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锡悦的一场豪赌,让韩国人患上“叛乱痛”

◆4月14日,被罢免的尹锡悦抵达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出席刑事审讯。

◆4月14日,被罢免的尹锡悦抵达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出席刑事审讯。

文丨关珺冉

被罢免后,64岁的韩国前总统尹锡悦迎来涉嫌发动内乱案的首次庭审。

4月14日上午,他在法庭上反驳检方的指控,坚称从未企图发动政变,并称所谓紧急戒严是和平地向国民传递信息,并非实施军政。如果发动内乱罪名成立,尹锡悦或将面临终身监禁乃至死刑。

◆4月14日,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入口处严阵以待的警力。

◆4月14日,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入口处严阵以待的警力。

尹锡悦是继全斗焕、卢泰愚、李明博和朴槿惠之后,第五位受到刑事审判的韩国前总统。根据首尔中央地方法院的安排,尹锡悦涉嫌发动内乱案将在4月21日、4月28日、5月8日继续公开审理。

尹锡悦曾说过,“(参选总统)对于个人而言是件不幸的事,这是一条家破人亡的路”。然而,他不但走上这条路,还采取了更为孤注一掷的做法:制造韩国史上最短命、最离奇的戒严,走上一条“将国家置于军事统治之下”的不归路。

2022年赢得总统选举前,尹锡悦只从事过一个职业——检察官。他亲手将朴槿惠送入监狱,还参与过李明博贪腐案的调查,因此声名远扬。然而执政两年多,围绕在他身边的新闻除了与在野党的内斗,更多是妻子金建希的丑闻。

虽然将官邸从青瓦台搬到龙山,尹锡悦依然没能摆脱“青瓦台魔咒”。经过长达122天的宪政危机,这位手心写“王”的前总统,将以普通民众的身份迎接法律的审判。

尹锡悦的一场豪赌,让韩国人患上“叛乱痛”

回顾6小时戒严闹剧

对21岁的韩国留学生金贤宇(音)来说,2024年12月3日这天让他刻骨铭心。当晚,他正在上海一个咖啡馆埋头苦读,突然接到朋友的电话,对方焦急地说,“韩国宣布戒严了”。

当晚10时20分,尹锡悦在首尔龙山总统府发表紧急谈话,发布紧急戒严令。他一脸严肃地宣称,由于在野党裹挟国会、搅乱国家,此举是为了铲除“从北势力”,维护“自由宪政秩序”。

◆2024年12月3日,尹锡悦在首尔龙山总统府发布紧急戒严令。

◆2024年12月3日,尹锡悦在首尔龙山总统府发布紧急戒严令。

这场未经预告的全国电视演说立刻传遍世界。金贤宇虽然在历史课本上读过戒严令,但从没想过自己的国家会在2024年经历这种特殊状态。“韩国经历过军政府时期,我们深知‘戒严’一词是多么敏感。那一晚,我的内心充满不安。”金贤宇向《凤凰周刊》回忆道。

韩国民众通过直播画面,看着首都首尔上演宛如电视剧般的画面:代表韩国最高立法机关的国会关闭大门,国会议员、记者、YouTube博主、普通市民在大门外越聚越多,拿枪的军人与市民对峙,议员们不得不翻栅栏进入国会,军人则打破窗户试图闯入国会。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一边翻墙、一边通过直播向民众发出呼吁:“请尽快来到国会,请保护民主的最后堡垒。”

12月4日0时47分,现场190名议员一致投出赞成票,国会议长禹元植宣布紧急戒严令无效。迫于国会压力,尹锡悦于4日凌晨4时27分发表电视演说,表示接受国会的要求,解除戒严令。

至此,这场持续了6小时的“戒严闹剧”终于落幕。当时的国会周边成了庆典现场,市民们将双手举过头顶欢呼,并互相拥抱。这一次,无论进步派还是保守派媒体,都用最严厉的措辞批评这位暴走的总统。在他们眼中,戒严是“背叛国家之举”,是“国耻”,尹锡悦是一位“随意控制国民的军权时代统治者”。

共同民主党东北亚合作委员会副委员长、首尔传媒大学研究生院教授权起植曾服务过金大中和卢武铉两任总统。他告诉《凤凰周刊》,造成“戒严闹剧”的根本原因,是尹锡悦选择通过巩固维护其支持者、正面强攻的方式来应对执政危机,而非遵循司法程序。

戒严风波也对自认“政治冷感”的韩国年轻人产生冲击。那一夜,金贤宇第一次细致查阅了有关戒严的历史资料。“那真的是一种疯狂的行为。”他惊呼,“原来戒严状态下,公民权利会受到如此多的限制。”

