌替代品很多,同时和奶茶品牌也有竞争关系。当咖啡涨价,消费者还可以选择奶茶等其他消费品。也因此,“大家要涨价也是偷偷涨价,不敢率先打出涨价的旗帜”。

但在他看来,咖啡豆是咖啡最重要的原料,涨价必然会对终端带来影响,这从终端消费者的感受来看很明显,“大家明显感受是现在的咖啡优惠力度降低了。”

以瑞幸咖啡为例,2024年,瑞幸就将 “每周 9.9” 从显眼位置移至二级菜单,无法自动点单,且 “每周 9.9” 菜单产品数量减少,现在能享受9.9的咖啡产品基本只剩美式、拿铁和燕麦拿铁。不仅如此,瑞幸部分产品价格还上调 3 元,如生椰拿铁从29元涨至 32元,普通拿铁从26元升至29元。

在王超看来,高端咖啡的毛利率更高,开源节流还可以不从咖啡豆上入手,但平价咖啡利润本就薄如蝉翼,咖啡豆作为最重要的原料涨价,不可能对终端不产生影响,当咖啡豆大幅涨价,“不通过终端涨价,品牌是很难消化的”。

目前咖啡豆短缺的趋势还将持续,不过好在农产品的价格上涨也有其周期性,就看各大品牌们能不能撑住这一波咖啡豆的价格冲击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