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
凤凰网科技讯 4月14日,商业内幕发文,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竞赛已然开启,并且中国已遥遥领先。
摩根大通预测,在未来几年,人形机器人的潜在市场总量将达到50亿台。马斯克做出了更为大胆的预测,他表示,到2040年,人形机器人的数量至少会达到100亿台,超过人类的数量。人形机器人将以各种形式与人类并肩工作,或者取代人类实现全天候生产。它们将成为家庭中的私人管家和服务人员,也将成为餐厅里的服务员。
无论人形机器人最终在人类社会中扮演何种角色,中国都已做好了准备。根据摩根士丹利的一项分析,在过去五年里,中国成功申请了5590项涉及人形机器人的专利,而美国仅为1442项。在此期间,中国获得的机器人领域专利数量比全球其他19个专利产出最多的国家的总和还要多22%。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数据显示,至少自2021年以来,中国投入工厂的工业机器人数量比其他所有国家的总和还要多。2024年,中国公司向市场推出了35款人形机器人,占全球总数的三分之二。美国和加拿大的公司总共推出了8款。
研究公司SemiAnalysis在报告中预测,人形机器人很快将重塑全球经济。报告作者写道:“我们正处于工业社会非线性变革的初期阶段。”他们还补充道,“唯一有能力抓住这一自动化机遇的国家是中国。”该报告警告称,除非美国大幅提升其机器人研发能力,否则进一步落后将“对美国构成生存威胁,因为美国在各个方面都会被超越”。
查塔姆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威廉・马修斯表示:“中国已有效地为自己定位,有望在机器人领域和机器人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他还表示,随着机器人行业的发展,“你可能看到的是一场类似于工业革命的权力转移。”
中国具备几个关键优势:政府的大力支持、世界领先的研究水平,以及至关重要的供应链实力。
大约从2022年末ChatGPT推出时起,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进步极大地提升了机器人快速“思考”并与周围环境互动的能力。从那以后,中国政府在人形机器人研发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也助益颇多。马修斯表示:“中国的产品产量超过其他任何国家。其生产能力让美国相形见绌。中国拥有全球三分之一的制造业产出,并且越来越多地生产高质量的制成品,再加上人工智能系统的推广,以及高度成熟的机器人产业和大量的相关投资。这让中国具备了巨大的优势。”
供应链优势意味着全球其他竞争对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中国。就像它们旨在服务和取代的人类一样,人形机器人由数千个零部件组成。其中包括“大脑”,涵盖半导体、基础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和视觉软件。美国在这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根据摩根士丹利2月的一项分析,在22家从事人形机器人“大脑”部件研发的公司中,有13家位于美国,而中国只有2家。
但这家投资银行估计,制造一台人形机器人的总成本中,“大脑”部分仅占约4%。绝大部分成本花在了“躯体”上,包括各种执行器、活塞和骨骼部件。在64家生产人形机器人躯体部件的公司中,有21家位于中国,17家位于美国。总体而言,全球约56%的人形机器人供应链公司位于中国。
人形机器人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人类最终会在多大程度上接受与机器人并肩工作,或者被机器人取代,目前还远未确定。但这场竞赛的现状已然明晰。马修斯表示:“除非美国、欧洲、日本和韩国尽快采取严肃且大规模的行动,否则从长远来看,很难与中国竞争。” 就目前而言,机器人领域的这场竞争,主动权在中国手中。(作者/陈俊熹)
更多一手新闻,欢迎下载凤凰新闻客户端订阅凤凰网科技。想看深度报道,请微信搜索“凤凰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