尹锡悦的一场豪赌,让韩国人患上“叛乱痛”

逮捕经历一波三折

一场戏剧性的历史“名场面”在戒严风波后上演。

2024年12月7日,韩国国会针对弹劾尹锡悦动议案进行投票。投票前,执政党国民力量党的议员们集体离席,仅留下议员安哲秀等待表决。见此情景,在野党的议员们集体起立,在议长禹元植的带领下呼喊离场议员的名字。

这段时期,禹元植不断向国民力量党议员喊话:“韩国是一个用人民的血泪铸成的民主国家。你们难道不怕被历史、被人民、被世界评判吗?参加投票吧,这就是保护我们民主的方式。”遗憾的是,直至21时20分,投票议员人数因未达到法定的200人,导致弹劾案未获通过。

◆2024年12月7日,韩国国会针对弹劾尹锡悦动议案进行投票。

◆2024年12月7日,韩国国会针对弹劾尹锡悦动议案进行投票。

但没隔多久,国民力量党便决定放弃尹锡悦,并推出所谓“有序退出”的计划。12月12日,尹锡悦发表国民谈话。不仅明确拒绝主动下台,还表示将“坦荡面对”弹劾和调查,坚称“奉陪到底”。

面对尹锡悦的强硬态度,时任党首韩东勋率先表态“将就弹劾案投赞成票”。他也呼吁执政党议员“应凭良心投票”。

一周后的12月14日,韩国国会再次针对尹锡悦弹劾动议案进行投票。最终,倒戈的国民力量党议员有12人。当天有300名议员参加了投票,其中204人赞成、85人反对,弹劾案终获通过。尹锡悦随即被暂停总统职权。

进入2025年,公调处逮捕尹锡悦又经历了一波三折。逮捕令发布后,尹锡悦不断进行法律战和舆论战。一方面,他利用法律漏洞,最大程度制约公调处和警方的行为。他向法院提交“公调处没有内乱罪调查权,不能接受非法调查”的意见书,并不断强调逮捕令是非法的。另一方面,他煽动支持者,强调戒严的正当性,将责任归咎于在野党。

第一次逮捕行动,总统官邸上演了韩剧中的“极限逮捕”。1月3日上午,约30名公调处调查人员、120名警察进入总统官邸。调查人员与总统警卫对峙了5个半小时,其间还发生肢体冲突。警卫处的立场是,尹锡悦虽已被停职但依然是总统,居住在总统官邸内,警卫处有履行保护的职责。最终,公调处宣布行动失败。

一夜之间,总统官邸成了一座密不透风的碉堡。官邸入口处加设了铁丝网和栅栏,大门内停放了多辆大巴车,以阻挡外人强行闯入。

第二次逮捕行动发生在1月15日凌晨,公调处调查人员和警察扛着梯子翻越路障,用钢丝钳剪断铁丝网,还从隐蔽的山路绕行,最终成功进入总统官邸。经历了长达两小时的拉锯,直到当天上午10时33分左右,“尹锡悦被捕”的新闻登上各大媒体头条。他由此成为韩国宪政史上第一个被逮捕的现职总统。

◆2025年1月15日,公调处调查人员和警察扛着梯子翻越路障,成功进入总统官邸。

◆2025年1月15日,公调处调查人员和警察扛着梯子翻越路障,成功进入总统官邸。

逮捕尹锡悦的决定,在首尔西区地方法院引发骚乱。1月18日,几十位尹锡悦的支持者使用塑料椅子以及从警察手中夺走的警用盾牌损毁了法院大门和窗户。自称“法治主义者”的尹锡悦却未对这场针对法院的暴力事件作出任何批评。

金贤宇表示,“完全无法理解”会有年轻人以这样的方式支持尹锡悦。“这些平时对政治没有兴趣的极右翼年轻人,像暴徒一样攻击了韩国的司法机构。这让我感到痛心。”

◆4月3日,为预防任何可能发生的意外,警车在宪法法院附近的道路上筑起围墙。

◆4月3日,为预防任何可能发生的意外,警车在宪法法院附近的道路上筑起围墙。

尹锡悦的一场豪赌,让韩国人患上“叛乱痛”

“法律技术官僚”的失算

2024年12月27日,韩国宪法法院举行首次听证会,预示着尹锡悦弹劾案审理程序正式启动。宪法法院将国会的弹劾理由整理为五大项:“宣布紧急戒严”“发布第一号戒严令”“动用军警妨碍国会”“无令搜查选管委”“指示逮捕主要人士”。

