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星纪魅族COO廖清红:全球化、AI与智能眼镜的突围战

“我们做不到哪吒的霸气,但可以拥有同样的坚韧。”

凤凰网科技《凤凰V现场》出品

作者|刘毓坤

编辑|于雷

3月27日,星纪魅族在成都举办春季媒体沟通会,副总裁曾洋与首席运营官(COO)廖清红系统披露公司战略动向。在这场以“AI时代的科技变革”为核心的对话中,廖清红明确了星纪魅族的三大方向:全球化扩张、多终端生态构建、AI全场景落地,并透露了新品发布计划与市场野心。这家曾以手机业务闻名的企业,正试图通过智能眼镜、车机系统等新赛道,在巨头环伺的科技行业杀出重围。

全球化:三年内海外收入占比剑指70%

廖清红直言,全球化是星纪魅族“活得好”的核心路径。2024年,公司仅用3个月实现海外销售占比超20%,今年目标提升至50%,长期目标是海外收入占比达70%。为实现这一目标,星纪魅族采取“三步走”策略:产品先行探路,随后输出技术,最终实现生态出海。借助吉利集团的海外布局,公司计划优先开拓中东、东南亚市场,再进军欧洲。廖清红强调,全球化不仅是销售扩张,更需融入本地产业链,“避免成为单纯的贸易型公司”。

AIOS 2.0:多终端生态的“隐形引擎”

作为战略底座,Flyme AIOS 2.0将于4月发布会亮相。该系统通过统一调度豆包、文心一言、DeepSeek等大模型,结合场景化需求与用户习惯,实现“端-云协同”的智能决策。例如在车载场景中,AI不仅推荐餐厅,还能结合用户口味偏好优化结果。廖清红透露,AIOS作为首家接入阿里云全模态大模型Qwen2.5-Omni,未来将重点突破情感理解与多模态交互,打造“超自然的人机对话”。

智能眼镜:千亿赛道的头号玩家

“AR眼镜五小龙之一”的星纪魅族,将智能眼镜视为“仅次于手机的AI Device”。尽管巨头入局,廖清红认为行业仍处早期:当前产品重量(40克以上)与续航制约体验,但技术突破将加速市场爆发。他预测,未来三年该品类年增速达100%,但短期内难以撼动手机地位。星纪魅族凭借光波导技术积累,已在XR领域拿下41.5%市场份额,未来计划通过AIOS赋能,进一步巩固技术优势。

魅族手机:AI平权与“摔不坏”的硬核回归

在手机红海中,星纪魅族选择差异化突围。Note 16系列主打“AI平权”,将旗舰级AI能力下放至2000-3500元价位,瞄准“追求品质但预算有限”的年轻群体。廖清红直言,中国中端市场暂无霸主,“Note系列曾创下3000万台销量,这次要成为国民严选”。而魅族22旗舰系列则强调“形态创新”,打破屏幕尺寸局限,强化与车机互联的AI体验。廖清红用“摔不坏、跌不烂”定义新品,暗喻品牌历经挫折后的韧性。

车机生态:开放合作下的“隐形冠军”

星纪魅族在车机领域悄然登顶:Flyme Auto连续5个月装机量第一,适配22款车型,超过华为鸿蒙与小米澎湃。廖清红将成功归因于两大优势:基于Flyme OS十余年的系统功底,以及“低姿态”的开放合作模式。目前,Flyme Auto已与吉利深度绑定,但同时支持其他品牌手机互联。廖清红透露,公司正与美的等企业合作,加速“人车家”生态闭环。

以弱胜强的生存哲学

“中国企业的历史,就是以弱胜强的历史。”廖清红反复提及这一观点。面对华为、小米等巨头,星纪魅族选择在智能眼镜、车机等新赛道证明“战斗队伍”的成色。从AIOS的底层革新,到全球化与生态开放的组合拳,这家22岁的品牌试图用差异化的产品逻辑与战略定力,在AI时代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正如廖清红所言:“我们做不到哪吒的霸气,但可以拥有同样的坚韧。”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