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初露,上海银行宁波分行的工作人员便已向着慈溪直塘村进发。他们精心准备了50份艾饺,艾饺色泽青翠,惹人喜爱。特别的是,其中包裹的是工作人员连夜筹备的 “特殊馅料”——存款保险手册、反诈口诀卡 ,这些将随着艾饺一同被送到独居老人家中。
“阿公,您瞧这艾饺上的褶子,就好似给咱们的钱包打了个牢牢的结。”客户经理小胡一边说着,一边用指尖在青团上比划着褶皱,操着亲切的方言继续讲道,“咱要是存定期,可得找带有‘存款保险’标识的正规银行,这就好比包艾饺得把封口捏紧咯,这样钱财才安全……” 方言的乡音与艾草的清香相互交融,金融知识也随着袅袅炊烟,悄然飘进了老人的心中。
在村口的窄巷里,一场别具一格的 “移动茶话会” 热热闹闹地开场了。老人们手捧着热气腾腾的青团,兴致勃勃地看着志愿者们表演情景剧。“视频里穿着制服的,可不一定就是警察啊!”“那些中奖短信,都是想骗人呢!” 大家在欢声笑语中学习反诈知识。这时,宁波分行的工作人员走到82岁的王大爷身旁,掏出老人机,耐心地教他长按 “#” 键设置紧急联系人:“大爷,这个键关键时刻比家里的门闩还顶用嘞!”
作为宁波县域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 “毛细血管”,上海银行宁波分行积极创新金融知识普及方式,把 “方言金融课堂” 开设到了村镇祠堂、党群活动中心,甚至是村口的大树下。“防诈三句半” 的音频在村广播中循环播放,声声入耳。在助农服务点,专门设立了 “银发咨询角”,为老人们答疑解惑。工作人员身着红马甲,奔波忙碌于村镇之间,为村民送去金融关怀。在每一位结对老人的手机里,都存放着专属客户经理精心录制的方言版操作指南 ,方便老人随时查看。
暮色渐渐浓重,徐阿婆满是感激,执意往工作人员的兜里塞着艾草,说道:“你们讲的这些知识,可比草药还管用,能祛邪气呢!” 炊烟慢慢散去,村庄里,老人们手机屏保上新设置的 “96110” 反诈热线,就像一串守护平安的密码,在一盏盏渐次亮起的灯火中若隐若现,格外温暖。
这场满含青团温度的 “金融护老” 行动,恰似四月里轻柔温暖的春风,不仅送来了春日时令的暖意,更如同细密的经纬线,将乡村反诈的防线编织得更加牢固紧密。当金融知识以方言俚语的形式,融入田间灶头的日常生活,这便是上海银行宁波分行对 “金融为民” 理念最生动、最真切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