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集中销毁2079件不合格消防产品

“大家仔细看,正规灭火器瓶身上应该贴有两张防伪‘身份证’,其中一张是红黑色覆膜……”3月12日,在赣州市2025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咨询服务活动现场,章贡区消防救援大队宣教员陈展鹏高高举起一具灭火器演示鉴别真伪的技巧,吸引众多群众围观。

连日来,赣州掀起了一场消防产品打假风暴,赣州市消防救援支队联合市场监管、公安等多部门开展的专项行动,以全链条打击、全民科普、全域联动的创新模式,构建起守护消防安全的铜墙铁壁。

向群众科普

向群众科普

联合检查 让“李鬼”无处遁形

3月13日上午,赣州市南康区索菲纳酒店走廊内,南康区消防救援大队消防监督员曾晓俊用力按下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本应闪烁的红色确认灯却如同“哑炮”毫无反应。

“这种产品在火场就是定时炸弹!”执法人员当场开具整改通知书。与此同时,另一路检查组突袭赣州市育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对灭火毯生产车间的阻燃材料进行抽样检测。“餐饮场所油锅起火时,合格的灭火毯能瞬间隔绝氧气,但劣质产品遇火即燃反成帮凶。”技术人员边检测边向企业负责人讲解。

“这批水带明显重量偏轻,而且产品信息也查不到,属于不合格产品。”3月12日,会昌县消防救援大队联合多部门对会昌县虔美酒店、会昌宾馆等场所的消防设施设备开展安全检查。现场查扣商标模糊不清、产品信息不符的消防水带25条。

“场所内使用的消防设施、设备符不符合国家的标准和规范?有没有超出使用期?”3月13日,在于都县万达嘉华酒店和枫叶雅苑小区,于都县消防救援大队联合公安、市监部门重点检查场所内消防器材是否符合国家规范、相关证书及检验报告是否齐全、是否在使用期限内等。

在赣州消安消防器材有限公司,检查组随机抽查了店内摆放销售的部分消防产品性能、查看了企业营业执照,并了解了消防产品来源、销售情况等。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检查组结合实际,进行了针对性指导,并要求场所在规定期限内整改到位。

赣州消防聚焦消防产品生产、流通、使用三大环节开展联合检查15次,对发现使用不合格消防产品或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的单位场所,一律依法责令整改或处罚;对销售假冒伪劣消防产品行为,一律通报市场监管或公安部门处理追责。截至目前,全市共检查单位场所194家,约谈相关企业负责人102人。

集中销毁 消除劣质产品潜在危害

“嗤——”3月12日上午,全南县滨江广场传来一阵尖锐的金属撕裂声。只见消防员手持无齿锯和液压钳,将假冒伪劣灭火器、破损的应急照明灯和劣质防毒面罩等逐一压碎、切割。

3月15日,在于都县消防救援大队的营房空地上,一名消防员身着专业救援服,手持切割设备,率先对假冒灭火器进行切割处理,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假冒灭火器被逐一破坏。接着,消防员又拿起大锤,用力砸向假冒的应急照明灯具和感烟探测器等产品,现场轰鸣作响。

在赣州各地,类似的集中销毁行动也在同步进行。在石城县雍和文园,百余件假冒伪劣消防产品被碾碎;于都则采用熔炼方式,将劣质消防水带接头回炉重造……全市各地将近期监督检查中收缴的消防应急照明灯具、消防疏散指示标志、消防水带、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等2079件假冒伪劣、不合格消防产品进行集中销毁。

全民科普 增强消防安全意识

“大家看,这款面罩滤毒罐的呼吸口处没有滤烟膜,这是典型的不合格产品。”3月12日,在宁都县“3·15”消防产品辨真伪主题户外直播现场,消防宣教员赖轩手把手教市民识别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的真伪,并教授如何正确佩戴防烟面罩。市民一边认真学习,一边感叹:“以前根本没注意这些细节。”

近日,兴国县将军园广场上忽然腾起一道“彩虹”,引得群众纷纷驻足——原来是消防员正在演示直流水枪与喷雾水枪的不同效果。“大家注意看,正品水枪的握把橡胶有消防认证码,就像给水枪办了‘身份证’!”消防宣教员谢扬举起两把外观相似的水枪,左手那把的接口处赫然露出毛糙的塑料裂口。

60岁的退休教师周大爷戴上老花镜,指尖摩挲着水枪握把:“这劣质品的橡胶味刺鼻得很,正品反倒有股淡淡的硅胶香。”他的发现引得众人凑近细闻。

瑞金市消防救援大队还在活动现场设置了“实战化”技能培训环节,详细讲解干粉灭火器“提、拔、握、压”的操作要领,并专门设置油盆灭火等模拟场景,吸引众多市民参与体验。“灭火器常见,但很多人从未真正使用过。今天操作才发现,风向站位、喷射距离都有讲究!”参与体验的市民陈先生说。

行动期间,全市消防部门通过设立咨询台、真伪产品对比展示、案例警示、趣味互动体验等方式,向群众普及消防产品知识,目前已开展“3·15”宣传活动23场,现场直播1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有效增强了广大市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辨别假冒伪劣消防产品的能力。

此次专项行动,既是对消防产品违法者的一次有力“亮剑”,也是一场全民参与的消防安全科普盛宴。守护消防安全没有休止符,赣州消防将持续强化与多部门的联动协作,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织密消防安全防护网。同时,消防部门郑重提醒广大市民:购买消防产品时,务必选择正规渠道,若购买到伪劣产品,可拨打12315进行举报。(文/图 戴文艺 全媒体首席记者胡榕)

来源:大江网-新法治报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