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偷偷搞的事儿,惊到我了

文丨李月亮 猛犸姑娘

有时候,“卷”也不是坏事。

今儿咱就明确呼吁:

来,“卷”起来啊!

01

纪录片《中国救护》,有一集我印象深刻。

一个28岁的外卖小哥,深夜送单时撞上护栏,被送进了医院。

但是他怕花钱,不想医治,哭着说了一句好心酸的话:

“我才来杭州,我也没有多少钱。

我的命不值钱,我不治了。”

一句话,说尽了普通人的辛酸无奈。

这句话里,其实藏着外卖小哥这个职业,一个集体的痛点。

不是收入少,而是没保障。

今年,中国的外卖骑手已经突破了1000万。

但这1000万人中,大部分人的工作形式是外包

啥意思?

就是说没有人跟他们签合同。

他们也没有社保、医保。

唯一一份3块钱一天的意外险,还是从他们自己工资里扣的。

而真出意外时,这3块钱的商业险,还经常出现理赔争端。

身后没有保障,却又不得不“拿命换钱”。

《人物》曾经有篇爆文,叫《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

说的就是外卖小哥的配送时间,被挤压得越来越短了。

3公里的送餐距离,从一开始的1小时,到45分钟,到慢慢变成30分钟。

在这个系统里,外卖小哥不得不玩命奔跑、玩命卷。

为了节省时间,他们经常在马路上横穿、逆行、闯红灯。

甚至平台为他们规划的路线,也只考虑怎样更快,而完全不考虑合理性、安全性。

“如果有过街天桥,系统导航会让你上天桥。

还有围墙,它会让你直接穿墙过去。”

平台的收益越来越多。

受伤的外卖小哥也越来越多。

“撞车爬起来想到的第一件事,是不能超时。”

因为超时意味着白干,差评意味着罚款。

如果次数多了,还有可能被开除。

动图

2023年,全国发生的外卖骑手交通事故有1.2万起。

其中几乎一半,都是因为“逆行”造成的。

平台追逐利益最大化,把风险都交给外卖小哥。

这是我今天想讲的第一种卷。

冰冷的、可怕的卷。

我们一点都不想要的卷。

02

好在,第二种卷来了。

最近京东宣布进军外卖行业。

刘强东棋高一着,不但只招“品质堂食餐厅”,还对早期入驻商家“0佣金”。

打开京东App首页,你就会看到“品质外卖”入口已经上线,现已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39个城市。

刘强东更明确表示:

给京东外卖的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给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

让外卖小哥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伤有所赔。

这个举动赢得了众多好评。

人们纷纷大赞京东。

然后嘞?

精彩的来了!

在京东宣布入局外卖,为小哥们上五险一金的当天。

美团也跟进了这个举措,承诺要为骑手缴纳社保。

嘿,卷起来了!

这才是我们喜闻乐见的卷。

这种卷,我觉得应该越卷越好,上不封顶。

因为当一个财大气粗的企业,肯拿出十几个亿的“额外”投入。

那不是一种炫耀,或者形式主义。

而是成百上千万个普通家庭,真正有了人生的基本保障。

而企业也会在这样的善意里,收获员工的忠诚和拥戴。

这种双向奔赴的“卷”,是照亮美好社会的一束光。

03

事实上,京东主动开始卷,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当年电商混战之初,刘强东就一直在给全体员工上五险一金。

快递员、客服、保洁、保安……

每一个都有劳动合同。

光是给一线员工交五险一金,京东每年就要花十几亿。

2022年,京东收购德邦。

刘强东还发内部信。

说要为十几万德邦兄弟缴齐五险一金。

事实上,只要把一线人员外包出去,一年十几亿的利润就省出来了。

但刘强东始终不允许搞外包:

“如果一家公司是靠克扣员工的五险一金挣钱,

牺牲他们60岁以后保命的钱,那是耻辱的,

赚了多少都会让我良心不安。”

而这份企业家的良心,也有了回响。

去年,京东宿迁001号快递员退休了。

他在京东工作15年,买了两套房。

每个月的退休金还能拿到4392块。

在宿迁这个三线城市,还是很有安全感的。

给员工足够的保障,最终的受益者是谁?

是员工,是京东,更是我们普通消费者。

大家可能都有一个感触——

现在快递越来越难送上门了。

但京东小哥基本总会打电话、送到家。

你买了生鲜快递,他还会特意提醒你早点放冰箱。

当一个人的基本权益被保障、被尊重。

当他对自己的公司有了认同感和归属感。

他自然会愿意把手头的事情做得更好一点。

我们消费者的体验也会更好一点。

04

还有一个事,我两年前看到就觉得好棒。

今天终于有机会给大家讲:

很少有人知道,京东还有一个“生命通道”。

就是他们会监控京东平台上的“非正常”询问,和异常网购行为。

发现那些有自杀倾向的消费者,及时出手干预。

这个项目起源于2019年。

当时,一个志愿者发现有女孩在京东买药,计划攒药自杀。

他们试着联系了京东客服,希望可以拦截药品、不给派送。

而京东客服更进一步。

在保护购物者隐私的情况下。

通过商品名称锁定信息,联系上了女孩的家人。

家人接到电话后非常吃惊。

他们只知道孩子最近情绪不太好,没想到她要走极端。

但最后,家人真的从女孩床下找到了她攒的药。

一条生命被救了下来。

这件事触动了京东。

2020年3月,京东客服成立了“生命通道”。

一个纯公益的客服团队。

16个人,24小时轮流值班。

目的就是发现自杀倾向者,劝阻他。

他们几乎每天都会在客服会话或者购买记录里,发现异常。

“吃了14片可以死吗?不够的话,我还有一盒,可以把它吃完。”

“我刚刚吃了40多粒药,又喝了一瓶白酒,什么时候会死?”

……

几年间,他们已经挽救了几千人的生命。

这样的“隐藏服务”,其实本来跟京东的业务毫不相干。

而且只有成本,没有利润。

绝大部分人也不会知道。

一个企业能坚持做这种超越商业逻辑但意义非凡的事,还挺赞的。

05

咱都知道,企业的目的是挣钱。

这天经地义,无可厚非。

但是在赚钱之外,能不能再加上一份对普通人的善意?

这很考验企业的格局和良知。

像刘强东、胖东来这样的“搅局者”,我觉得特别好。

企业不应该只卷效益,卷加班。

更应该卷员工保障和福利,卷承担了多少社会责任。

商业的初衷可以是为了钱。

但商业的终点,应该是普通人的幸福。

因为这个世界,是普通人的世界。

只有普通人能饱暖,有尊严,幸福喜乐。

企业才能平稳,有价值,未来可期。

那些在风雨中奔波的普通人,不该是企业发展的一枚棋子。

更不该是时间洪流中的一粒尘埃。

他们是这个世界真正的主人,是理应被守护的平凡之光。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