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迪达斯养不起500员工?

尽管在过去的一年交出了喜人的业绩,但阿迪达斯在2025年开年不久,便选择裁员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在交出了一份超出外界预期的业绩之后,阿迪达斯最终还是选择了“广进计划”。

出自《年会不能停》的这句经典对白,已经成为了国内职员在被公司解雇时的调侃素材。如今,这个裁员计划轮到了德国体育用品巨头身上。

1月底,据多家外媒报道,阿迪达斯计划在德国总部黑措根奥拉赫裁撤最多500名员工,这个数字约占当地5800名员工的近9%。随后,阿迪达斯向媒体发布的声明确认了裁员的真实性,不过其声称这个数字还没有最终确认。对于裁员的原因,阿迪达斯表示并非为了节省成本,而是旨在“减少复杂性,确保未来的可持续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阿迪达斯的“兄弟公司”彪马,也在同一日宣布了一项成本削减计划,其中就包括采用裁员的方式降低成本,以此提升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

在体坛经济观察看来,阿迪达斯与彪马两大运动品牌在2025年开年即启动成本削减计划,背后折射出全球体育用品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面对白热化的行业竞争,头部体育品牌正通过裁员、精简架构等成本管控手段,重塑运营效率。

2024财年业绩超预期

阿迪达斯开始“回暖”

相比起交出一份出色的业绩报告,更多未体现的喜讯体现在财报背后——阿迪达斯向外界展现了,这头“大象”已经开始了缓慢的转身。

众所周知,阿迪达斯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遭遇了不少的困难和挑战。与侃爷合作的YEEZY品牌进行切割,“割肉”出售大量的YEEZY库存,这就导致阿迪达斯在2022年和2023年的财报不太让投资者满意。

2022财年,阿迪达斯实现营收225.11亿欧元,同比增长1%,营业利润为6.69亿欧元。

2023财年,阿迪达斯实现营收214.27亿欧元,在货币中性下(下同)与2022年持平,营业利润为2.68亿欧元。

更为严峻的是,在2023财年,阿迪达斯的归母净利润为-0.75亿欧元,2022年同期为6.12亿元。这是自1992年以来,阿迪达斯在30多年的经营中首次亏损。

过去多年来,YEEZY产品是阿迪达斯业绩高速增长的强劲引擎,然而自2022年底双方选择“分手”之后,阿迪达斯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来走出引擎失速带来的负面影响。

但好在只用了2年左右的时间,阿迪达斯便作出了积极的应对并取得成效。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这个德国品牌正在逐渐摆脱YEEZY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在从其他运动细分领域,找到了增长的新引擎。

根据Q4业绩显示,阿迪达斯在该季度收入增长24%,达到59.7亿欧元,高于去年同期的48.1亿欧元。

至于2024财年全年,阿迪达斯全球实现营收236.83亿欧元,同比增长11%;若剔除Yeezy影响,同比增长13%。公司营业利润增长超10亿欧元,达到13.37亿欧元,上年同期为2.68亿欧元,同比增近4倍。

在关键的大中华区市场,阿迪达斯也一扫了前几年留下的阴霾。在2024年Q3业绩公布时,阿迪达斯表示大中华区业绩营收销售额增9%,实现了季度“六连涨”。

一个个趋势向上的关键财务指标,都在预示着阿迪达斯正在走出困境。

阿迪达斯“回暖”靠什么?

在公布财报的同时,阿迪达斯全球CEO古尔登表示,“消费者与零售商对我们运动表现和运动时尚产品的兴趣在持续增长。”

从2024年阿迪达斯的产品表现以及社交讨论来看,体坛经济观察认为古尔登口中所说的“运动表现”和“运动时尚”产品无疑就是以ADIZERO系列为代表的跑步产品,以及以Samba和Gazelle为代表的时尚产品。

ADIZERO系列已经屡次在马拉松赛道证明了自己的表现。根据阿迪达斯的官方数据显示,ADIZERO系列跑鞋斩获了2024年六大满贯马拉松赛事中的六枚金牌以及总计16枚奖牌,几乎占据了领奖台的半数席位。

在顶级职业赛场上的出色表现,叠加马拉松市场在2024年依然保持着极高的景气度,无疑令ADIZERO系列吸引了更多跑友的关注。我们或许可以期待阿迪达斯公布2024年全年业绩时,ADIZERO系列在其中所占据的关键作用。

另一方面,在目前的街头场景中,Samba和Gazelle系列的产品“撞鞋率”肉眼可见地提升。尤其是被受到韩流明星带火的Samba,几乎成为了女生们必备的百搭神鞋。

在得物平台上,一款黑白色的Samba OG款已经卖出了超过72万双,这也足以证明Samba鞋款如今在年轻消费者心中的影响力。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关键因素是,2024年的行业背景。2024年是众所周知的体育大年,而阿迪达斯这些大赛中均有着大放异彩的发挥。在备受瞩目的巴黎奥运会上,阿迪达斯赞助了多个代表团以及运动队。

至于绿茵场上,阿迪达斯赞助的西班牙以及阿根廷,分别夺得了欧洲杯和美洲杯冠军。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阿迪达斯的欧洲杯球衣销售了280万件,美洲杯球衣销售了200万件。

在一系列因素的积极作用之下,阿迪达斯最终在2024年取得了比外界预想更好的营业效果。然而2025年是传统意义上的体育小年,没有过多的大赛可以点燃全民体育氛围,因此阿迪达斯还需要推出更多的产品矩阵,以及创造更丰富的营销计划,才能继续在2025年保持快速的增长态势。

2025开年即节流

阿迪彪马削减成本

重回增长的正轨之后,也给古尔登带来了更多的信心。“尽管宏观经济存在不确定性,但我们的目标依旧是让阿迪达斯品牌再次实现双位数增长,并继续提高营业利润,朝着10%的利润率目标努力前行。”

尽管阿迪达斯在过去的一年交出了喜人的业绩,但古尔登的一句“尽管宏观经济存在不确定性”,透露出了体育用品市场仍然面临着不少的挑战。于是阿迪达斯在2025年开年不久,便选择裁员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在体坛经济观察看来,以阿迪达斯和彪马为代表的传统体育品牌选择削减成本,更多是面对地缘政治以及对世界经济复苏不确定性的主动反应,而非单单针对体育消费市场的调整策略。

从近几年的全球体育用品市场发展形势来看,足球和篮球等球类运动,以及跑步和越野跑等户外运动的参与者依然非常众多,这意味着人们对于体育消费的需求依然十分旺盛。

在看到阿迪达斯和彪马选择裁员削减成本的同时,也有像HOKA和On昂跑等规模相对较少的体育品牌,在保持着稳定的增长。

根据商业研究机构The Business Research Company在2024年2月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体育用品市场预计从2023年的5052.8亿美元,增长到2024年的5407.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0%。 预计市场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到2028年将达到6956.4亿美元,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6.5%。

事实上,2025年开年选择削减成本的消费企业,并不止阿迪达斯和彪马这两家。美妆巨头雅诗兰黛、奢侈品巨头香奈儿、电商巨头亚马逊也在这一时间宣布削减成本,加上去年年底便率先启动裁员的欧莱雅、爱马仕和日产等企业,众多消费品公司选择削减成本,来面对宏观经济的挑战。

因此对于阿迪达斯与彪马,他们选择裁员更多是消费品企业在穿越周期的主动选择。这两家分别在1949年和1948年成立的体育用品巨头,他们的经历覆盖了数轮经济周期。

适时通过削减成本,提高风险抵抗能力,或许是体育品牌成功穿越周期的关键。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