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财经杂志 (ID:i-caijing)
记者 | 陈洪杰 实习生 唐敏安 编辑|袁满
“这事来得有点突然,周五(3月28日)收到了通知,将暂停营销利率在3%以下的消费贷款产品。”多家银行人士对《财经》表示,4月1日起,消费贷款产品的利率将上调到3%以上。
3月29日,某国有大行的一款消费金融产品利率已经涨至3.1%起,而在前几日调整前的利率为2.72%起。
另外,多家股份制银行及城商行的消费贷产品利率也正上调。“我们已经暂停了所有3%以下的消费贷款。”一位城商行人士称。
各家银行的情况存在差异。另一家银行人士表示,他所在的银行目前依然可以办理2.6%的最低利率贷款,但要赶在3月31日前办理完手续并审批通过才行。
3月以来,多家银行继续降低消费贷的利率,延长期限或者提升额度:最低利率降至2.5%。手机银行线上可以办理的最高信贷额度20万元,线下面签的最高额度可以达到100万元。最高还款期限为84个月(7年)。
在目前消费贷款新一轮的调整中,据《财经》了解,除上调利率,产品的期限或者额度没有发生新的变化。
分析人士称,此举是为保持合理净息差预留空间。数据显示,2024年商业银行净息差继续收窄,平均净息差下滑17BP(基点)至1.52%,持续考验银行盈利能力。
“此次对消费贷利率价格的直接约束,表明银行机构消费贷竞争需以商业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常态化利率价格战、一味卷到利率地板价不可取。”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表示。
消费贷利率将上调3%以上
自2024年四季度,多家银行的消费贷款呈集中调整趋势,但在2025年3月发生了扭转。
3月中旬之后,多家银行继续降低消费贷的利率,最低在2.5%左右。但到了3月28日,出现了变化。
有农商行人士称,“2025年4月1日起,我行XX个人消费贷款产品,所有新客及存量促活活动,将不再配发3%以下的优惠券。已获得3%以下利率优惠券的客户,优惠券有可能会在3月31日24时强制失效。近期如有资金需求尽快提款,以免遇政策调整优惠券将无法使用。”
多位城商行人士也表明,3月28日临时紧急开会通知,不能再宣传3%以下的消费贷利率产品,4月1日起无法办理3%以下的消费贷业务。
“消费贷款产品的未来利率定价,还得等到下周一(3月31日)才知道。”多位银行人士称。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监测的数据显示,2025年2月,全国性银行线上消费贷平均最低可执行利率为2.91%,环比下跌7BP,同比下降28BP。国有行消费贷最低可执行利率平均水平为3.04%,环比下降11BP,同比下降26BP;股份制银行消费贷最低可执行利率平均水平为2.80%,环比下降4BP,同比下降31BP。
到了3月中旬之后,多家银行继续降低消费贷的利率,最低在2.5%左右。“2.5%左右的最低利率所针对的是总行筛选出的一些白名单客户。我们前几天还在预测,利率可能还会再降。”一家头部城商行人士称,但现在却发生了变化。
近年来,消费贷利率持续下行,叠加银行消费贷获客、留客竞争日益激烈,利率价格战已屡见不鲜。“消费贷贷款利率不断下探会导致利率端的无序竞争,使得机构过于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发展,也存在被套利者盯上乃至组团套利的风险。”苏筱芮称。
警惕消费贷不良攀升
在银行积极拓展消费贷市场的同时,其背后也面临着不良贷款率攀升的问题。
例如农业银行2024年报显示,其个人消费贷款金额从2023年的1.2%占比上升至2024年的2.3%,不良率也上升了0.41个百分点,至1.55%。
中信银行2024年报显示,个人消费贷款不良率2.14%,较上年末上升0.59个百分点。“当前经济仍处于恢复期,受居民收入水平尚不稳定等因素影响,个人消费贷款不良率出现一定波动。”中信银行称。
渤海银行在过去个人消费类贷款曾大幅提升,但最近几年后出现下降,在2024年降至了375亿元,但不良率却从2023年末的4.44%上升至2024年末12.37%。
近期,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就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工作答记者问,涵盖的内容不仅有增加消费金融供给,还包括开展个人消费贷款纾困等。
“金融机构要围绕扩大商品消费、发展服务消费和培育新型消费,丰富完善金融产品和服务。针对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场景,量身定制金融产品,更好满足个性化、多样化金融需求,不断强化数字赋能,增强消费金融服务的适配性和便利度。”上述负责人称,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合理设置消费贷款额度、期限、利率,优化资源配置。
该负责人还表示,银行业金融机构可根据借款人信用记录、还款保障,针对暂时遇到困难的借款人,合理商定贷款偿还的期限、频次。根据借款人申请,经审核合格后为符合条件的借款人提供续贷支持。
“政策调整后,有望显著改善消费者支付能力。以新能源汽车购置为例,延长贷款期限可有效降低月度还款金额,且能更好地匹配车辆使用寿命与还款周期,有助于刺激20万元以上中高端车型消费。”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称,同时,该政策与以旧换新补贴形成“金融+财政”组合拳,有助于更好地推动以旧换新政策的落地和执行效果。
“金融机构不宜在利率上过度内卷,建议机构基于当前的监管风向,认真评估产品定价的合理性与可持续性。”苏筱芮称,但基于对优质客户的获客需求,此前部分金融机构对新客除了提供低息产品以外,还会从“免息”层面切入,打出新客一个月免息,甚至新客半年免息等宣传口号以揽客,此类免息的优惠程度甚至大于低息产品。后续,除了消费贷利率本身之外,“免息”这一营销宣传是否应当纳入指导范畴同样值得业内进一步探讨。
当下,不少银行已制定相应对策。“严格做好白名单企业的准入和持续管理,聚焦白名单优质客户投放,获取优质客户提升业务整体质量。同时,构建差异化资产质量管控机制,从产品、客群、区域、渠道等维度对业务进行监控,根据监控情况部署差异化风控策略,不断调整目标客群。”在近期举行的业绩发布会上,一位股份制银行称。
另一位国有大行人士称,将深化与电商平台合作,坚持“场景+生态”双管齐下,在链路打通、重点场景、数据标签、线上线下、组织推动上做更多的工作。
往期推荐
多吃薯片到底会不会致癌?媒体查证:耸人听闻!靠“脱离剂量谈毒性”来制造公众焦虑
胖东来工资表刷屏!员工平均月薪9886元,店长78058元
缅甸发生7.9级强震,泰国总理中断会议紧急商讨地震应对措施→
港府持续接触长和,商讨卖港口“合理出路”
员工称全天禁用手机、休息不能出门、吃饭必须在工位…小鹿妈妈被立案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