从2025年1月14日到2月25日,宪法法院举行了11场正式辩论。与当年从未出庭的卢武铉、朴槿惠两位前总统不同,尹锡悦出席了其中8场辩论。检察官出身的他以向律师耳语或递纸条的方式“指挥”辩论,并在关键环节亲自上阵。

出庭时,尹锡悦依然一副总统做派——他身穿黑西装,头发规整地梳向脑后。他全程否认所谓指示封锁国会、抓捕政治人士等指控,并主张紧急戒严是正当行为,此事不能成为司法审判的对象。

◆2025年1月21日,尹锡悦出席在首尔钟路区宪法法院举行的总统弹劾审判第三次辩论。

◆2025年1月21日,尹锡悦出席在首尔钟路区宪法法院举行的总统弹劾审判第三次辩论。

第四场辩论(1月23日)中,当被指为“内乱主谋”的前国防部长官金龙显宣誓时,尹锡悦紧紧盯着他,似乎在向这位曾与自己并肩作战的部下施压。当天,金龙显否认了关于尹锡悦的指控。他声称,“同戒严相关的主要文件以及军队调动均出自我之手,与总统无关。”

2月25日是最后一场辩论,尹锡悦用了77页A4纸完成他的“庭审谢幕”。长达70分钟的陈述中,尹锡悦重申宣布戒严的必要性和合法性,称“紧急戒严是为了克服国家危机,是总统行使合法权限”。他指责是在野党诬陷自己、操控弹劾案、破坏宪政秩序、试图推翻政府。尹锡悦说,当前韩国已进入“帝王式巨大在野党”时代,而非“帝王式总统制”。

尹锡悦还承诺,若恢复职务,将推进修宪,调整国家治理结构,凝聚国民意愿,加快改革,构建符合社会变化的宪法和政治体系。法律界分析,他意在修改韩国1987年确立的总统直选制,推行责任总理制,甚至为创建美国那样的四年连任制铺路。

权起植指出,作为替代方案,议会内阁制、两院制、总统四年连任制等想法都正在得到讨论。“总统选举将于6月举行,迫在眉睫。因此,想在短期内修宪比较困难,预计这将是下一届政府的重要工作。”

“修宪在韩国国内是一个老话题。它是韩国解决国内政治结构缺陷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做起来任重道远。”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周边战略研究室主任王俊生向《凤凰周刊》分析说,国会议长禹元植此前提议可以在总统选举日同时举行修宪国民投票。“但如果修宪与大选投票同时进行,肯定会互相影响。不同候选人对修宪有着不同看法。比如,热门人选李在明肯定不希望节外生枝。”

8次出庭辩论,尹锡悦展现出的形象与其说是“法律专家”,不如说是“法律技术官僚”。韩媒总结道,“他屡屡将显而易见的谎言包装成事实,蛮横地堆砌诡辩与强词夺理。他或许以为这样做能说服法官,结果却适得其反。细读判决书可以发现,他为自我辩护的言论,反而成为击溃其核心主张的主要依据。正是‘技术官僚尹锡悦’拖累了‘总统尹锡悦’。”

尹锡悦的一场豪赌,让韩国人患上“叛乱痛”

52天玩转“狱中政治”

被捕后,尹锡悦曾度过52天的魔幻监狱生活。表面看,他像一位普通嫌犯,穿上10号囚服,拍摄入狱“大头照”,领取生活用品,住进10平米单间。但事实上,他依然以总统身份行使着各种特权,玩转“狱中政治”,试图为自己翻盘。

2025年农历新年,尹锡悦在狱中以总统身份向全体国民发表新年贺词。他在贺词中说,“我本应在大家身边守护、照顾并帮助大家。但我未能做到这一点,感到非常遗憾和抱歉。”他还祝福国民能在新的一年过得更好。

1月31日,尹锡悦在狱中会见总统府的高级幕僚,并劝解道:“总统府是国家政务的中心,大家不要垂头丧气,要在各自岗位上竭尽全力。”30分钟的探视中,他不停询问“新年假期医疗系统是否正常运转,老年人是否遇到不便”等国政问题。

在狱中,尹锡悦还多次“召见”了国民力量党议员。他向议员们传达了自己的主张,强调实施戒严是为了解决“一党独大”的国会局面。他还对国民力量党发出警告称,“我们不能变成一盘散沙”。

