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巨震来了

本周日,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也是欧洲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德国,将发生一件大事:德国大选。

虽然在周一的文章里我们已经提到过,本次选举最终的新总理人选将几乎没有悬念,但大选结果中另一个可能的胜利方及其所代表的历史意义,将震动整个欧洲。

德国,这个时至今日仍然背负着纳粹历史沉重负担的国家,它与英国和法国并列为二战和冷战后帮助塑造和巩固欧洲自由秩序和防御结构的三巨头之一。

而如今情况大变,外媒多次称,一股浪潮正在席卷德国,如果民调准确,该国极右翼民族主义政党德国选择党(AfD)将在周日后成为德国第二大政治力量。

评价称,这样一个被反对者称为“激进、种族主义、反民主”的政党被“抬上桌”,将意味着一次巨大的政治板块移动,这种影响不仅施加于德国,而且将覆盖整个欧洲。

英媒称,战后德国从未有一个极右翼政党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同时它却又一度被视为对这个联邦共和国及其宪法的威胁。甚至连法国极右翼代表人物勒庞所在的政党,都曾公布宣布在欧洲舞台上与德国选择党“划清界限”,并称该党的立场和民族主义名声过于激进。

有评价称,被极右翼还嫌“太右了”,不愧是“比激进还激进”。

那么就是这样一个极端政党,到底是如何一跃成为德国老二的呢?

“笨蛋,重要的还是经济”,这句话同样受用于德国,分析认为,德国一直被视为一个现代化、充满活力、技术先进的国家。其中,汽车工业是德国经济心脏的主要财富输送渠道之一。但近年来,德国经济模式的根本缺陷已暴露出来。批评者认为,它过于依赖内燃机汽车和化学工业等能源密集型、老式的产业。在默克尔16年任期内,德国还被认为越来越依赖来自俄罗斯的廉价天然气、美国防御保护伞以及对华出口。

而这些年发生的三件事,重创了德国,首先,特朗普上任,明确表示欧洲不能再依赖美国的安全支持和保障。美国在其第一任期内与欧洲多次发生争执,因此德国所依赖的美国保护伞变得不再牢靠;其次,近年来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电动汽车技术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对从德国进口汽车的需求较少。最后是俄乌战争,这导致高度依赖俄罗斯天然气的德国不得不寻求替代能源,从美国购买价格高昂的天然气,这间接导致了许多能源密集型德国企业开始出现明显的财务压力。

而这一切,都导致了德国如今经济低迷且停滞不前的原因,作为欧元区最大的成员国,其他欧洲盟友也因为德国经济萎靡,而对这个经济特区感到沮丧。

Image

除了经济外,默克尔留给这个国家的另一个政治遗产——移民政策,也因为近年来非法移民的增多而成为了攻击对象,据统计,仅在2015/16年欧洲移民危机期间,德国一个国家就接收了超过一百万名寻求庇护者,主要来自叙利亚和阿富汗。此外,在俄乌冲突期间,德国还向120万乌克兰难民敞开了大门。

当时德国媒体称,许多德国人对他们所谓的“欢迎文化”感到自豪。然而,来自中东和阿富汗的一系列寻求庇护者针对德国大城市的恐怖袭击事件,却再次引发了关于德国边境应该如何开放的争论。这些袭击包括在圣诞市场持刀伤人事件、持砍刀袭击事件、汽车撞向平民事件,就在前几天,在慕尼黑的工会示威活动中又发生了一起幼儿被杀事件。

这每一起事件都令“欢迎文化”蒙上阴影,德国议会也出现了一种新风向,一些中右或中间甚至中左翼党派议员为了安抚自己选民,都抢着宣布支持驱逐非法移民的计划,而大概率将成为德国新任总理的默茨之前就干脆试图与选择党合作,一起推动驱逐动议在议会生效,这在当时甚至惊动了赋闲在家不问政事许久的默克尔。

