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格提拔”,“知美派”,“外交官家庭出身”……
三周前,当达尔奇耶夫被任命为俄罗斯驻美国大使时,他身上的标签曾引起广泛关注。
美国当地时间26日,这位64岁的职业外交官抵达华盛顿,又再度吸引公众视线。
这位新官到底有啥来头?在俄美关系有所解冻之际,他的赴任又能带来什么?
“专业对口”
达尔奇耶夫到美国第一件事,就是与记者们分享工作展望。
他说,令人欣慰的是,自己的赴任正值俄美关系出现某种“机会之窗”的背景下。
他说,使馆运行正常化等工作进展良好。但清理“有毒遗产”,如消除美对俄制裁影响等问题需要付出更大努力。
他列举了工作的四个方向,包括:为俄方外交团队工作人员和普通公民简化签证手续,促使俄方6处被没收的财产得到归还,恢复俄美直航,等等。
达尔奇耶夫的任命,是妥妥的“专业对口”。
他1960年诞生于外交世家,父亲曾是一名高级外交官。
1983年从莫斯科大学历史系毕业后,他在苏联科学院美国和加拿大研究所担任初级研究员和研究员,获得硕士学位。
达尔奇耶夫精通英语和法语,自1992年进入俄外交部北美司以来,其职业生涯的重要部分(大约10年)是在美国和加拿大度过的,曾担任俄驻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俄驻加拿大大使等职。
在被俄总统普京任命为驻美大使前,达尔奇耶夫是俄外交部北大西洋司司长。不少人用“破格提拔”形容这一人事安排,因为此前的俄驻美大使通常担任过俄外交部副部长。
有分析称,达尔奇耶夫可能有几大优势。
其一,他是普京重要的外交事务助手尤里·乌沙科夫的门徒。
其二,他是一名务实的学术派,会灵活变通,也严格遵守克里姆林宫的指示。最新安排或许也反映出目前美俄事务决策正由双方的高层亲自做出。
不做“囚徒”
当前俄美关系的缓和,为达尔奇耶夫的外交活动带来空间。
历史上看,在俄(苏)美关系密切的时期,俄驻美大使可以做很多事情——乌曼斯基、葛罗米柯、多勃雷宁等,美方的许多交往大门都向他们敞开。
现实上看,达尔奇耶夫起码不会像他的两位前任那样成为大使馆的“囚徒”,让美国人“避之唯恐不及”。可以说,俄罗斯为美国新政府选择了一位非常适当的对话者。
“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支持与发展基金会主席安德烈·贝斯特里茨基表示,美国公民甚至不能安静地谈论俄罗斯,达尔奇耶夫的任务是纠正这种局面。他必须为双边关系正常化、多边接触和柔性政策创造基础。这将有利于为美俄协调俄乌冲突创造条件。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已向俄罗斯申请批准理查德·诺兰德出任美国驻俄大使一职。诺兰德拥有35年外交经验,曾在上世纪80年代末在美驻苏联大使馆工作。这表明特朗普政府在重启对俄关系方面的认真态度。
但与此同时,俄美关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俄罗斯专家苏斯洛夫认为,达尔奇耶夫被任命是俄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的第一步,但这条道路将是艰难而漫长的。这名学者强调,不要期待在近期“两国间积累的所有问题像变魔术一样解决”。
有评论称,俄罗斯与美国接触是必要的,但要谨慎。美国人既可以从与俄罗斯的良好关系中获益,也可以从与俄罗斯的糟糕关系中获益(乌克兰的例子清楚地证明了这一点),但俄罗斯却只能从良好关系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