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刘玉琴
通讯员 谢萍
“一个月干好一件事,一年就可以做成十二件事,十年就可以干好一百二十件事,那么你就可以成为这个领域的佼佼者了。”3月27日14时,还未走进湖北科技职业学院综合实训楼学术报告厅,极目新闻记者就听到了全国劳模王建清的声音。他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培养新时代大国工匠》为主题,字正腔圆、中气十足地跟学生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
王建清
王建清是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模,东风商用车整车工厂特级技师、首席工程师,曾经62次走进人民大会堂。分享中,王建清提及自己当兵的经历,正是因为在部队锻炼过,所以他讲话声音力量十足。
王建清从履职经历、信念时刻、个人成长三个方面,讲述了自己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大国工匠的故事。讲述现场,他分享了自己初中毕业后短暂放弃过学业,去山里挑冬瓜的经历。
“那个时候我15岁多,初中毕业后成绩不好,没有考上高中。当时从三公里外的山沟里往外挑冬瓜,为了挣工分,我一次挑了155斤。我很后悔,为什么没有听老师和家长的话,好好学习。”王建清用自己吃苦的经历,勉励在场学子珍惜坐在教室里学习的机会。
炎热的夏天,泥泞的地面……在现场,王建清还分享了东风建厂时拍下的一张照片。他问在场的学子,可以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待几天?湖北科技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数控技术专业学生陈楫鑫踊跃地举手回答。陈楫鑫表示,因为自己的家庭环境一般,所以对王老师的讲述很有共鸣。
左为湖北科技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钟毓宁,右为王建清
“王建清叔叔用他的亲身经历教导我们,无论未来从事何种职业,都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令陈楫鑫感慨的是,王建清这样的大国工匠并非出身名校,在看似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凭借着对自身技能的不断打磨与提升,逐步成长为行业内的佼佼者。“他在发言中流露出的家国情怀,深深触动了我。我们要以所学知识和技能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积极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社会责任。”
湖北科技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李奕菲很认真地聆听了全场报告。她告诉记者,“王老师的演讲非常热血、励志。他跟我想象的一线工人不一样,他特别有自信,讲话很有感染力。”
王建清参观学校
报告结束后,王建清还参观了学校的智能制造技术中心,并与该校机电工程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举行了座谈。座谈中,学生向王建清提出了很多问题。
“我们下半年就要开启岗位实习,走向社会,对于即将步入职场的大学生,您觉得我们应该如何规划职业道路,才能像您一样发光发热?”“现在Deepseek等人工智能发展迅猛,我们该如何应对……”
王建清从“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三个方面,鼓励在场学生多去现场解决实际问题,多跟一线工人打成一片。同时,他认为,人类是机器的创造者、维修者。维修的核心技术由企业自己掌握,离不开人类,只有不断地学习,我们才能不被AI替代。
(图片来源:刘捷摄)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