除了移民政策外,军事和基础设施的投入不足,也是德国选民对现政府不满进而把极右翼推上去的原因。英媒称,柏林是防务联盟北约的关键力量,而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反复要求欧洲国家支付更多军费,而在俄乌冲突后,德国向乌克兰援助大量钱款,这也被认为是德国军队目前处于虚弱状态的原因之一。在本次选举中,德国大多数政党都赞成继续支持基辅,只有选择党明确称,“希望与俄罗斯改善关系,立即停止向乌克兰运送武器,并利用资源增强德国武装力量以保卫国内安全。”

基础设施方面,据德媒称,该国目前有4000多座桥梁已损坏或处于需要进一步检查状态。而一直给人们留下“德国人准时”的深刻印象,也因为该国经常晚点的火车而被打破。就更不要说,该国城市外的手机信号极不稳定,有些地方的人们甚至仍然在使用传真。据了解,虽然近几届德国政府都希望通过增加投资来解决这些问题,但都面临着支出法律限制,即:2008/2009年金融危机后,德国宪法写入了“债务刹车”规定,除国家紧急状态外,新增债务不得超过GDP的0.35%。

英媒称,就是因为这些,德国人变得不再信任他们的政客。他们目睹了自己选的政府在国内外的开支不断攀升,而德国所依赖的欧元几乎崩溃。当时在选民眼中似乎是金融稳定支柱的东西,现在在许多人看来却是经济增长的障碍。而有关改革债务刹车的争论,恰恰成为了压倒朔尔茨政府以及引发本周日提前举行大选的最后一根稻草。

但即便如此,德国新政府仍然面临挑战:打破债务刹车绝非易事,因为需要议会三分之二多数票才能修改宪法。

Image

因此最终的联合政府如何组来拉拢到更多的盟友,成了新政府的关键,但可以肯定的是,新的联合政府将排除选择党,即便他们成为议会第二大党。

英媒称,德国二战后的政治制度设计是,没有一个政党能够像纳粹党在1933年首次当选后那样主导议会。建立联盟成为新的游戏规则。因此,德国自二战结束以来,就一直存在一个所谓的防火墙:一种跨党派共识,以防止极右翼势力进入政府。但有评价称,即便如此,从边缘化的政党,一跃成为德国第二大势力,无论联合政府怎么选,这都是德国选择党的胜利。更讽刺的是,由于担心移民和边界问题会让自己失去德国选择党的选票,德国中左翼和中右翼的言论也都已经向右转。

虽然选择党大概率将遭到德国政坛的“封杀”,但也有人明确表达了支持,去年12月马斯克公开声称只有德国选择党才能拯救德国。当时评论称,此言一出便引起全欧洲关注,这里的大多数人仍然坚持认为他们的国家需要被德国选择党拯救。

下面就让我们再次复习下,参加本周日德国大选的“关键人物”:

弗里德里希·默茨,69 岁,基督教民主联盟领导人

Image

政治倾向:老派保守派。

标志性政策:暂停欧盟庇护规则,以遣返德国边境的非法移民;废除性别自我认同和双重国籍;简化和削减税收制度。

经历:当默茨还是一个青少年时,他的父亲希望他成为一名泥瓦匠。然而,他却选择了法律。他曾担任过法官、律师、欧洲议会议员、国会议员、党魁和候任总理——直到21世纪初默克尔阻止了他上台。默茨退出政坛,在十多家公司的董事会任职。2018年,他重返政坛,并在三年后第三次尝试中赢得了党魁之位。

奥拉夫·朔尔茨,66岁,社民党总理

Image

政治倾向:中左,更注重技术中心。

标志性政策:丰厚的福利支付、丰厚的国家养老金、大幅提高最低工资。

经历:年轻时,来自汉堡的朔尔茨是一名激进的反北约左派人士和劳工律师。他在政治和语言上都保持温和,在社民党内稳步晋升,先后担任劳工部长、汉堡市长,然后在默克尔的最后一个总理任期内担任财政部长。在2021年的联邦议院选举中,他为社民党赢得了非凡的胜利。

