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城张亚东时代谢幕 交棒刘成云中交时刻

观点网 绿城中国数天前的一份停牌公告并没有引起大多关注,仅提示停牌是要刊发一份有关董事辞任及董事会组成的其他潜在变更的公告。

这一人事变更在3月27日早间揭晓——令许多人没想到的,辞任的是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张亚东。

据公告显示,张亚东因工作安排辞任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并提交日期为2025年3月21日的辞呈。根据辞呈,辞任将于2025年3月28日董事会会议召开前或下一次董事会会议召开前(以较早者为准)生效。

因此,在3月26日董事会会议开始前,彼已不再担任执行董事、主席、董事会薪酬委员会及董事会提名委员会成员以及董事会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主席。根据《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第3.05条,不再担任公司授权代表。

同时,周长江因工作安排辞任执行董事以及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成员,自2025年3月26日起生效,但其将继续担任绿城中国执行总裁。

最新公告解释了为何公司股票要停牌,原因是张亚东的辞呈过于“突然”,董事会措手不及,需召开董事会会议商讨接任人选。

“由于前任主席兼执行董事张先生的辞职,仓卒间董事会没有足够时间商讨接任人选,以及考虑及最终确定相关公告。因此,公司申请暂停交易,等待尽快召开董事会会议,使公司将能够提供关于新任主席的任命以及董事会和相关董事会委员会组成的更新和更全面的信息。”

任命结果显示,自2025年3月26日起,中交系刘成云获委任为主席,以及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以及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成员。

目前,张亚东的“工作安排”尚未见任何具体公开信息,不过对于此次人事变动,外界一致看法是中交集团进一步深化了对绿城的管控。

张亚东扩张时代

张亚东接任绿城行政总裁职务之时,业内的解读同样是中交欲加强对绿城管控。

据了解,张亚东于2018年5月加入绿城,并在2018年8月迅速接替曹舟南出任行政总裁。彼时作为宋卫平仅剩的门徒之一,曹舟南一直被认为是中交入主后延续宋卫平意志的那个人,因此他的离开也被看作是中交加强管控的结果。

一年后,张亚东却卸去中交的所有职务,把自己变成了一个纯粹的“绿城人”,专注于绿城的发展,并酝酿一场影响这家房企的变革。

2019年7月11日,张亚东出任绿城中国董事会主席,创始人宋卫平退出。

相比宋卫平的质量至上风格,张亚东则更看重规模增长。

在张亚东领导下,至2019年初,绿城已完成了一年内的第二次组织架构调整,即从臃肿走向精简,职权逐渐分明。与此同时,曾任大连副市长的张亚东还构建了“共赢共担机制”,推行项目跟投制度。

而且他聚焦杭州、上海等核心城市的投资,通过“5912”(5个月开工、9个月开盘、12个月现金流回正)策略等高周转模式,实现规模跃升。

据不少接近绿城的人评价,张亚东务实、低调,作为掌舵者,他是个爱定目标,并且努力确保能实现的人。

因此,在他的规划中,2019年和2020年,绿城地产业绩规模达到2000亿和2500亿元,2021年达到3000亿元。

彼时,绿城中国还制定五年发展规划,预计到2025年冲击5000亿元销售目标。

时移世易,2025年5000亿元目标显然已经不可能完成,不过2019-2021年的目标可以说是没有落空。

2019年在四季度近1000亿销售冲刺下,绿城全年超额完成1800亿元目标,最终销售额2018亿元,较2018年增长约30%,增幅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020年,绿城实现合同销售面积1385万平方米,总合同销售金额2892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自投项目合同销售金额2147亿元,同比增长59%,权益金额1194亿元,同比增长55%。

2021年,绿城实现合同销售面积约1557万平方米,总合同销售额3509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自投项目合同销售额约2666亿元,同比增长24%,权益金额约1452亿元,同比增长22%。

除了大力抓规模增长外,他还引入中交集团的央企资源,将融资成本从宋卫平时代的8%降至3.74%。只是高杠杆扩张也导致绿城中国净负债率从2018年55%升至2020年66%;2024年中期,净资产负债率为67.2%。

此后数年,由于行业调整及融资收紧等多重因素影响,绿城销售金额开始停滞不前——2022年实现销售额3003亿元,未完成3300亿元业绩目标;2023年实现合同销售额3011亿元,合同销售面积154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0.3%和12.1%;2024年总合同销售金额约2768亿元,较2023年3011亿元下降8%。

此外,根据绿城2月披露的业绩预告显示,预计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股东应占利润同比2023年的人民币31.18亿元下降50%以内,主要是房地产市场整体下行,及公司主动加大长库存去化力度,加快库存结构调整,导致2024年度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增加所致,剔除该因素,股东应占利润预期同比有所上涨。

中交刘成云

有业内人士认为,2025年是绿城成立30周年,同时也是“战略2025”收官之年,而2025年8个关键词包括战略升级、持续三改、精益管理、做一成一、匠筑好房、合力协同、数字赋能、人才活水,其中对于“人才活水”的表述是“能者上,庸者下,平者替”,张亚东的辞任或许与此有关。

净利润的下降是否张亚东辞任的主要原因?目前仍未可知。不过,重仓高价地的打法的确为绿城带来了利润压力。

根据观点指数公布的2024年1-12月房地产企业销售表现,绿城中国全口径销售金额2768亿元,排名第三位;权益销售金额1210亿元,排名第六,表现并不逊色。

据悉,接任绿城董事会主席的刘成云,目前为中交集团三把手,已执掌旗下上海振华重工四年时间,整体业绩表现较为突出。

据绿城公告显示,接任董事会主席的刘成云,现年56岁,大学学历,硕士学位,正高级经济师、高级工程师。

刘成云自1991年10月起先后任四航局科研所软基公司副经理、新技术工程公司经理,岩土公司常务副经理、经营处副处长、市场开发部经理,四航局副总经理,中交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他在2013年7月起先后任中交(南沙)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临时党委书记、董事长,中交城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埋、党委书记,中交佛山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交建华南区域总部总经理、党工委书记;2018年1月起先后任中国交建战略发展部总经理、中交集团战略发展部总经理、中国交建战略与运营管理部总经理、投资事业部总经理;2020年12月任中交集团暨中国交建董事会办公室(战略发展部、改革办公室、派出董事办公室)主任、投资管理部总经理;2021年2月任中交集团总经理助理兼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2022年8月任中交集团党委委员、总经理助理兼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2023年6月至今任中交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

都说现在房地产行业已转变模式,由高周转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或许张亚东与刘成云的人事轮替,也体现了中交集团对此的侧重与意志。

另有报道显示,刘成云已在杭州坐镇一个多月。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张亚东完成了他的使命,而今只是另一个时代的到来。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