他还透过律师向其支持者传达信号:“许多国民们走上寒冷的街头,为了这个国家奋斗,你们的声音我都听到了!对于国民们热忱的爱国心,我真心表达感谢。”

3月8日下午,尹锡悦被释放,离开首尔拘留所。他宛如“王者归来”,不断向支持者挥手,还露出哽咽神色,差点落泪。他依旧享受总统待遇,乘坐警卫处车辆从拘留所返回总统官邸。

◆2025年3月8日,尹锡悦被释放后离开首尔拘留所。

◆2025年3月8日,尹锡悦被释放后离开首尔拘留所。

出庭为自己辩护,狱中玩转政治,尹锡悦不仅俘获了坚定的支持者,还一度赢回了支持率。

韩国民调机构Realmeter于1月10日发布的民调显示,尹锡悦的支持率为40.9%,回升至戒严风波之前的水平。到了3月10日,同一民调机构的数据显示,国民力量党的支持率达到42.7%,超过在野党共同民主党(41%)。

本以为遭到弹劾、逮捕和审判后,尹锡悦的政治生涯将立刻结束。他却摇身一变成了受害者,并赢得广大极右翼势力的支持。

距离首尔南泰岭地铁站2号出口不远处,极右翼网红博主和反弹劾势力占据了一整条道路。社交平台上因此流传着一则提示:“因为出口处聚集着反弹劾势力,太危险,请大家在地铁站口结伴行动。”

其中有人挥舞着1万韩元的纸币,朝市民喊道“(打工费)来领吧”,还毫无顾忌地爆粗口道“让赤匪滚回朝鲜”。他们用镜头怼着路人的脸拍道:“这些家伙就是赤匪”“这位一看就是我们这边的”。

见到这类场景,金贤宇的脑海中总会浮现这样一句话:“国民拥有与自己水平相匹配的总统。”他反思说:“尹锡悦不仅没有反省,反而厚颜无耻地认为自己所做的是正当的事情,并赢得这些人的支持。韩国政治走到如今这个地步,国民也负有责任。”

面对有极右翼想法的人,金贤宇选择不发生正面冲突:“我身边确实有一些人和极右翼YouTuber有着相似的想法。对此我感到非常遗憾。他们原本对政治毫无兴趣,但经过这次戒严事件,突然变了。我不会刻意与他们发生争论。毕竟一旦‘政治上头’,根本听不进去别人的话。”

美国《纽约时报》如此描述尹锡悦支持者的群像:“他们大多是年纪较大、常去教堂的人。他们在集会上高唱爱国歌曲,挥舞韩国和美国国旗,支持韩美同盟,对左翼人士进行猛烈抨击。他们担心左翼会把自己的国家交给中国和朝鲜。”

长期以来,极右翼群体一直吹嘘他们同尹锡悦的友谊。此前,他们中的数十人受邀参加了尹锡悦2022年的总统就职典礼。戒严风波后,尹锡悦明确表示,自己是这些人的忠实粉丝。

“极右翼让韩国社会进一步分裂,既有历史原因也有尹锡悦个人的原因。”王俊生向《凤凰周刊》分析说,“韩国社会撕裂由来已久,2022年的总统选举加剧了这种撕裂。作为总统本应弥合分歧、让国家更团结,尹锡悦却煽动极右翼势力,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动荡。”

不少人担忧,眼下的情况说明极右翼在韩国呈现出主流化趋势。“韩国突如其来的极右翼主流化,虽然与全球极右翼化的趋势相似,却也有不同。相似之处在于,它的根源同样是恐惧自己原本享有的地位被剥夺。不同之处在于,这种恐惧的对象并非种族或宗教等有明显界限的‘他者’,而是与自己同属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同质性国民’。”韩国杂志《时事IN》如此写道。

◆被罢免后,支持尹锡悦的极右翼依然为其摇旗呐喊。

◆被罢免后,支持尹锡悦的极右翼依然为其摇旗呐喊。

尹锡悦的一场豪赌,让韩国人患上“叛乱痛”

“将弹劾问题政治化”

成为普通民众后,尹锡悦于4月11日搬离位于龙山区汉南洞的总统官邸。

离开官邸前,他接过支持者递来的一顶红色帽子,上面写有“MAKE KOREA GREAT AGAIN(让韩国再次伟大)”。他还向前来送行的幕僚道别,与支持者们握手。一名年轻男性情绪激动,落泪高喊“Yoon Again”。尹锡悦的车行驶速度很慢,他摇下车窗对外挥手,仿佛是一位饱受冤屈的英雄。

