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大为四川“阳光驿站”专职志愿者深度赋能

“应该通过法律严惩霸凌者!”“应该告诉霸凌的实施者,让他们知悉这样的行为是错误的。”

“应该通过法律严惩霸凌者!”“应该告诉霸凌的实施者,让他们知悉这样的行为是错误的。”“应该和被霸凌的同学约谈,给他树立自信心……”2025年4月13日下午,在西南科技大学办公楼301会议室里,60名身着蓝色马甲的专职志愿者们,热火朝天地讨论着,他们正在进行一场以“校园欺凌干预”为主题的沉浸式演练。来自四川省(2023)“阳光驿站”60个项目点的专职志愿者们,针对学生们有可能遭遇的霸凌情景,结合两天时间里学到的专业知识,纷纷给出自己的介入办法。

这是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主办,四川省妇女联合会、西南科技大学承办的四川省(2023)“阳光驿站”专职志愿者中期技能提升培训会的场景之一。4月11日至14日,培训会在西南科技大学举行。培训会以“赋能专职志愿者、助力儿童心理健康”为主题,旨在进一步提升“阳光驿站”项目专职志愿者的专业能力,推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培训围绕项目点建设现状分析、法律素养提升、心理能量赋能、主题活动创设技巧等内容展开,培训方式包括专题讲座、互动工作坊、案例分析与情景剧场等,以此帮助志愿者们在理论与实践中领悟和成长。

培训期间,西南科技大学多位应用心理学系和法学系专家学者,分别就个案专题、法律素养赋能、心力量赋能等主题进行深入讲解。专家们结合实际案例,为志愿者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案。培训会还特别设置了“赋能工作坊”,通过原创音舞主题活动、具身化SEL心理团体辅导体验等形式,鼓励志愿者们在互动中探索创新服务模式。其中,学校文学与艺术学院教师付琪现场教唱原创歌曲《阳光驿站之歌》,并辅以手语舞蹈,让志愿者们对驿站志愿者的工作意义和价值有了更深刻的感悟。情景剧演练令人耳目一新:在活动现场,学校的学生志愿者们演绎出一幕幕情景剧,牵动着全体驿站专职志愿者的情绪。最初,大家笑声连连,但是随着剧情的深入,玩笑变成了霸凌、沉默变成了孤立,专职志愿者们的心情也随之低落下来。剧情演绎结束后,专职志愿者们被分成六组,结合前面所学的培训内容进行讨论。专职志愿者们纷纷代入角色,灵活运用“旁观者介入”“群体动力重构”“正念练习”等专业知识解决儿童个案问题,探索出了将心理学知识转化为现实帮扶力量的创新路径。西南科技大学专业技术指导团队的何琳琳老师介绍说:“相比传统说教式培训,情景剧场让知识转化率大幅度提升。我们计划将这种模式纳入‘阳光驿站’培训体系,打造可复制的儿童服务赋能新样本。”

专职志愿者们共唱《阳光驿站之歌》.JPG

“未来站点的小朋友们都能考上心仪的学校,让我们社区的小朋友都能有锦绣前程,奔赴熠熠生辉的未来!”培训期间,来自达州市万源白沙镇工农街社区的专职志愿者郑仕莉,为孩子们许下美好祝愿。她的这份祝愿被放入“梦想候选池”,成为60位专职志愿者的投资选择项目之一。培训期间,技术服务团队推出的“阳光能力币”和“梦想候选池”等特别活动,给志愿者们带来别样的惊喜。在培训会前期,技术服务团队从各驿站选出3位情况典型的困境儿童,60位“梦想助推人”郑重地用自己手中的“阳光能力币”为她们选择梦想,“阳光驿站”也将作为“阳光转化站”,将专职志愿者捐赠出来的“阳光能力币”转化为对应的物资,捐献给这3位困境儿童。这是一份双向的爱,专职志愿者们纷纷表示,通过这个神秘环节,不仅能够提升大家的工作自豪感,也能切实为困境儿童提供帮助。

专职志愿者现场讨论反抗霸凌介入方案.jpg

四川省(2023)“阳光驿站”项目自启动以来,始终致力于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健康支持与关爱服务。广元市剑阁县普安镇小玲珑社区专职志愿者庞华妹表示:“这次参加中期技能提升培训会,收获颇丰。感悟最深的是困境儿童个案服务方法与技巧中的共情。这让我明白,面对困境儿童,需用心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以同理心去理解和陪伴,才能打开他们的心扉。其次,主题活动创设技巧与驿站物资使用中的角色扮演也让我受益匪浅。通过模拟不同场景,能更直观地了解儿童需求,同时合理利用物资丰富活动内容。此次培训提升了我的专业能力,未来我会将所学运用到实践中,更好地服务困境儿童。”项目技术服务团队负责人、西南科技大学医学院党委书记、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昌霞表示,下一步,西南科大技术服务团队将继续推进“心理危机干预”“家庭教育指导”等进阶课程,促成各站点个案帮扶。同时,也将利用今年暑假,组织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分赴各站点,开展科学传播、心理团辅等特色活动,让关爱服务触手可及。项目将继续秉承“关爱儿童、服务社会”的宗旨,汇聚各方力量,共同书写温暖与希望的新篇章。(文睿 周钰 李梓琴)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