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许久,赛力斯再次成为市场的焦点。
只因一份惨淡的月销量数据——无论从产量还是销量口径来看,赛力斯今年1月均遭遇了腰斩。数据显示,赛力斯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79万辆,同比下滑51.39%,环比下滑52.02%。其中,赛力斯汽车销量为1.64万辆,同比下滑47.02%,环比下滑45.57%。
尽管,今年春节提前,导致1月份汽车销售受到影响,但友商们的增量则无情地揭示着赛力斯的“惨淡”。比如小鹏、零跑、深蓝等品牌分别在今年1月实现同比267.9%、105%、67.20%的增长,就算是也录得销量下跌的理想,其1月销量同比仅下滑了4%。
而面对赛力斯的“开门黑”,市场上归结得最多的一条缘由在于:其正在失去华为“独宠”光环。
2024年,汽车销量、利润齐增长,让赛力斯成为了汽车市场上的“顶流”。
根据公司披露的年度预盈公告,预计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442亿元至1467亿元,同比增长302.32%至309.30%,净利润达到55亿元至60亿元,实现扭亏为盈。值得一提的是,赛力斯2023年度净亏损40.81亿元,短短一年就实现净利润转正。
业绩爆发式增长,离不开“凶猛”的销量:2024年,赛力斯累计实现汽车销量49.7万辆,同比增长96.98%。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42.69万辆,同比增长182.84%。
基于此,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张兴海甚至喊出了:三年内,赛力斯新能源汽车将实现百万量级目标。
彼时,面对市场上的名利双收,外界几乎将功劳全部归于华为:“赛力斯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识时务、听话。”
众所周知,赛力斯是最早加入华为智选车模式的传统车企,也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双方自2021年合作造车至今,已陆续推出了AITO问界M5、M7、M9等多款智能电动汽车产品。作为华为涉足造车的首个合作方,华为不仅深度参与问界相关产品的定义和设计,产品还进入其渠道销售。
在华为的加持之下,赛力斯不仅从名不见经传的三流新能源车企,一跃成为新能源赛道上的流量明星,并且还赚得盆满钵满。扉旅汽车翻阅股价显示,2021年3月公司与华为达成合作关系时,公司股价仅在20元左右,截止今天(19日)收盘,其股价已达到119元,翻了近6倍。
面对市场红利,近年来双方也动作频频。去年,华为以25亿元的价格将问界商标转让给了赛力斯,标志着赛力斯完全掌握了问界品牌。此外,赛力斯与华为之间的股权联姻,也更进一步。赛力斯以115亿元,购买华为技术持有的深圳引望10%股权。通过本次交易,双方将战略合作升级为“业务合作+股权合作”,进一步夯实双方合作关系的可持续性。
尽管深度捆绑,但赛力斯的爆火也让“华为红利”被更多车企盯上,其“先行者”的溢价标签也变得不再耀眼。
2023年11月,华为与奇瑞合作的品牌智界横空出世,让问界不再是唯一;到了去年,华为与北汽集团、江淮汽车合作的享界、尊界,让外界的目光更加分散,问界则成为了华为“四界”之一。而今年,坊间又传出了华为与上汽集团推出“第五界”的消息。
尽管在华为的规划中,每个车企的产品都是不重叠的——有的做轿车、有的做MPV、有的做B级车,但华为的配方,不再是赛力斯的独有话术,已然分走了一定的流量与市场。同时,所谓的市场划分也很难真正避免重合。如当下,以问界M7、智界R7为代表的车型已处于同一竞争领域。而随着品牌、车型的增多,问界的市场销量可能还将出现下滑趋势。
事实上,借势他人,本就是一把双刃剑。
但抛开华为光环,赛力斯的“销量”危机也在不断袭来。
数据显示,过去一年,问界M7环比下滑的压力越来越大,已从去年年初的月销3万,下跌到了如今的月销1万出头。问界M5更惨,最新公布的月销量也已低至不足2000辆。
而销量之所以不佳,是因为主流市场竞争更激烈。在30万元以内的价位区间,理想L6、L7等车型凭借更强的产品力,给赛力斯的M7带来了巨大压力。同时,M7和M5车型,如今在外观设计、底盘、技术平台等方面与市场上其他竞品相比,存在不足。尤其是M5,已经到了不得不改款的地步。
此外,尽管问界M9在50万元以上的豪华车市场,已经连续10个月蝉联销量第一,但小鹏、特斯拉、小米、比亚迪等品牌都在向这一价格区间发力,其竞争压力也在不断加码。
因此,如何守好自己被盯上的地盘,才是此轮赛力斯销量下滑背后折射出的核心问题。
不过,赛力斯显然也是有备而来。首先,扩充战斗力,尤其是在中低端市场,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据悉,今年第一季度,问界M8或将上市。这款车定位为中大型SUV,预计售价区间为35万至45万元,恰好可以填补问界系列37万左右市场的空白。同时,倘若M8在产品力、智能化、续航等方面有显著提升,或将成为赛力斯新的销量增长点,帮助其扭转颓势。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问界,赛力斯旗下还有蓝电品牌,目前已推出蓝电E3、蓝电E5、蓝电 E5 PLUS等。不过,主打性价比的蓝电远不及问界汽车,如蓝电E5 PLUS虽被称为“问界M7平替”,但月销量一直在数千辆的水平徘徊,成绩并不算理想。因此,蓝电汽车未来能否成为一支销量奇兵,仍有待观察。
其次,备更多的弹药。2024年刚刚扭亏为盈的赛力斯正在考虑赴港上市。
据知情人士透露,赛力斯正在与潜在顾问讨论在港发行股票计划,二次上市或将帮助公司融资超过10亿美元。如果赛力斯决定推进这一计划,该公司最快可能于今年在香港二次上市。“此举将带来更多安全感”。据业内分析,当下赛力斯也需要更多的资金,做技术研发、产能扩张以及市场布局,抵抗品牌吸引力和溢价能力将遭受的影响。
事实上,于赛力斯而言,“名利双收”的当下,已然证实了其翻身牌的成功,而下一步,如何在“华为溢价”消失的市场中守好打下的战场并寻求新的增量,则是其更为关键的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