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国际学术会议在东莞召开

3月29日,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国际学术会议(DEAI2025)在广东科技学院松山湖校区召开。

合影.jpg

3月29日,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国际学术会议(DEAI2025)在广东科技学院松山湖校区召开。大会吸引了来自西班牙萨拉曼卡大学、香港恒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广东财经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澳门中西创新学院、广东科技学院、惠州城市职业学院等40余所高校学者,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深圳赛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以及欧洲数字创新中心等科研机构及行业领军企业代表200余人现场参会。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理工职业学院、兰州博文科技学院、广州软件学院等院校师生代表线上参加。

合影2.jpg

本次会议由中国市场学会、大湾区产教联盟指导,广东科技学院、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及广东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会共同主办,广东博思云科教技术有限公司、大湾区产教融合研究院、东莞市社科名家陈标新数字经济工作室和AEIC学术交流中心承办,并获西班牙萨拉曼卡大学、欧洲数字创新中心、澳门中西创新学院等10余家国内外机构协办支持。

梁校.jpg

大湾区产教联盟理事长、广东科技学院校长梁瑞雄教授致辞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战略核心区,承载着推动科技突破、经济转型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多重使命。本次会议紧扣数字经济产业前沿与教学改革趋势,旨在探索数字技术重构区域发展模式、驱动‘硬联通’与‘软融合’的双向突破,以技术创新破解实践难题,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落地的实践支撑。

惠州城市职业学院校长张方阳博士在致辞中表示,本次会议致力于深入探索并实践数字化教学的前沿路径、智能化管理的创新策略以及个性化学习的有效模式,助力开创一个更加智能化、高效能的教育环境。

外籍.jpg

西班牙萨拉曼卡大学校长Juan Manuel Corchado教授通过视频致辞指出,全球数字经济的创新需加强跨国协作,通过学术互通与项目共建,推动技术标准与伦理规则的全球共识,促进产学研协同发展,本次会议是推动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跨学科协作的重要平台。

外籍2.jpg

主旨报告环节由大湾区产教联盟执行会长、广东科技学院副校长陈标新教授主持。香港恒生大学周家贤教授、浙江大学王化教授、广东财经大学于成学教授、深圳市赛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祁生胜董事长、南方科技大学Georgios Theodoropoulos教授分别以“人工智能在中国香港的发展情况”“AI+金融人工概述及基于情感分析的大语言模型市场预测”“数字经济的全球变局与中国力量:人工智能重塑国际竞争新格局”“AI驱动下教育产业‘双向赋能’战略蓝图:培育未来人才的10个创新支点”“Digital Twins for Sustainable Blockchain Systems”为题作主旨报告,共探数字技术与智能科技驱动下的教育与产业革新路径。

广东科技学院刘立冬、华南理工大学陈金荣、长沙理工大学刘斌、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袁帅、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朱国庆、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邓泰生等14位优秀论文获奖者作研究成果汇报。

专家聘任.jpg

会上,还举办了大湾区产教融合研究院特聘专家聘任仪式。广东科技学院副校长、大湾区产教融合研究院院长陈标新为周家贤教授、王化教授、于成学教授、Georgios Theodoropoulos教授、祁生胜董事长等5位学者、企业家颁发大湾区产教融合研究院特聘专家聘书。

微信图片_20250329205503.jpg

3月30日,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国际学术会议还将在主会场举办AI赋能高校教师智慧教学及科研全场景应用实战研修班;在惠州城市职业学院举办大会惠州分会场,开展专家主旨演讲、圆桌对话、专题辅导及企业案例分享等系列活动,探索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快速发展背景下产教协同发展新路径,通过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应用提升效率,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稳步快速发展。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