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中产,也被房价搞到“不婚不育”了

文/凯斯

编辑/章鱼

月薪不到三千,房价每平三万。

打工人每周要上六天班。

在如今的越南,年轻人想要纯凭奋斗在大城市买一套60平米的安身所,可谓是难于登天。

根据房产咨询公司CBRE在今年2月发布的一份报告,越南的河内市和胡志明市,双双出现在了全球最难购房都市的榜单里。

以河内为例,在这里哪怕是一栋房龄接近10年的公寓,现在每平米也能卖到9000万越南盾(约合人民币2.5万元)。

可与之相对应,河内市老百姓去年的平均月收入则大致只有1000万越南盾(约合人民币2800元)。

个体收入和都市房价间的极大差距,让同奈省的一位官员在高级会议上惊呼称:

普通人想买房,需要“不吃不喝攒几百年的钱”。

越南人,正被房价掏空

根据地产平台Batdongsan的统计,河内居民工作50年能买一套房子、工作23年能买一套公寓;

胡志明市的居民则是买房需要53年、买公寓需要24年。

虽然这些数据没有官员口中的“百年孤房”那样夸张,但对无数越南的90后、00后而言,也是一笔极其沉重的负担。

所以在该国的社媒和报道里,你能看到大量个体、夫妻甚至两个家族的钱包,都被一套大城市房产所掏空的实例:

比如河内市青春郡,一对夫妻为了改善生活以每平方米1亿越南盾(约合人民币2.8万元)的价格,卖掉自家住了多年的40平方米老宅。

可两口子手握40亿越南盾,却愣是在全城找不到一套像样的好房。

最后,他们不得不又借了5亿,才在邻近的河东郡买了一套旧公寓;

也有带着俩娃、月均收入超过3500万越南盾(约合人民币1万元)的“中产”夫妻,无法靠自己的力量买房。

为了买房,男方的父母准备把家里70多平的土地卖了,女方的父母则决定把养老的积蓄拿出来买房。

结果,两家的全力支援与夫妻俩多年的积蓄合在一起凑了将近20亿越南盾(约合人民币56万元),却还是连河内市郊区的一套小两居的一半都买不下来。

在越南的房产论坛上,有人就分享说自己辛辛苦苦攒了20亿发现在胡志明市无房可买后,便索性回农村老家,用同样的钱建了一栋三层洋房,外加买一辆SUV。

当然,如果一家人手握三四十亿越南盾,在越南当前的两大都市,也不是完全无房可买。

只不过这些房,基本都位于城市那几千条“历史悠久”的窄巷深处,其特点为:

空间小,房龄老,装修烂。

车开不到家门口,消防安全隐患极其严重,有的甚至还是没有获得“粉红皮书”的无证房。

但即便是河内深巷里一间仅20平、连住人都没法确保的无证房,也可以被中介报价报到20亿越南盾。

虽然买房艰难,但越南民众还是相信:

买房买的不仅是居所,还有未来。

当全款过于奢侈,找银行贷款上杠杆自然就成了一种选择。

越南多家商业银行就纷纷响应号召,推出了各种优惠的房贷套餐:

有年利率只要4.5%的,有本金宽限期长达5年的。

有家名叫Kienlong的银行,甚至还针对35岁以下的人群推出了0利率优惠贷,相关的报道鼓吹说:

“年轻人贷款买房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

2023 年最新红皮书和粉皮书模型及注意事项

然而,诱人的借金条件下通常暗藏玄机:

不少所谓的低利率,其实只适用于最初借款的3~6个月。

一旦优惠期过了,后续利率便开始跟随市场的波动而水涨船高。

乂安省一位姓杜的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家就是在2020年年末贷款5亿越南盾买房,当时的利率只有7%-7.5%。

可时间仅仅过去两年,利率就飙升到了13.5%,折合下来每月需要还750万越南盾(约合人民币2100元)。在人均工资只有2800元人民币的越南,想要负担这笔贷款,相当于双职工家庭中有一人的收入需要全部用来还贷。

加上日常开销和子女教育,杜先生一家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许多越南的90和00后,根本不敢买房。

对他们来说,那几乎意味着要把自己的未来透支给一套房。

在社交媒体Threads上,无数该国的年轻人将买房描述成了一种永远无法企及的幻想:

“我在河内工作了 10 年,意识到我永远都存不下足够的钱买房。回到家乡买地建房比永远留在城里的想法要更好。”

“我的父母说,大约 20-30 年前,钱还没有贬值。简单来说,你用基本工资就可以买房买车,不像现在这么难。”

“一份普通的工作几乎不可能买得起房子。很多时候我都在思考,我还要学习多少,还要工作多少年才能有足够的钱去买房......”

