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重塑“美国伟大”,美元“王座”走向崩塌

今日亚洲交易时段,美元指数延续跌势,盘中一度下探至99.34点,创2022年俄乌冲突以来新低。这一走势背后,是特朗普政府周末在电子产品关税政策上的戏剧性“变脸”,先是对部分商品宣布豁免,随后又通过社交媒体否认“例外”,并暗示将启动新一轮“国家安全关税调查”。政策反复无常的冲击波,正将美元推向全球资本市场的信任危机中心。

这种政策摇摆暴露了特朗普关税经济学的内在矛盾:一方面试图通过豁免避免消费端价格飙升引发的政治风险,另一方面又试图维持其“强硬”人设。德意志银行外汇研究主管乔治·萨拉韦洛斯指出,这种“既要打击对手,又怕伤及自身”的策略,正在加速国际投资者对美元定价逻辑的重新评估。

政策的不确定性已引发连锁反应:

美元指数破位下行:自1月13日高点110.18点算起,美元指数累计跌幅超10%。号称“全球资产定价之锚”的10年期美债收益率达4.488%,单周大涨逾12%,创下了逾20年来的最大单周涨幅。

避险资产重构:瑞郎兑美元飙升至2015年高位,日元升至142区间,黄金突破3180美元/盎司,三者年内涨幅分别达12%、9%和20%。

在线外汇交易平台安达公司分析师扎因·瓦夫达表示,投资者正以“战时速度”调整资产配置,从美元转向更中立的避险资产,这种流动性迁移在冷战结束后从未出现。

毫无疑问,美元近来的持续下滑是颇为不同寻常的,以往全球金融压力通常会使美元走强,因为投资者会抢购美元资产,如被视为避风港的美国国债。但在上周,美元和美债却同时遭遇了大举抛售。一场全面“抛售美国资产”的交易可能正在酝酿之中。

特朗普政府以关税为武器的“经济战”策略,可能不仅无法实现其宣称的“制造业回流”或“贸易再平衡”,反而还会成为动摇美元霸权根基的致命一击。

特朗普关税政策的随意性、反复性和不可预测性,彻底颠覆了市场对美元资产的信任逻辑。更深层的危机在于,美元作为“安全资产”的信用锚点被政策武器化摧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警告,若贸易战持续,2025年美元全球储备份额可能跌破50%,为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最低。

特朗普试图用关税重塑“美国伟大”,却亲手引爆了美元霸权的系统性风险。当政策制定者将货币武器化、将规则任意化时,市场终将以资本外逃和信任崩塌回应。历史或许会记录:2025年的春天,不仅是美元“王座”崩塌的起点,更是全球经济秩序从单极向多极跃迁的分水岭。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