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发布“师说”教师教育大模型,全面助力人类教师攀升文明阶梯

4月8日,在武汉举行的2025未来教育大会上,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人工智能教育学部部长刘三女牙教授正式发布了自主研发的“师说”教师教育大模型。

4月8日,在武汉举行的2025未来教育大会上,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人工智能教育学部部长刘三女牙教授正式发布了自主研发的“师说”教师教育大模型。该成果通过人工智能深度赋能教师教育,旨在探索智能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形态与新路径,服务于中国特色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与教育强国建设。

华中师范大学发布“师说”教师教育大模型,全面助力人类教师攀升文明阶梯

刘三女牙教授指出,师者是教育之基,深化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强调的重要目标,也是华中师范大学建设教师教育领先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从古至今,“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样”是人类教师面临的三大基本问题。智能时代的到来,教育系统正从“师-生”二元结构向“师-生-机”三元结构加速跃迁,如何回答好这三大问题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刘三女牙教授带领团队自主研发了师说大模型,通过攻克内容适配、策略生成、智能评价等核心关键技术,打造教师全能助手,塑造教育全新形态。

华中师范大学发布“师说”教师教育大模型,全面助力人类教师攀升文明阶梯

从技术上,师说大模型采用“1+M+N”智慧教育服务架构,通过大小模型协同,为职前职后教师教育提供多场景一体化服务。特别是,针对教育领域独特需求,团队基于经验之塔经典教育理念,独创性提出教育大模型“塔式构建法”, 通过多层次经验学习打造真正懂教育的大模型。具体来说,首先建立知识链,获取抽象经验,使其具备领域知识与推理能力;其次建立行为链,获取观察经验,使其理解人类教学行为与模式;然后建立进化链,获取实践经验,使其实现在教学场域的具身进化与知行合一。

从实施上,师说大模型将分三阶段推进:2025年推出V1版,聚焦课堂教学智能评价,解码教学行为,回答“教得怎样”的问题;2026年推出V2版,着力教学策略生成与优化,突破经验局限,回答“怎么教”的问题;2027年推出V3版,聚焦教学内容生成与适配,重塑内容供给,回答“教什么”的问题。

在发布会演示环节,刘三女牙教授对师说大模型进行了教师与管理者双场景现场演示,生动呈现了师说大模型的核心功能。该系统构建起覆盖教学模式、师生互动、课堂管理等9大维度,下设38个子类及69项细化指标的教学诊断体系,实现从宏观策略到微观行为的全景式分析。教师可通过自然语言对话,获取分析报告、评价解析及改进建议,管理者可依托院系级数据聚合,精准评估教学质量,优化资源配置。创新引入的数字人智能体,通过沉浸式对话交互提升系统易用性。

发布会最后,刘三女牙教授认为未来教师必将由人类与AI共同铸就,师说大模型将全面助力人类教师攀升文明阶梯。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