而这种对未来的消极,也反映在了越南的婚育数据上。

譬如胡志明市的初婚平均年龄,去年已经达到了创纪录的30.4岁,比上海还要高出一点。

而2024年该国整体的生育率,也低到了前所未有的1.91。

越南房地产经纪人协会更是多次呼吁,希望官方能出台一些支持多孩家庭优惠购房的政策,以此来挽救年轻群体逐步退去的婚育欲望。

不动产的泡沫狂欢

房价过高,也是双刃剑。

在越南年轻一代买不起房的同时,炒房客赚得盆满钵满。

去年年末,在越南一场名为“展望”的地产会议上,某房企的高管分享了一组有趣的数据:

在如今的越南楼市,有86%的客户以波段投机(lướt sóng)为目的购置房产,在购房后持有房产超过一年的投资者仅占总购房人群的14%。

换言之,越南目前的房地产现状,依然可以用“房炒不住”来概括。

哪怕这个国家刚刚才经历了一次因投机狂热而引发的楼市崩盘危机。

自2015年7月修改《住房法》,放宽了包括外国人购房在内的诸多限制后,越南房地产便成了资本眼里绝佳的爆炒标的物。

于是,在降息周期里外溢至此的海量美元,便在本国投机客的牵线搭桥下,全都被注入了市区和城郊的无数新盘里,在这个东南亚国家的经济系统中吹出了一个大大的泡沫。

仅2022年的前6个月,河内和胡志明二市的房价便双双暴涨25%,部分楼盘在此期间的涨幅甚至达到了离谱的74%。

这种状况虽不正常,但它拉高了越南的GDP,创造了更大的就业市场,也在急功近利中成就了一批“新地王”。

在2020年媒体总结的越南富豪榜中,前十名里有4个是卖房子的,2个是做建材的,还有2个是从事银行业的。

加在一起,整个地产行业的上下游算是凑齐了。

泡沫再大,都会有破裂的那一天。

而戳破它的,往往是击穿了底线的贪婪。

2023年10月7日,在越南名为“熔炉行动”的大整顿中,该国女首富张美兰被警方逮捕。

这位曾承建了西贡时代广场和温莎酒店等国家级地标,说服李嘉诚前来投资,在疫情期间捐出了价值5.7亿人民币物资的地产女王,被指控犯有行贿、洗钱、债券欺诈、操控银行、违规放贷等多项重罪。

光是涉案文件就足有6吨之重,装满了104个箱子。

据统计,张美兰在2018年至2022年的4年间以建房等名义从银行骗取的总金额,相当于越南2022年GDP的3%,违规发放的贷款数,约等于当年GDP的九分之一。

3.6万名受害者,或直接或间接地被她骗到倾家荡产。

而随着这起“全国有史以来最大的诈骗案”被彻底曝光,越南的房地产界也如多米诺骨牌般开始一块块倒下。

Domino Effect GIFs - Find & Share on GIPHY

新皇明和FLC集团等地产集团的大佬相继被抓被判,曾经所谓的抢手好楼盘开始接连爆雷。

超过1200个开发项目陷入停滞,而房产投机的狂热也终于迎来了一波大降温——2023年后半年,越南住宅和公寓的成交量锐减了17%。

可正所谓食髓知味,对于该国无数的炒房客而言,房价坐火箭所带来的甜头,可真不是想戒就能戒的。

当时间来到2025年,伴随着政府要再次进行“省市合并”的消息传来,之前熟悉的一切便开始悉数回归:

一方面,是越南总理在今年1月的03/CĐ-TTg文件中,明确要求各地必须集中整顿房地产投机、哄抬房价等行为;

另一方面,则是房产中介以“XX地在新规划中将被并入河内市”这样的谣传为燃料,在各个楼盘重燃房价上行的狂热;

在“合并”传闻下,炒房客似乎迎来了“事业第二春”。

宁平省华闾市一块原本20多亿越南盾的地产,几天价格就被抬到了30亿,而网上的报价则可以溢价溢到40亿。

然而有人跑到当地的土地登记处一问,管理人员却表示最近真实的交易数量并没有增加,一切都是投机之徒搞的鬼。

类似的案例不计其数。

越南刚刚瘪下去的房产泡沫,大有再次吹起之势。

根据越南建设部去年报告,尽管成交量在下滑,但该国一二手公寓的价格,在去年仍保持了一定上涨,河内的部分楼盘甚至最高涨了50%。

在采访中,BHS房产公司的董事会主席直接表示:

“(越南的房市)现在就是一场狂欢的盛宴,再不参与进来最后就会‘饿肚子’了。”

然而这场盛宴再丰盛,也与无数买不起房的越南普通人无关。

当买房成了追逐暴利的杠杆,当置业成了炒客手中的筹码,那么无数越南老百姓的积蓄和人生,便自然会被投机客们疯狂地榨取。

众所周知,当朴素的安居愿望最终被透支殆尽,当年轻的一代最终只能选择一生漂泊或逃回家乡。

一旦击鼓传花的游戏找不到人接盘,便再也玩不起来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