爱丽丝·魏德尔,46岁,德国选择党总理候选人

Image

政治倾向:她自称是“保守自由主义者”。她的对手则称她为极右翼分子。实际上,她是民族主义和非自由民主政党的代表,甚至欧洲极右翼的大多数同行也对她持怀疑态度。

标志性政策:“移民”或大规模驱逐移民,可能包括第二代或第三代移民;恢复德国马克;与俄罗斯和解。

经历:2013年,德国选择党刚成立,她就加入了该党。据一封泄露的电子邮件称,她认为“与德国文化格格不入的人”正在“涌入”她的国家,而默克尔的内阁“都是猪,只不过是二战胜利国的傀儡……正在系统地摧毁资产阶级社会”。

罗伯特·哈贝克,55岁,德国绿党总理候选人

Image

政治倾向:在他的领导下,“绿党”的定义发生了变化;他的政党仍然是环保主义者,在经济上倾向左翼,但已明显向中间立场靠拢。

标志性政策:将国防开支从占GDP的2%提高到3.5%;迫使投资者在资本利得税之外缴纳社会保险费;取消对公共借贷的严格限制,以释放高达5000亿欧元的投资。

经历:在与妻子的合作下,他成为了一名成功的小说家、儿童作家。他为政治带来了一种不同寻常的反思和自我批评的沟通方式,他的崇拜者认为这是一种新的正派范式,但他的批评者认为这种沟通方式令人不快且虚假。

Image

2025年德国大选民意调查

数据显示,选民的观点非常清晰,也非常一致。如果民调预测准确,那么默茨和基民盟-基社盟将以30%左右的得票率夺得第一。德国选择党的得票率正在缓慢上升,有望位居第二,得票率约为20%。社民党很可能在争夺第三名的竞争中击败绿党,得票率约为15%至20%。

但这也存在一些重要的不确定因素——德国选择党的选票很难衡量,部分原因是该党越来越多地动员非选民和年轻人,而该党选民一般不喜欢与民调员交谈。

此外,还有三个小党派的得票率在5%左右徘徊,无法进入联邦议院。如果它们未能入选,席位将按比例分配给大党派。但如果它们勉强进入,默茨将更难组建能够获得多数席位的联盟,他可能不得不将多达四个政党拉入政府。

Image

投票后会发生什么?

各党派互相打量,目前看来,最有可能组成政府的政党是基民盟-基社盟和社民党。如果一切顺利,他们将拟定谈判立场,开始讨论政府的潜在优先事项,这些优先事项将在一份名为“联合政府协议”的文件中正式确定。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这也是一件棘手的事情。但这一次,默茨和中左翼政党在主要问题上的意识形态分歧太大,谈判将充满困难。

Image

德国选择党能赢得德国大选吗?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不会。即使在1月29日德国选择党帮助默茨在联邦议院赢得了象征性的驱逐非法移民投票之后,与极右翼合作的禁忌仍然很强烈。

然而,现在的默茨力量已经比以前弱了。默茨的反对者(以及他的一些右翼盟友)已经在考虑这样一种情况:默茨无法与其他中间派政党达成联合执政协议,但仍然决定竞选总理职位。他们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他可以提名自己进入联邦议院,并挑战其他政党支持他——并被德国选择党的选票推上台。

然而,主流政党更大的担忧是,如果大体上中间派的联合政府不能解决选民最关心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可能会抛弃保留态度,转而支持德国选择党,这将为其提供足够强大的平台,使其成为下次选举中第一名的有力争夺者。

另据路透社最新消息,在周日选举前公布的最后一批公布的民意调查中,德国主流政党支持率都出现了下降,而极右翼德国选择党支持率却出现了上升,分析认为,这表明此次执政联盟的组建过程可能十分棘手,或将持续数月。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