◆2025年4月11日,尹锡悦搬离总统官邸。车辆驶离时,他摇下车窗向支持者挥手。

◆2025年4月11日,尹锡悦搬离总统官邸。车辆驶离时,他摇下车窗向支持者挥手。

他通过辩护律师发表声明说:“如今我将以大韩民国国民的身份回归,将为国家和民众开拓新路”,“过去为了捍卫我国国家利益与安全,挺身而出的每一刻,现在像走马灯在脑海闪过”。

去年11月美国大选结束后,尹锡悦曾在电话中祝贺特朗普“以MAGA(让美国再次伟大)口号大获全胜”。此刻,头戴红帽的尹锡悦或许心存幻想,觉得有朝一日自己能像特朗普一样卷土重来。

◆尹锡悦戴上写有“MAKE KOREA GREAT AGAIN(让韩国再次伟大)”的帽子。

◆尹锡悦戴上写有“MAKE KOREA GREAT AGAIN(让韩国再次伟大)”的帽子。

一周前的4月4日中午,宪法法院代理院长文炯培宣读了弹劾案裁决书,宪法法院8名法官一致同意罢免尹锡悦。尹锡悦由此成为韩国宪政史上继朴槿惠之后第二位被罢免的总统。此刻距离去年12月3日尹锡悦宣布紧急戒严,已过去122天;距离12月14日国会通过弹劾案,也已历时111天。

王俊生分析道,宪法法院的核心职能是审理尹锡悦是否违宪,本案的争议焦点有两个方面:一是他是否要宣布戒严,国会认为韩国当前的内外形势未达到需要宣布戒严的程度,所以认为“戒严不妥”;二是他在戒严期间的做法,如派军警包围国会、强行拖拽议员、追踪逮捕重要政治人物等,均被认为“属于不当行为”。

“卢武铉和朴槿惠的弹劾程序都是依据宪法顺利推进,尹锡悦的情况却有不同,他涉嫌明显违宪。”权起植解释说,“他将弹劾问题政治化,将其推向意识形态冲突,导致国家舆论分裂和社会混乱。”

自戒严事件发生以来,权起植经常前往国会和光化门一带参加支持弹劾的集会,“我希望能一直在现场,我们必须阻止历史的倒退”。

尹锡悦被罢免之际,首尔安国洞十字路口的集会上播放着韩国男子乐队DAY6的歌曲《让我成为那一页》。这是支持弹劾人士最喜爱的歌曲之一,如歌词中提到的,历史的这一页在此刻被翻过。

很多韩国人意识到,是否罢免尹锡悦,是一个关乎人生的问题。在他们看来,曾经稳固支撑社会的民主机制,也可能在一瞬间崩塌。

◆很多韩国人意识到,是否罢免尹锡悦,是一个关乎人生的问题。

◆很多韩国人意识到,是否罢免尹锡悦,是一个关乎人生的问题。

面对宣判结果,2022年梨泰院踩踏事件中的遇难者家属率先表态。遇难者申爱珍的父亲申正涉说:“梨泰院惨案暴露了尹锡悦政府的真面目,可以说那时已经是内乱的开始。那些回避惨案责任的人最终把枪口对准了人民。”据悉,尹锡悦自踩踏事件发生后从没与遇难者家属见过面。

45岁的首尔市民李熙九感叹说,“我希望在广场上学到的一切,能真正成为我人生中的一部分。”因弹劾判决一再推迟,李熙九患上了所谓的“叛乱痛”。其表现为失眠与持续焦虑,无法集中精力工作。某个工作日早上,他在居家办公时看到南泰岭公路上排满警车的视频,立刻请了假,前往支持弹劾的集会现场。

29岁的梁素熙坦言,目睹近年来的一桩桩惨案,会发现自己只是“偶然”活了下来。“每当这类悲剧发生,社会总把责任推给受害者。过去,我总是怨恨那些不负责任的大人。现在,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好大人’。”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思想家埃利亚斯·卡内蒂曾在《群众与权力》一书中写道,“权力很长一段时间的结构,即权力的心脏,就是权力者以自己以外所有人的生命为代价来保全自己”。由此来看,尹锡悦正是为了自己的生存,才会不择手段,扬言把政敌们都抓起来。

“这让人联想到,一个怪物为了生存而挣扎,肆意破坏建筑物和森林。虽然时间很短,但他已经毁了政治、经济、外交、历史、医疗、科学、检察、军队等韩国社会的很多领域。”《韩民族日报》评论员朴贤如此写道。(实习生王莆率、李亭萱对本文亦有贡献)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