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发展2024年财报:营收下滑9.51%,净利润锐减31.91%,新能源业务成亮点

4月19日,漳州发展发布2024年年报。报告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3.02亿元,同比下降9.51%;归属净利润为0.53亿元,同比大幅减少31.91%;扣非净利润为2,125.19万元,尽管同比扭亏,但整体业绩表现仍不尽如人意。公司业务涵盖汽车批发零售、自来水生产和供应、工程施工、新能源等多个领域,其中新能源业务表现亮眼,成为公司为数不多的增长点。

数智科技:收购整合未显成效,未来潜力待观察

2024年,漳州发展完成了对信产集团及人才集团控制权的收购,整合形成了数智科技业务板块。这一举措旨在通过智慧化平台赋能其他业务的发展,提升公司软实力,推动向新兴产业的转型升级。然而,由于信产集团及人才集团在2024年12月末才纳入并表范围,因此对本期经营业绩并未产生直接影响。

人才集团主要从事档案信息化管理、人才服务、教育培训等业务,旗下拥有全资子公司漳州天成人才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信产集团则专注于数据服务及开发、信息技术应用、电子商务、产业投资等领域,控股5家二级权属公司及6家三级权属公司。尽管这些新业务为未来提供了增长潜力,但短期内尚未能转化为实际收益,公司仍需在整合和运营上投入更多资源,才能看到显著成效。

新能源:光伏与充电桩双轮驱动,收入增长41.31%

新能源业务是漳州发展2024年财报中的一大亮点。公司持续深耕光伏发电领域,通过资源自主开发和上游产业投资双轮驱动,推动业务增长。在集中式光伏项目方面,漳浦盐场10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已完成桩基工程的84%,漳浦六鳌100MW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也在推进中。分布式光伏项目方面,公司已与云霄县、高新区等6个区县设立合资公司,共同统筹光伏资源,目前已投建的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合计装机容量达81.86MW,并网容量为71.46MWp。

此外,公司还加快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多层次、全场景的充电网络,为新能源汽车用户提供便捷、高效、安全的充电服务。在新能源汽车品牌布局上,公司聚焦比亚迪、AITO问界等核心品牌,提升市场占有率。2024年,新能源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22亿元,同比增长41.31%,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收入下滑22.43%,污水处理量增长23.87%

水资源开发利用业务是漳州发展的传统核心业务之一,涵盖制水供水、污水处理及其相关工程服务。2024年,公司制水总量达13,330.79万吨,同比增长10.51%;售水总量为9,896.94万吨,同比增长13.85%。在污水处理及生态治理方面,公司确保各污水处理厂和内河项目的稳定运行,推进了漳州市东墩污水处理厂(一期)MBR膜装置更换项目等工程,污水处理量合计12,410.38万吨,同比增长23.87%。

然而,尽管在制水和污水处理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水资源开发利用业务的整体营业收入却同比下降22.43%,至15.17亿元。主要原因是相关工程收入同比减少,显示出该业务板块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的压力。公司需进一步优化工程项目的管理和成本控制,以提升盈利能力。

资本运营:燃油车销售下滑16.10%,资产盘活持续推进

在资本运营方面,漳州发展持续开展存量资产盘活及剩余地产项目的清盘工作,完成了鑫信建投的吸收合并,优化了管理架构,提升了运营效率。燃油车销售方面,公司进行了品牌调整,完成了三明雪佛兰、三明长安福特等项目的退网工作,并精简了3家权属公司。2024年,燃油车销售实现营业收入7.52亿元,同比下降16.10%,反映出传统燃油车市场的不景气。

尽管燃油车销售业务表现不佳,但公司在新能源车销售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全年汽车销售(含新能源车及燃油车)收入合计15.01亿元。公司前五大供应商为品牌汽车厂商,全年采购金额合计9.73亿元,占汽车销售全年采购总金额的64.21%。未来,公司需继续优化汽车销售业务结构,加大对新能源车的投入,以应对市场变化。

总体来看,漳州发展在2024年面临了较大的经营压力,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但新能源业务的快速增长为公司带来了新的希望。未来,公司需在数智科技、水资源开发利用等业务板块上加大投入,提升整体竞争力,以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